瞞著家人注射新冠疫苗 志願者的“怕”和“愛”彌足珍貴

和普通人相比,志願者不僅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也需要更多地“交出”自己。他們的“瞞”背後,有怕,但也有對家人和社會的愛。

3月17日,中國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陳薇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宣佈成功研製出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並於3月16日獲批開展臨床試驗。據報道,參加此次重組新冠疫苗接種試驗招募的志願者有108人,年齡在18週歲至60週歲之間,分成低劑量、中劑量和高劑量三組,每組36人。

這是抗擊疫情的重要進展,人們希望疫苗能夠有效,並在將來能夠投入生產。作為科研公關的一個重要環節,這108名志願者也堪稱是抗疫勇士。

瞞著家人注射新冠疫苗 志願者的“怕”和“愛”彌足珍貴

志願者接種新冠病毒疫苗 圖據華商報

這兩天媒體對這些志願者進行追蹤報道,有意思的是,至少有兩名接受採訪的志願者表示,他們是瞞著家人進行的接種。一位志願者是注射後才告訴妻子,妻子告訴他要注意身體,多吃蔬菜。另一位則只告訴給了妻子,卻瞞著父母。

能夠想象他們當時的心情。他們知道自己面臨著某種未知的危險,儘管根據以往疫苗實驗情況,危險並不大,但也需要勇氣克服。同時,他們擔心自己的家人可能擔憂,甚至不支持自己去接種,所以要“先斬後奏”。

新冠肺炎疫情對家庭的影響,是一個很值得研究的課題。如果一個家庭內部有人被確診,家庭成員的看法也很關鍵,如果家人不能堅定支持,患者就會遭受“雙重打擊”。

武漢有一些全家都被確診的病例,可以想見,每一個病例背後都有一個一家人共同面對困難的動人故事。有些地方的社區,曾發出通知建議夫妻分房居住隔離,曾受到輿論批評,因為這明顯缺乏可操作性。但是從病理學角度看,最徹底的隔離,無疑是每個人都“單獨”出來。不過,不管是於情還是於理,現在都做不到。在全世界範圍內,“居家”隔離,很多都是和家人在一起,包括最新傳出檢測呈陽性的西班牙歌唱家多明戈,也是居家隔離觀察。

至少在目前來看,家庭而不是個人,是對抗病毒的最小單位,這多少讓人感到幾分欣慰。在人們的印象中,中國人的家庭觀念更強,這有利於對人們的心理形成支撐。

注射疫苗和確診當然不同,甚至恰恰相反。如果產生抗體,就能徹底避免感染。但是,就面對未知危險這個層面而言,當事人的感受也是一樣的。目前,所有注射疫苗的志願者,也都統一隔離觀察,方便及時記錄和分析身體反應的數據。

志願者的“隱瞞”,非常真實地向我們道出了每個人都可能面臨的“倫理難題”——我們的身體當然屬於自己,但又對家人承擔著某種責任,因此,參與疫苗實驗,就不僅是個人勇氣的問題,也關乎到如何向家人解釋自己的行為。讓人欣慰的是,這兩個“隱瞞”的志願者,最終都得到了家人的諒解和支持。

據報道,這108名志願者都是在武漢招募的,這些人著實讓人欽佩。在這次疫情中,志願者參與到各個方面,是抗疫不可或缺的一環。事實上,抗疫的“人民戰爭”,指的就是每個人都需要參與其中。普通市民少去人群聚集場所是參與,而冒著風險注射疫苗的志願者更是參與。和普通人相比,志願者不僅需要克服自己的恐懼心理,也需要更多地“交出”自己。他們的“瞞”背後,有怕,但也有對家人和社會的愛。

這種愛,在這個時候彌足珍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