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大家好,我是@爱车的子洋,过去半年里我在充电小王子这个账号上一共发了 1519 条微博,其中有超过 150 条是关于小鹏 P7 这款车。考虑到这段时间出现的新车总体数量,10% 已经是非常惊人的一个比例,同事们也开始戏称我为“小鹏 P7 非著名 KOL”。回看时间轴,我发现从 2019 年 4 月上海车展小鹏 P7 的首次亮相、下半年去到广州小鹏总部的探访、再到 11 月份的广州车展小鹏 P7 正式预售,它确实一直是我过去半年里最感兴趣的一款纯电动轿车。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随着 2020 年小鹏 P7 正式上市日期的逼近,没曾想到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打乱了所有人的生活。首先是北京车展的延期,之后日内瓦车展也改为线上发布会。正当大家担心小鹏 P7 的上市也会受到影响的时候,我们终于接到了“提车”的电话。距离这台车正式上市预计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接下来就由我们给大家带来全网第一篇关于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本的体验文章。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第一部分:小鹏 P7 动态体验

本次试驾我们拿到的测试车版本为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本,也就是刚刚上过《2020 年第 3 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的续航 706km 的车型。分别由新出行主编吴老师(@吴颖碎碎念)和大家熟悉的岳松同学(@小松洗衣郎)给大家带来最新鲜的试驾感受。

新出行主编吴颖:NVH 表现明显胜过 Model 3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在运动与舒适之间,小鹏 P7 选择了更偏向于舒适的风格,毕竟在这个价位里面,可以说没有一台剑走偏锋的运动调教车型会卖得好。就连宝马 3 系、奥迪 A4L 都折服在了偏向舒适的这个层面。小鹏选择了这个调教,可以理解,不过……缺乏了一些与造型所带给人的激情。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这台车开起来谈不上很鲜明的风格,也没有值得去痛批的点,上车就感觉它并不是一辆可以让你周末下赛道的调教。双叉臂的前悬在我们拿到的这款工程车上,感觉还有提升的空间,因为侧倾来得快了些。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后悬在城市的表现不错,没有很多余的二次余震。不过在高速状态下可能因为前后配比的原因,这款 706km 续航的版本少了前电机之后,重量都压在了后桥上,显得不那么的灵活。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对于城市工况的表现我挺满意的。虽然从 Model 3 切换到 P7 会觉得它初段有点软,但是慢慢去品味会发现,小鹏 P7 706km 版本的舒适性真的就摆在这里。相比驾驶乐趣,我更关心的是它的 NVH 表现。40、60、80km/h,乃至上到 120km/h 之后,静谧性的表现让我很是觉得,它比 Model 3 好了不止一个级别。这也得益于在前舱、侧门版、脚坑位置加入了降噪包。在 120km/h,放开加速踏板试试,它的动能回收系统工作状态丝毫不会让你察觉有高频噪音,而且减速器也没有发生啸叫。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P7 这个 706km 应该是卖得最好的配置,196kW 功率、390N·m 的后桥电机够用了。80km/h 以内,动力随传随到。100-120km/h 加速,相比 Model 3 长续航版本的再加速能力稍稍弱一点,不过这也与 1.9 吨的车重有明显关系。

工程车的状态,我相信还不是一个最终状态。我针对两个方面给出了一些建议:

1、车身姿态的控制,需要更细腻的调教,不管是保时捷工程师来做,还是谁来做,最直观的在不同配重的车型上,应该有不同的调教。不能把四驱版的调教,直接放在了两驱版本上;

