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鄉村的鄂爾多斯樣本

藍天白雲下,成群的牛羊在乾淨整潔的棚圈內悠閒地吃著草料,不遠處牧民斯慶達利家的別墅窗明几淨,一塵不染。偌大的客廳裡,90歲的老阿媽道布奇正在拿著一塊抹布擦涮著,白色的地板能照得出人影,沙發前的茶几上,擺滿了水果、奶酪、炒米和饊子。見到有人進屋,老阿媽麻利地端出了熱氣騰騰的奶茶。

陽春三月,記者在鄂托克前旗昂素鎮巴彥烏素嘎查,見到了這溫馨的一幕。

今年57歲的斯慶達利前年丈夫因病去世,兩個孩子都已在外參加工作,家裡平常只有她和90歲的老阿媽一起生活。

斯慶達利家有200多隻羊、20多頭牛,種著100畝的飼草料地。平常她負責牧業生產,老阿媽在家做飯收拾家。斯慶達利是老阿媽的小女兒,從結婚起,就一直跟著她。

美麗鄉村 宜人家園|美麗鄉村的鄂爾多斯樣本


丈夫去世後,斯慶達利一個人撐起了這個家,放牧種地樣樣不誤,要強的她還學會了開拖拉機、改良種羊,這幾年,她家的純收入每年都在30萬元左右。有了錢的斯慶達利去年把土暖爐子換成了“空氣能取暖機”,用電不用煤,也沒有了爐灰。家裡用上了淨水系統,還安裝了水衝式馬桶,衛生間裡物品擺放的整整齊齊,一點兒也不比城裡乾淨人家的差。

昂素鎮宣傳委員烏松花告訴記者,不亂扔垃圾,保護生態是當地的牧民多少年來形成的傳統,牧民平常把生活垃圾裝在袋子裡,到嘎查或者鎮上時順便投放到垃圾箱裡。

道布奇老阿媽是一個閒不住的人,見不得家裡家外有一點點的垃圾或者不乾淨的地方,每天除了打掃家裡衛生,還把偶爾風颳來的塑料袋等垃圾撿回來,放在院子角落裡的麻袋裡,等女兒出去時放到垃圾桶裡。老阿媽說:“家裡家外乾乾淨淨自己住的也舒服。”

昂素鎮鎮長馮春花介紹,昂素鎮牧區都非常乾淨,牧民的環保意識也很強,唯一的衛生難點就是一條過境運煤公路,除了灑落的煤灰還有大車司機隨意拋撒的生活垃圾。為此,鎮裡與一家保潔公司合作,由這家公司負責道路兩旁的垃圾清掃,現在已經基本看不見路兩旁的垃圾了。

與牧區地廣人稀居住分散不同,鄂爾多斯市北部沿黃河地帶的糧食主產區達拉特旗的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難度很大。

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七份子村位於黃河岸邊,是一個以種養殖為主的小村落。由於勞動強度大和地少人多,與大多數北方農區一樣,過去這裡家家戶戶都是人畜混住一個院落,牲畜糞便到處有,生活垃圾滿天飛,髒亂差一度是這些村落的“標配”。

七份子村支部書記田茂是一個30來歲的年輕人,內蒙古農業大學畢業的碩士研究生。2018年,在鎮黨委的支持下,田茂在七份子村開展“一網三化”(管理網格化、源頭減量化、處置無害化、回收資源化)村莊環境治理模式。

田茂介紹,他們將全村保潔區域以社為單位劃分為14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一到兩名貧困戶擔任保潔員,負責清理公共區域環境衛生並做好宣傳動員監督農戶工作,農戶負責自家室內和房前屋後的保潔。保潔員工資由村民和村委會共同承擔,村民每個戶頭每年交50元、每口人再加20元的保潔費,存在村委會的賬戶上,村委會匹配同等數額的費用,如果沒有因自家衛生不合格受到處罰,第二年就不用再繳納保潔費。

村民賀五板今年64歲,家裡平常只有老兩口,去年種了30多畝玉米,收入3萬餘元。老賀說,兒女都已成家另過,老兩口現在是錢夠花、覺夠睡,交這點兒保潔費實在是算不上什麼,換來的卻是乾淨的環境,環境好了,心情也好!

