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带你看亚历山大大帝东征

每一个王朝的崛起都伴随着另一个王朝的没落,亚历山大的马其顿帝国的崛起其实在一定程度上跟波斯帝国的没落有很大关系。

希腊跟波斯帝国相邻,希腊的指挥官也希望能学习到波斯人的战略和军事技术,希腊诗人在史诗剧和文学作品中弘扬抵抗波斯入侵的英雄事迹。

亚历山大从小憧憬东方的美好和富饶,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继位,将目标放在了强大的波斯帝国。

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摧毁底比斯城,统一希腊势力;亚历山大之父腓力二世遇刺身亡后,被腓力二世征服的希腊城邦和色雷斯人叛乱,其中底比斯是原希腊最大的城邦,亚历山大杀一儆百,拿下底比斯城,顺利统一希腊各势力。

公元前334年,横渡赫勒斯庞特海峡(今达达尼尔海峡),登陆亚洲;达达尼尔海峡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与巴尔干半岛之间,亚洲与欧洲分界处的地峡。

公元前333年,亚历山大发起伊苏斯之战;伊苏斯战役是公元前333年秋季,在亚历山大东征中,马其顿军队(3—4万人)和波斯皇帝大流士三世的军队(12—13万人),在奇里乞亚(小亚细亚)古城附近的伊苏斯(今土耳其伊斯肯德仑北)进行的一次交战。马其顿方阵的坚决突击决定了交战的结局,这个方阵首先击退了波斯人的左翼,尔后与色萨利骑兵协同,合围并歼灭了处于大流士军队战斗队形中央的希腊雇佣兵。波斯人逃窜。马其顿王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追击敌人,但是过迟,因而使波斯人免遭全歼。

讲到这里,大家可能有疑问了,波斯这么强的的帝国,怎么就轻而易举的被亚历山大所拿下了呢,这就不得不说一下目前波斯的国情了。波斯帝国的末代君王大流士三世(Darius III Codomanus,380-330 BC)在公元前336年春天继位时,接手了一个名符其实的烂摊子。此时的波斯帝国内忧外患,大宦官巴古阿把持朝政,印度已经独立,埃及也局势动荡。大流士登基不久就除掉了巴古阿,稳定了埃及局势,体现了不同凡响的谋略和魄力。其实整个历史对于大流士三世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他知人善用,在伊苏斯战役中战役指挥几乎无可挑剔,战略布局和战术安排都可圈可点。波斯军队的惨败,主要原因是部队的组织和素质同马其顿军队差距太大。

公元前331年,亚历山大闪电战驱逐波斯的埃及总督,占领埃及,建立亚历山大港市。同年攻下了巴比伦和苏萨。

在伊苏斯战役后,亚历山大有两个选择,一个是追着溃逃的大流士三世,一路打过去;另一个是南下埃及和巴比伦;很明显亚历山大选择的是后者,埃及和巴比伦都是古文明的发源地,有着丰富的物产 ,巴比伦是波斯帝国的经济首都,苏萨是波斯第二大经济核心。打仗靠的还是钱粮,拿下了埃及和巴比伦,为后续亚历山大东征奠定了经济基础。

公元前330年,波斯门战役,波斯波利斯陷落,在逃亡过程中,大流士三世死亡,波斯军队彻底溃逃。大流士三世和亚历山大同年继位,奈何波斯内部腐朽,个人无法挽救。

公元前329年-326年,亚历山大持续东征,一直打到印度河流域,在东征大军征服印度后,这些士兵长途跋涉,已经在外好几年,一方面,思乡心切,而且在印度与大象军的战斗中,士兵损伤惨重,更加加剧了这种思乡。另一方面,沿途士兵攻城,抢劫,每个士兵都是富得流油,多数想回去享受生活了。因此,当亚历山大要求士兵们继续战斗时,却遭到了反对。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决定停止东征,公元前323年回到巴比伦,在巴比伦去世,至今成谜。亚历山大之死也成为了很多史学家研究的热点,有人说是死于疟疾,有人说是被手下副官害死,这个我们不得而知。

亚历山大东征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帝国,对于促进文化交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