2、轿跑造型,中型商用车的舒适,这个搭配感觉在运动模式比较怪异。既然在硬件结构上选用了更偏向于运动风格的设计,那么就应该给予“运动模式”下释放潜能的机会。

对于以上的观点,仅针对“工程车”评价,不代表量产车型也是这样的体验感受。

岳松:不同路况下悬架表现差异明显

每每测试自主品牌车型,我都能明显感觉得到它们的进步,小鹏也不例外。我对 P7 的第一印象就是这台车像在地毯上行驶,当路面条件理想的情况下(柏油铺装路面),轮胎的滚动噪音、底盘对路噪的隔绝能力、电机的噪音、风噪以及震动与声震的粗糙度都被抑制的很好,如果你问我有多好,我的回答是它对得起 30 万左右的定价。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首先是电机噪音,小鹏 P7 对电机进行了多项降噪处理,后驱车型采用后置电机,即便踩尽加速踏板,电机噪音都可以做到难以被驾驶者察觉的水平。自己组装过电脑的朋友肯定能知道水冷对于发热部件性能提升的重要性,小鹏 P7 的电机也采用水冷设计,在水路的包围之下电机噪音被重重包围,当然水冷设计的福利除了保障电机稳定性、提升高负载耐受力之外,小鹏还大胆创新物尽其用,电机的热量一方面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作为提升车内温度的来源。另外官方还表示,在量产车型上会在前风挡玻璃处增加除雾传感器,利用电机的废热为前挡风进行除雾,不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延长少部分续航,更能在前风挡起雾时仍然保持车内有适宜的温度。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小鹏 P7 的驱动电机有两个供应商,大部分将采用精进电机,另外还有方正电机,根据我个人了解,二者对比,方正电机在效率方面表现优于精进电机,但耐久度上精进电机更有优势,后续消费者购买时能否主动选择,还要看小鹏的相关销售政策。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除了电机噪音小之外,底盘表现功不可没。长续航后驱版采用的是 18 寸的轮毂,胎壁对细碎震动抑制的非常不错,纵使采用的是运动型轮胎,P7 给人的主观体验都是舒适的,如果换装四条米其林静音胎其静音性还能再上一个台阶。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很多人把 NVH 就粗浅的理解为噪音,这里我们做一个小科普,所谓 NVH 代表的是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这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想做好NVH意味着对成本的追加,小鹏P7在减震连接处增加了更多的橡胶衬套,当通过井盖、减速带等坑洼、凸起路面时,传递到乘客耳朵内的声音都是厚实、细腻且容易接受的。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说到这里,你千万别觉得 P7 有一个忽忽悠悠的柔软悬挂,P7 的悬挂性格是“极为分裂”的,良好铺装道路上你会觉得舒适性甚至不输给5系,但在水泥铺装路面下,底盘却露出了马脚,高频率低起伏的反复震动时,悬挂给驾驶者的感觉并不友好,所有震动被一五一十的传递到车厢,舒适性有明显的下降。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后驱版 P7 百公里加速时间官方宣称 6.7s,四驱版更是低至 4.3s,相信很多同学好奇它的操控性如何。很显然,三米左右的轴距之下,操控还是不能抱太大的希望,激烈变线明显感觉到后轮的拖沓感,前轮的指向性也完全是以舒适为取向提不上精准,性格分裂的悬挂此时又有一次分裂,本该在激烈操作时用更强的阻尼去抑制车身侧倾时却让驾驶者感觉信心不足,好像踩在棉花上。有这样的表现其实在情理之中,我相信走量的车型必定不是性能版车型,以这样的表现,足够普通消费者使用了。

动态部分小结:这次的首次体验,全部是基于“工程车”评价,不代表量产车型的具体表现。考虑到我们之前对于理想 ONE 总共有过四次试驾,毕竟一台全新车型需要经过 PP(预生产/初期量产)和 SOP(Start Of Production,小批量生产阶段)等多次工程车版本的迭代,每一次版本的不同,工程师对于车辆动态的表现都会有很多重新的调试,目前的工程车试驾只能算“前菜”,一切还得等到试驾具体交付的版本的时候,再一次为大家带来更加详细的体验。

第二部分:静态回顾

外观部分

关于小鹏 P7 的外形设计,我们在之前的广州车展上已经带来过详细的解读。相比去年的情况,目前小鹏 P7 已经上过申报目录,各车型的车身尺寸以及续航信息都已经全部曝光,这次静态回顾也正是基于这些新出现的已知信息进行补充介绍。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1、车身尺寸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根据申报目录,在小鹏 P7 的车身尺寸数据完全透明之后,车友们对于这台车的定位也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知,虽然轴距确实不小,但这款车型并不是以空间为主要卖点。小鹏 P7 、汉 EV 以及特斯拉 Model 3 三台车相比,尺寸方面还是比亚迪最大。

2、已知参数与汉 EV 以及特斯拉 Model 3的对比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和汉 EV 以及特斯拉 Model 3 的数据分析是网友呼声最高的一个项目,由于本次拿到的是工程样车,车辆动态表现不代表最终的量产版本。所以我们并没有对性能加速去做对比测试,但是通过官方的数据可以看出,小鹏 P7 的加速性能是在目前的这个价位车型里面非常有竞争力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小鹏 P7 的这个加速成绩是基于两个永磁同步电机取得的,没有使用感应异步电机,这也是基于能耗方面的考量。

