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阅读前可以先给个关注哦!!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关于月亮从来都不乏美丽,不论是传说还是诗句。以孤篇冠绝盛唐的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用了14个“月”字,写活了月亮的形态,月亮的风华。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到了宋朝,少了唐诗的铿锵多了宋词的蹁跹,演绎和表达了另一番风味。

月亮照在烟雨江南,勾起过姜夔的相思!

月亮照在繁华开封,温暖过岳飞的沙场!

月亮照在天涯儋州,更是明媚了东波的千年哲思!。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勾起了姜夔的相思,淮南皓月冷千山

姜夔出生在鄱阳湖畔的饶州府,幼年丧父,生活清贫。在如今的鄱阳县城可以看见他的雕塑,那种清瘦是颠沛一生最深的印记。落寞的少年,贫穷的青年,好在还有彭蠡的烟波、还有明月的皎洁温暖他的梦想。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22岁,他踏上出走一生的路途,我想那定是在一个明月照千里的夜晚开启的征程,定然然是“

著酒行行满袂风。草枯霜鹘落晴空”,期待能凭一身才气跻身仕途。

这一年 (公元1176)冬天,自汉阳出游,途经金人两次蹂躏、惨遭兵燹的扬州,看到昔日繁华的商业都城,已是“市尘尽荠麦,号角吹宵寒”,极端空荡凄凉。眼前的景象和爱国的情思,激起他强烈的感情,遂自度《扬州慢》词牌,填写词章,传为千古绝唱。那一句“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道尽了彼时扬州的清冷,《扬州慢》曲牌成为这个城市的共同记忆。

31岁时他第4次科举不中,旅途结识了往年交的县级领导萧德藻之后顺利的让其升级为自己的岳父。在那以后一度以为能够开始梦寐以求的仕途,结识了省部级的杨万里,拜见了相当于副宰相的范成大……大家都说他“高雅脱俗,翰墨人品酷肖魏晋间人物”,却没有人举荐他为官。

就这样他在江淮之间漂泊,他多次驻足合肥(当时称庐州),在那里他恋上了一名歌女。我们不曾确认她的名字,只知道他称她为“江北女子”,但谁都不会忘记“小红低唱我吹箫”的琴瑟和鸣。他为她写了十九首词,包括《踏莎行》

37岁,他在范成大府中自谱了《暗香》《疏影》,成就了音乐的巅峰,却仍旧只是一介布衣。

再后来他寄人篱下,寓居杭州至48岁。失去了最后的经济支柱张鉴之后,他之前为求建议改名的“白石”成为了白石道人, 一直到死都不得不为一口饭,成为了奔波在江南烟雨中最孤独的行者,只能够“白头歌尽明月”。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姜夔的一生都在求取功名,耗尽心力终一无所成。反倒是闲暇时为了谋生而写下的349首词让他成为了 “一代词宗”,与辛弃疾齐名。

所以他笔下的月亮多数是冷的,“冷月无声”“淮南皓月冷千山”。因为月亮勾起了他的相思,对故土也是对恋人更是对仕途的不解相思和至死遗憾!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温暖了岳飞的沙场,八千里路云和月

出生在中原的岳飞有好母亲,有好师傅,也有好儿子、好下属,却没有落下一个好下场。那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政治的残忍。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岳飞短短39岁的一生,在每个关键时期都有一个数字无法抹去。

“4字文身”完成了懵懂少年的信念坚守。少年时岳母就交代他学好武艺要保家卫国, “精忠报国”4个字刻在了他的后背,更刻在了他的生命中。高宗继位之初,他就进言“臣愿陛下乘敌穴未固,亲率六军北渡……”。再后来两度追随宗泽、对战兀术收复建康,收复六郡升清远军节度使,成为有宋一代最年轻的建节者。那时候他坚信会实现“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的梦想!那一段青葱年纪,一定有一轮明月照亮他的银枪!

