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標準化新格局基本形成!煙臺市完成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第一階段工作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3月23日訊 (記者 盧偉霞 通訊員 孫洪安 宋海軍) 自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行動計劃以來,煙臺市圍繞鄉村振興、海洋經濟大市、製造業強市和宜業宜居宜遊城市建設4大領域的402個項目計劃,精準施策,全力推進,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目前第一階段工作已經完成。

來自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的數據顯示:第一階段,全市3個國家級、34個省級標準化試點項目完成創建並通過驗收,2個國家級循環經濟標準化試點完成了創建等待國標委驗收;34個項目納入省政府“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行動計劃”,3個國家級標準化試點、1個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獲批立項,91個項目列入“山東標準”建設計劃;已完成86個項目,182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煙臺市標準化工作水平正不斷優化提升,全域標準化新格局基本形成。

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落戶煙臺

長島海洋生態保護和持續發展標準體系作為煙臺市開展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工作行動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目前已經啟動創建,並同步列入省綜合改革方案行動計劃的“海洋強省”領域。“煙臺市重點圍繞海洋生態保護、產業發展、雙擁共建等領域建立標準體系框架,建立海洋生態保護各重點領域所需的標準庫,初步整理標準明細900多項,爭取省市場監管局項目資金40萬元。”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針對標準化綜合改革的重點培育項目,煙臺市強化政策保障,經過2年的努力爭取,國家標準委正式批覆同意萬華化學籌建國家技術標準創新基地(化工新材料),項目建成後,將打造立足煙臺、面向全國、對標國際的化工新材料領域標準化研究中心和服務中心,成為我國化工新材料領域標準化工作的“領航者”。萬華化學集團主導制定的《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國家標準已發佈,正在修訂《工業用叔丁醇》等3項行業標準,預計今年完成。鄉村振興離不開標準支撐工程。為此,煙臺市重點圍繞蘋果、大櫻桃、萊陽梨、海陽白黃瓜等煙臺優勢特色領域,相關糧油、蔬菜、果品、水產、畜禽等主要農產品領域以及育苗栽培、安全防控、精細化管理等方面開展標準研製,制定了《甜櫻桃苗木繁育技術規程》《規模化兔場生物安全體系》《日光溫室蔬菜栽培環境調控技術規程》《蔬菜廢棄物無害化處理技術規範》等多項地方標準。蓬萊市現代蘋果產業省級標準化示範區建成驗收,為煙臺特色農產品提供標準支撐。利用物聯網技術完善了煙臺綠茶質量追溯系統平臺的體系標準,實現了從茶葉種植管理、採摘加工、產品檢測到市場營銷的全程質量監控;建成《蓬萊釀酒葡萄》《蓬萊產區控制葡萄酒》等267項葡萄酒標準組成的標準體系,有效提升了質量管控。

在鄉村治理標準化建設上,萊陽市供銷社農村電商、煙臺福緣地循環農業、山東民和白羽肉雞生態養殖循環經濟、山東福祖生態農業循環經濟4個省級標準化試點通過驗收,建立健全了全市冷鏈流通標準體系。按照“村容整潔環境美、村強民富生活美、村風文明人文美、村穩民安和諧美”的標準化創建總綱,萊州金城鎮美麗鄉村、萊陽濯村新型城鎮化標準化示範區項目完成創建並通過驗收。

實施製造業強市標準領航工程

圍繞服務新舊動能轉換核心區和製造業強市建設需求,煙臺深入實施製造業強市標準領航工程,加快優勢領域國家、行業標準制定,以標準領航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高端化工領域,組建全國性、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化工新材料領域標準化聯盟,構建形成集科技創新、標準研製和產業化支撐發展的平臺體系;汽車配件及服務領域,參與《轎車輪胎耐撞擊性能評價方法》等27項國家標準的制修訂,引領了行業話語權;電力與信息技術領域,發佈了物聯網標識體系Ecode平臺接入規範和解析規範2項國家標準;在核能領域, 2個高端裝備標準化省級試點順利通過驗收, 2個國家級循環經濟試點項目完成了創建任務待國標委驗收。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主導或參與制修訂了國家標準653項、行業標準664項,以標準助推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助力新興產業做大做強。

掌握了標準,在國際上才更有話語權。目前,煙臺市企業已參與完成3項ISO國際標準、主導完成1項ASTM標準;道恩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參與的2項ISO標準也已通過委員會草案階段,有望在年內實現新突破;喜旺公司參與的《速凍水餃》和《肉與肉製品術語》也正式立項,CAC標準和ISO標準正在起草階段,越來越多的“煙臺標準”走上國際舞臺。煙臺被國家標準委列入第一批“百城千業萬企對標達標提升專項行動”的32座城市以來,進一步引導企業做好標準自我聲明公開,不斷優化標準技術指標,鼓勵更多煙臺企業爭做標準“領跑者”。目前全市2259家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了12052項標準,涉及23195種產品。

此外,在國家標準化綜合改革試點第一階段工作中,《海域使用權交易服務規範》等一批省地方標準獲批立項,建成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1處,《海洋牧場建設技術指南》國家標準制定項目經國標委正式立項,將於近期完成標準草案並徵集意見。煙臺市不斷加強海洋經濟領域標準化建設,以標準助推現代海洋經濟創新發展。

推進煙臺特色城市標準化建設

在探索建立城市間經濟合作模式的同時,如何避免城市發展的同質化,壯大煙臺優勢,形成特色發展?“煙臺市全面實施宜業宜居宜遊城市標準保障工程,針對提升服務標準、加強地方標準研製等方面做了努力。”煙臺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提升政務服務及基本社會服務標準化保證能力上,蓬萊、招遠、萊陽等一批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順利完成創建並通過驗收,研究制定出一套科學合理的港口服務標準體系並有效運行,整個體系共347項標準。創新推出旅行社質量信譽等級評定(誠信“紅黑榜”動態評價)、“旅遊+仲裁”、“七位一體”投訴受處理平臺等標準化工作機制。目前全市108個養老機構申報等級評定,其中申報三四級以上的約佔70%,通過等級評定推動養老機構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公共服務領域標準研製方面已制定2項國家標準以及7項市地方標準。煙臺市君頂酒莊有限公司、蓬萊創實酒店等一批省級標準化試點建成並通過驗收。煙臺作為魯菜的發祥地,煙臺市先後牽頭制定發佈了81項魯菜山東省地方標準。目前已建成旅遊集散(諮詢)中心10處,覆蓋9個縣市區,覆蓋率達到75%。

為貫徹新標準化法對地方標準的相關要求,煙臺市積極開展煙臺市地方標準制修訂。制定《煙臺市旅遊公共服務體系等級劃分及評定》、《村民委員會選舉會場設置規範》等地方標準,不斷提升群眾滿意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