3、车型颜色以及轮毂的版本

除了上面这些数据之外,从上次广州车展到目前的这段时间,各种渠道都流传出很多试装车状态的小鹏 P7 图片。我根据已知的信息为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整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款车的首批交付车辆会有银色、银灰、黑色、白色、红色的车漆供选择。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而且细心的朋友可能从小鹏 P7 的 APP 上已经发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点,在后驱超长续航这个版本上,车型还是分了不同的续航数据,分别是 656km 和 706km。在和厂家工程师交流的过程中我们得知,后驱超长续航版本两个不同的续航数据其实与电池容量无关(超长续航版本的电池容量是80.87kWh),主要的因素是轮毂的不同。熟悉特斯拉的朋友知道,特斯拉是推出过节能轮毂盖供选择的。小鹏 P7 同样提供带空气动力学轮毂盖选装,这个轮毂可以带来进一步的续航提升。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我们拿到的这台车带有空气动力学轮毂盖

在具体的轮胎型号上,我们这台车型使用的是玛吉斯 Victra Sport 5系列轮胎,采用爪状仿生胎面花纹、有利于快速排水的双倍胎肩横沟、能迅速破除水膜防止打滑的切角处理。而四驱高性能版本则是使用的来自米其林的 PS4 轮胎。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工程车尾标使用小鹏中文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申报图尾标使用海马汽车

正当我编辑这篇文章的时候,小鹏 P7 生产资质的最终解决方案也尘埃落定,小鹏汽车为获取生产资质,已经收购了广东福迪汽车有限公司。大家都知道这款车型会在小鹏汽车自建的肇庆工厂生产,自建工厂但没有资质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收购资质,例如拜腾汽车是以 1 元的价格并承担 8.5 亿元债务的方式收购的一汽华利,理想汽车也是以 6.5 亿元收购的重庆力帆汽车有限公司来获取的资质。本以为小鹏 P7 生产资质是使用海马,这次收购就让我们很期待,最后的量产版本在尾标上究竟会使用什么标识。

内饰部分

对于我们拿到的这台工程车,在内饰部分的体验其实不是最大的重点。根据工程师的介绍,在正式交付的版本,车机系统还会有比较大的改进,包括 UI 设计和响应速度以及功能上的改变。所以我们在这个部分主要还是把已知的小鹏 P7 量产版本与之前大家在展厅体验到的工程展示车辆的一些差异提前讲一下。具体可能会有的改进如下文,但一切还需要以下个月的上市情况为准。

1、内饰用料差异

对于小鹏 P7 量产版本我最期待的是内饰的改进,在广州车展上的那次体验,我对小鹏 P7 的内饰并不是那么的满意。根据这段时间的爆料,我发现大家其实非常关心内饰配色和做工。关于内饰配色的情况,小鹏 P7 量产版本可能也会提供不一样的配色选择,目前出现的红色和白色配色,算是给了一些小惊喜,希望在上市发布会上,还能提供更多的选择。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黑色内饰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黑红色内饰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米色/黑色内饰

2、UI设计以及初步体验

UI 设计很大程度上能够展示一家车企在智能化方面的“软实力”,我们拿到的这台车型的车机系统其实不是正式的版本,但是也可以提前看到一些设计上的风格趋向。首先是图标和配色,这些细节其实是没有办法去把个人的审美强加于每个人。从配色来说,我比较喜欢没有那么“花里胡哨”的风格,P7 的这种设计我觉得比起 G3 有了一些进步,所以我比较期待能够早日亲自试试正式量产车型的车机系统。对于我们拿到的这台工程车我们只对于现有的这个版本的车机系统做一个简单的展示,等到正式上市发布会的时候,到时候就能看到量产版本的车机系统界面设计。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目前版本车机系统的主界面布局和之前车展上看到的那台车型比较接近,在功能区域的划分以及状态栏目的显示方面,大家可以提前看个新鲜。工程车版本的操作流畅度以及系统设计,感觉比小鹏 G3 已经进步不少,也让我对量产版本的车机更有兴趣了。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仪表盘部分,我们这台车还是老的版本。这里先给大家放一张新版本会有的夜间模式进行预告,到时候等拿到量产版本的试驾车之后,我们再对于车机系统进行详细的体验评测。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仪表带有夜间模式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目前版本车机系统的娱乐界面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空调调节方式和特斯拉 Model 3 一样,在空调操作界面,还可以看到有不同的极速降温以及智能除味的模式。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空调模式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不同类型的行人提示音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转向力度的调节也是通过屏幕实现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车机屏幕可以看到这台车是配有“哨兵模式”的

