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一提到山,大家会想到什么?连绵起伏、怪石嶙峋、千峰万仞、高耸入云,这才是山应该有的样子。你肯定不会想到,一个村里的小土包,也可以叫山的吧,并且很出名。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这座山就叫“天中山”,位于河南汝南县,在县北约1.5公里处,山高3.6米,南北宽20米,东西长36米,自古就有“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的歌谣。话说这座山来头很大,又加上名人骚客的点评更是名声大起。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西周初年,周公在营建东都洛邑时,曾派人到各地用土圭测影,观测天文地理现象(我国周朝和春秋时代是用“土圭”测日影的方法来确定夏至、冬至、春分、秋分。土圭测影,就是利用直立的杆子在正午时测量日影的长短)。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当他们来到汝南城测量时,发现夏至这天的太阳照在地上,人的影子很短而天中山上日表的影子,投到圭座上正好五寸长,而地上竟没影子,没影子的地方不就是天中吗?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历代统治者都认为,天上的群星,都是围绕北极星在转,认为它非常神圣,北极星就是万事万物的动力。君权神授,来自上天。帝王都是天子,是老天爷的儿子下到民间,来代替他们来执行政务,由此产生一种崇拜叫北极崇拜。所以说中国人从上古时起,就非常注重土中的选取。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据《尚书·禹贡》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州为九州之中,汝南又在豫州之中。周找到了天中,所以在汝南城北,聚土垒石,以示标志,称之为“天中台”,亦名“天中山”。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而真正让“天中山”名扬天下的唐代的颜真卿大书法家。他写了“天中山”三字,让这里从此名声大振。那么他为什么要写这三字呢?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史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奸相卢杞欲乘机借李希烈之手杀害颜真卿,便使他前往劝谕。忠勇刚直、名重海内的三朝重臣颜真卿到许昌宣慰李希烈部,刚要宣旨,李希烈的亲兵千余人,手握钢刀,围着颜真卿,杀气腾腾,高声谩骂。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颜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众人,对颜以礼相待,许高官厚禄,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见颜真卿不从,李希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县),到天中山时,看到自己被送到天之中地,一时兴奋,颜真卿就在一块石头上写就“天中山”三个大字。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后来,李希烈悄悄把颜真卿监押到资福禅寺(即现在的北泉寺),颜真卿感到时日有限,就想写一副对联送给当时的正道和尚,当时他把上联“法界乾坤大”写完,准备写下联“山中天地宽”之时,刚刚写了“山中天”,行刑官到,颜真卿挣扎着要把“地宽”写就,但行刑官硬是把他拉到白果树下,一代忠良就这样惨遭缢死。

汝南天中山,一座不是山的名山,颜真卿为它泼墨留名


近几年,汝南县政府加大对群众娱乐设施的建设,天中山作为重点之一,现已经被建成汝南县最大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如今被命名为“天中山生态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