今年59歲的劉交其因病欠債2016年被確定為貧困戶,2018年,他被聘為七份子村南社的保潔員,負責社裡公共區域的衛生打掃,每年7200元工資。他告訴記者,這點活不算什麼,每天早起一會兒、晚睡一會兒就幹完了,也不耽誤地裡的營生。

在七份子村的東南頭,有一個2018年建成的低溫裂解垃圾處理站,對可燃垃圾進行無害化處置,日處理垃圾約2.5噸,可滿足3000人口村莊垃圾處理需求,整個處理過程達到國家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及生活垃圾焚燒汙染物控制標準。

今年64歲的張增來負責全村可燃垃圾的運送和處理,他印了一些名片,發放給村民,誰家的“可燃”垃圾桶滿了,就給他打個電話,他上門收到處理站,進行處理。老張也是個貧困戶,這項工作每年給他帶來3萬元的收入。


美麗鄉村 宜人家園|美麗鄉村的鄂爾多斯樣本


田茂介紹,村裡還宣傳動員村民、保潔員推進垃圾資源化利用。一方面村集體對接1家垃圾回收站,安排人員每月15日入村收購垃圾。另一方面垃圾處理場產生的無害化爐灰可用作還田或鋪墊村內巷道。

達拉特旗白泥井鎮代鎮長娜木汗介紹,七份子村“一網三化”村莊環境治理模式實施兩年多,已經逐步形成了農村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環境衛生從“一時美”到“時時美”村民由“站著看”到“搶著幹”,今年將在全鎮下大力氣全面推廣。

陽春三月,登上烏仁都西山眺望,藍天白雲掩映下的鄂托克旗棋盤井鎮分外漂亮。誰又能想到,如今這個乾淨美麗的棋盤井就是當年那個以環境髒亂差、工業汙染大出名的“黑三角”。

今年56歲的郭雲峰18歲從伊金霍洛旗到棋盤井鎮謀生,迄今已經整整38年,他是棋盤井由“黑”變美的親歷者、見證者。郭雲峰說:“以前的棋盤井就是個‘爛攤子’,人少、房少,環境汙染嚴重,現在的環境變化可以用翻天覆地來形容。”

郭雲峰與妻子張愛琴在鎮上經營著一家小飯店,賣的是本地菜,生意還不錯。“以前多少年沒穿過白色的衣服,穿上出去走上一圈回來就是黑的,這幾年不一樣了,衣服幾天不洗都乾乾淨淨的,綠化美化也搞好了,天氣一暖,五顏六色的花都開了,周邊的草原也綠了,很好看!”張愛琴說。

在艾力社區瑞青園小區居民樓下,我們遇到了剛從社區疫情防控點值班回來的劉振華,疫情發生後,今年64歲的老劉就在社區當起了志願者,給進出小區的居民測體溫。

老劉1977年來到了棋盤井鎮,40多年來一直居住在這裡。他告訴記者,棋盤井環境變化很大,以前住的是小平房,環境差、垃圾遍地,經過棚改,現在住上了寬敞明亮的樓房。以前周邊光禿禿的,沒有幾棵樹,春天一颳風黃沙彌漫,現在由於綠化好,風沙小了,街道也乾淨了。

棋盤井鎮黨委書記王奮林介紹,他們近期開展了人居環境整治專項行動,進行一次集中“大掃除”,清理園區企業施工遺留垃圾、平房區巷道亂堆亂放垃圾、拆遷區建築垃圾、小區樓道口亂堆亂放垃圾、無物業小區生活垃圾等。同時由鎮農林牧水服務中心牽頭,聯合各嘎查村、第三方保潔公司,對國省幹道、縣道路域範圍外和鄉村道路及定點垃圾池,以及農牧民集中居住區進行環境衛生清理;對嘎查村內村邊、田邊、樹林中以及砂石路兩側、鄉村道路網圍欄外側、村部周邊等公共區域的各類露天堆放垃圾進行清理。

“除了鎮裡集中清掃,引導農牧民改變生產生活習慣也是一項重要的內容,把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都參與到人居環境改善、美麗鄉村建設上來,才能收到長期乾淨整潔的效果”棋盤井鎮鎮長單烏蘭其其格說。

美麗鄉村 宜人家園|美麗鄉村的鄂爾多斯樣本


近年來,棋盤井鎮大力開展“潔淨人家”評比活動,教育引導農牧民提高衛生意識,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自覺主動打掃房前屋後、牆根角落、院內院外,做到雜物堆放整齊、垃圾及時清理,創建美麗庭院。

鄂爾多斯日報全媒體記者:任君 李彥軍

圖片攝影:鄂爾多斯日報全媒體記者哈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