另外,在这台车给出的预告信息中,小鹏有提到 P7 的 XUI 不再是冰冷的机械交互,而是有情感的主动交流,并且支持免唤醒的操作,只需一个眼神或在当前功能下,就可以下达指令。这些交互目前的版本还没能体验到,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保持关注,在正式上市后我们可能会去做具体的详细的体验视频带给大家。

3、音乐座舱的介绍

在内饰部分另一个让预定车主比较感兴趣的地方是小鹏 P7 的音乐座舱。小鹏在宣传上使用的三个词语:至美声场、沉浸氛围、情感空间。看上去在音响部分,小鹏 P7 也是花了很大的功夫。而且根据工程师的介绍,小鹏 P7 在做音乐座舱之前,首先是在静谧性方面进行了很多设计考虑。分别是止振、隔音和吸音,在车辆上共有 32 处的空腔隔绝,而且在 36 处使用了原生材料吸音棉,使得车身壁板和车内声腔解耦,有效的规避共振。所以可以实现 120km/h 行驶时车内噪声依然可以控制在 64.5dB(A)。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此外,设计师和工程师还在众多细微之处下足功夫:发动机盖前端曲率优化,确保风噪声源稳定;半隐藏式雨刮器,减少气流波动;A柱造型优化,改善气流分离状况;外后视镜位置及造型优化,削弱风压级,降低侧窗风噪。所以全车 18 个扬声器的丹拿音响带来的 7.1.2 十声道的高品质音响效果才不至于浪费。

600W 的功放,对于非专业用户来说,可能是这个级别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配置。而对于我来说,我最关心的一个设计细节是主驾驶座的头枕音响。根据工程师的介绍,这个设计可以在手机蓝牙连接的时候,播放微信语音,具体是否好用,大家可以等量产车型到店之后亲自去体验。我们这台车的音响效果挺打动大家,既然没法用语言传递,这里也附带一个视频,让大家简单的“听”一下小鹏 P7 的的音乐座舱。后面我们还会拿专业的收音设备对音响效果进行更好的展示。

4、量产版本在空间部分会有哪些改进

前面提到的这几个地方的改进算是锦上添花,对于目前已经交定金的车友们,他们最多问到我的问题还是空间。从目前的信息来说,对比试装车版本,量产车会在部分配置增加后排座椅中间位置的头枕,而且会通过采用前排座椅不同的供应商,实现靠背变薄的改进,从而改善后排的空间。另外,据说在小鹏 P7 的量产版本的车型上,后备箱开口也会变化,同时在后驱的车型上会增加一个前备箱,来实现更好的空间利用。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两驱车型的前备箱(图片来自新出行车友群,不得转载)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后排头枕已经装车(图片来自新出行车友群,不得转载)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最新版本试装车的后备箱开口明显优化(图片来自新出行车友群,不得转载)

目前工程车的后排座椅中间位置没有头枕,但是在正式版本的量产小鹏 P7 上会进行改进。等到这些细节完全定下来之后,我们还会对这台车的后排空间进行再一次的体验,到时候放出对比图给大家来直观的评判。另外,后备箱开口也是一个量产版本会改进的地方。

第三部分:P7 的辅助驾驶系统

很遗憾的是,由于拿到试驾的工程车版本的原因,我们没有办法进行详细的辅助驾驶系统的实际体验。但是对于这台车的辅助驾驶系统 XPILOT3.0 依然值得和大家进行细致的解读。

1、辅助驾驶硬件怎么辨别

首先要讲的是辅助驾驶硬件怎么辨别,对于选择 XPILOT3.0 的朋友来说,提车之后的第一件事,其实会是绕车数一圈摄像头(别问我为什么知道)。这里先告诉大家正确的答案,小鹏 P7 的车外共有13 个摄像头,具体的位置包括前置 4 个摄像头(1 个三目摄像头模块和 1 个前置安全辅助摄像头);5 个增强感知摄像头,左右两侧各 2 个,后置 1 个;以及 4 个环视摄像头,共计 13 个。加上车内的一个摄像头,选择 XPILOT3.0 配置的朋友,车上一共会有 13 个摄像头。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小鹏 P7 的车外共有 13 个摄像头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辅助驾驶系统的功能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支持自动泊车功能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量产版本部分配置支持智能召唤功能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另外,选择 XPILOT3.0 的小鹏 P7 车型会使用英伟达 Xavier 自动驾驶芯片,这是除了特斯拉自研的 FSD 芯片之外目前市场上最强的芯片,2018 年 CES 上,核弹教父黄仁勋说这块芯片让英伟达比竞争对手领先两年。芯片算力达到 30 Tops,但功耗只有 30 W,能效比 PX2 提升了整整 15 倍。而且工程师表示他们已经考虑到了未来整车 OTA 需要的场景,英伟达 Xavier 自动驾驶芯片性能完全可以满足实际需求。