“3拒诏书”表达了边关将士的赤子之心。绍兴九年,宋金和议达成后,皇帝颁布大赦诏书,对各路大臣大举封赏,授岳飞一品官衔和3500户食邑。在鄂州,诏书下了三道他都拒不接受,他念念不忘的是“愿定谋于全胜,期收于两河之地,唾手燕云,终欲复仇而报国”,君臣嫌隙就此越来越深。那一年夏阳酷烈,是否也有一弯月亮陪伴他的倔强!

“4次北伐”展现了民族英雄的烈烈英风。

带领着岳家军一次次北伐,将士们越战越勇,收复的失地越来越多,百姓们越来越有信心。以骑兵对骑兵,大战金兵骑兵“拐子马”,你来我往,将士们浴血搏杀,丝毫不弱阵仗。君不见“遣发背嵬、游奕马军”,岳家军包括这样的两支强大骑兵,正面抵住了金人的铁骑。骑兵主帅正是岳云,是岳飞最优秀的儿子。那一地沙场秋肃,能否有一轮皓月辉映他的慷慨!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12道金牌”埋葬了直捣黄龙的最后希望。岳家军分为12支,而他的北伐愿望最终也终结在12道金牌上,这是一个巧合也是一段执念。在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下,在风波亭里断送了北伐最后的希望,他倒在了39岁的年纪!那一瞬冬意浸染,只有一袭清月陪着他的遗憾!

岳飞一生只留下了三首词,两首《满江红》一首《小重山》,他的一生是艰难而悲剧的,但他心中的月亮是温暖的。

在岳飞念念不忘的沙场,征服了“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的孤寂,才能够驰骋“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豪迈,才能守住“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的大好江山!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明媚了东坡的哲思,明年明月何处看

东坡的故事大家都太熟悉,他的“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他的爱情能经“十年生死两茫茫”的考验,他的亲情是“千里共婵娟”的坦然,他的风采是“老夫聊发少年狂”……

匈牙利作家米克沙特·卡尔曼曾经说过:当你寻找出路的时候,千万不要忽略了黑夜。”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从苏轼到苏东坡,从四川到长安再到天涯海角,在他生命最重要的拐点或者事件中,必然会有那样几个夜晚,一个人面对着夜凉如水,仅有月亮陪伴他做出抉择,天亮时才能再出发!

在杭州,他欣喜如“璧月琼枝空夜夜,菊花人貌自年年”。彼时苏轼虽然被贬谪,却一定没有那么悲伤,因为去到的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在西湖边,他隔着数百年的光阴与白乐天轻轻握了个手,就像千年后的苏堤和白堤一样。1074年他从杭州赴密州,既有对杭州的不舍更有对升任太守的寄托。“左牵黄、右擎苍”,在密州他诛山贼、救活婴,成就了一段不朽的政绩。

在黄州,他苦寂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余秋雨说“苏东坡成全了黄州,黄州也成全了苏东坡”。这里是苏东坡留下最多不朽诗文的地方,最深刻的文学作品往往来自生活的悲剧。好在他有豁达的胸怀,在短暂的苦闷之后走向了另一段开始。从起初的“缺月”到“明月”,就算生活不如意,精神也不会苟且。问过了“明月几时有”,也看透了“月有阴晴圆缺”。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在儋州,他洒脱如“酒贱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来到天涯海角的处所,东坡知道了有一种鸟叫做明月。当地百姓给了他最为暖心的关照,黎族同胞在城南的桄榔林中,为他盖了一间草房,苏东坡称其为“桄榔庵”。在这国境极南之地,有最美的海滩必然也有最美的月亮,不论圆缺不明明暗,东坡将儋州认作“第二故乡”。

在苏轼接二连三的贬谪路途,是月亮陪他度过了一个个沉夜。“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或许正是或圆或缺或明或暗的月亮温润了他的哲思,道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最情深的愿望!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只是读起那一首首宋词仿佛就看见了一个个月下的身影,他们或潇洒、或愁绪、或深情、或明朗,或者真的是“此恨不关风与月”吧。

宋词里的月亮:勾起姜夔的相思,照过岳飞的沙场,惊艳东坡的时光

我是专注读宋词的 ,关注我陪你读最美的宋词,品最甜的爱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