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更多有价值干货可以搜索关注我的公众号“花果山大数据”

前几天朋友问我有什么看好的中药股,我回答关注片仔癀就足够了,国家绝密配方,拥有定价权,护城河最深。这是我的老相识了,今天来谈谈对它的最新观点。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如今,曾经的“中药五虎”可谓面目全非,东阿阿胶、天士力、同仁堂股价频频新低,早成“病猫”;云南白药稍好,但股价的“精气神”比片仔癀也差得远。这种强烈的反差是由基本面硬度决定的。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其实自2018年5月28日股价最高上冲131.98元之后,片仔癀始终在消化估值,持续了近两年,直到今年1月21日股价才刷新前高,下面的股价和市盈率叠加图直观地展示了全过程。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可以看出,市盈率最高曾经到过97倍,随着业绩增加和股价滞涨才逐渐降低。2020年如果按照比较保守的20%利润增速预估,现价对应的市盈率约为43倍,低于2017年初的51倍,因此,估值相比自身已经基本不存在泡沫。真正的好股票消化估值可以通过横盘的方式以时间换空间,片仔癀即是如此。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再看看PE(TTM)图,可以得出类似的结论,当前估值落入2017年以来中枢值以下,没有绝对低估,但已经处于合理区间。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既然估值已经不贵,那么上涨的逻辑是什么呢?我认为是提价后业绩能否重回25%以上增长。

今年1月21日,片仔癀发布公告,鉴于片仔癀产品主要原料及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公司主导产品片仔癀锭剂国内市场零售价格将从530元/粒上调到590元/粒,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40元/粒;海外市场供应价格相应上调约5.80美元/粒。

片仔癀锭剂是公司利润的核心来源,主要原材料有麝香、牛黄、蛇胆、三七,根据公司定期报告,几种原材料的价格变动情况是:麝香有所上涨但基本稳定,蛇胆和三七较为平稳,牛黄则是持续上涨。

重新审视片仔癀:估值已不贵,迎来上涨新逻辑

片仔癀此言非虚,原材料的上涨导致毛利率连续下滑,侵蚀了公司利润。公司定期报告中分拆的“肝病用药”可以等同于片仔癀系列产品,2016年以来的毛利率从87.96%下滑到2019年中报的81.21%,这还是在2017年提价的情况下发生的,表明提价幅度完全跟不上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速度。

有人担心片仔癀提价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东阿阿胶,我认为可能性不大,原因有两个:(1)片仔癀提价幅度和频率远低于东阿阿胶,以这次为例,跟上次提价时间相隔两年半之久,比东阿阿胶的几乎年年提价要温和友好的多;(2)东阿阿胶有众多竞品,而片仔癀是独家产品,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体。

数据可以证实上述观点,在片仔癀2016年提价8.7%和2017年提价6%的情况下,2016年、2017年、2018年、2019年上半年片仔癀系列产品收入增速分别为27.16%、35.48%、32.07%、15.53%,呈现典型的量价齐升态势,这与东阿阿胶提价牺牲销量具有本质区别,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上半年较之前年度增速出现放缓,原因是公司涨价前夕刻意控货还是产品推广不给力,在今年的数据中才能寻找到答案。

另外,这次提价还存在与之前不同的细节,市场零售价高于供货价,让利于渠道,有助于提高销售积极性,上半年在疫情影响下,销售或受扰动,回归正常后才能验证刺激是否有效。

当然,在全球系统性风险尚未释放完毕的情况下,片仔癀短期难以独善其身,但120元以下的片仔癀,本人长期看好。

1、本文全部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