2、辅助驾驶这么多硬件能够实现什么能力

在知晓了辅助驾驶硬件之后,我们接着聊聊 XPILOT3.0 的能力。在最近的一个月的时间里,小鹏 P7 的工程师一共发布了三个不同关于 XPILOT3.0 的预告视频。从这些视频里,我们也可以发现,这台车的感知能力确实是值得表扬,很多方面不仅是同价位车型的首创,甚至比更高价格的车型的表现还要更强。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识别红绿灯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识别右侧雪糕筒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识别十字路口对向来车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识别行人

小鹏 P7 的工程师表示,为了考虑中国路况,在小鹏 P7 上前向三个摄像头联合起来在距离和角度层面分别涵盖 200 米距离到 120 度广角,前向侧角两个摄像头专门针对中国式加塞和十字路口对向来车设计,后向侧角实现盲区监测,后向摄像头针对后方来车可以检测到将近 100 米距离,保证全方位感知要求。从视频的视角,我们目前只能看到前方视角的感知实力,车外 13 个摄像头火力全开的感知效果,可能需要等到正式上市发布会上才会对外公布。

除了感知能力,在预告视频里面我们也看到了小鹏 P7 自动驶出高速匝道口的能力。在之前的小鹏汽车智能技术分享日上,小鹏汽车副总裁吴新宙就提到过,在 P7 启动交付半年内,小鹏 P7 可以实现自动导航辅助驾驶(即自动驶入驶出高速匝道口,根据路况自动变道超车)的量产。也就是说明年小鹏也会有类似特斯拉 NOA(Navigate on Autopilot) 的功能,小鹏给它的命名是 NGP ——Navigation Guided Pilot(导航引导式辅助驾驶)。

3、我对 P7 的辅助驾驶系统的看法

小鹏汽车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不久前透露小鹏汽车刚刚拿到了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颁发的“以科研为目的”车辆进口许可(此类许可将允许非美国本土生产的车辆在美国进行上路测试)。加上预告给出的这些视频,对比目前的纯电动车,P7的辅助驾驶系统给人的预期很高。以目前信息进行推测,这台车 XPILOT3.0 的能力会比蔚来 ES6、理想 ONE 等车型更强,量产车型上预计只有特斯拉 FSD 可以与之一战。在之后我们也会实地的拿选装 XPILOT3.0 的小鹏 P7 进行测试,看看这台车在目前已经能够做到什么样的辅助驾驶表现。

第四部分:P7 上市时间以及版本介绍

前不久我也对小鹏 P7 这台车的解读进行过专题的直播,在直播里,正好给大家解读了关于小鹏 P7 上市时间以及车型各版本的差异配置。在这篇文章里面,我们也为错过了直播的朋友们来一个回顾。

1、各版本的差异配置

关于各版本的差异配置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官宣,通过在小鹏 APP 的预售界面的仔细查找,我发现高配车型主要有三个地方有着最大的差异化,分别是:XPILOT3.0 辅助驾驶系统、CDC 主动连续减震控制系统以及音响配置,而具体到小的细节配置差异需要等后续上市小鹏汽车官网的配置表信息为准。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根据现有的信息,我们做了一个配置差异的表格,但需要注意的地方是目前表格中的价格只是预售价,各个配置的差异并不是最终版本。

2、续航以及电机供应商等等的介绍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在大家关注的续航以及电机供应商等等的不同配置的细节差异,我们也做了一个详细的表格,分别有对应的电池版本。

3、P7 的定位以及上市后会和哪几台车竞争

可以说,目前小鹏 P7 这款车最大的彩蛋就是价格了。根据 P7 的定位以及预售价,它的竞争车型将会是国产 Model 3 和比亚迪汉 EV。目前的国产 Model 3 是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已经进行了交付。而小鹏 P7 或于 4 月份中旬正式上市,预计将在今年的 6 月份后开启第一批车型的正式交付,比亚迪汉则会更晚一些。这个月公布的第三十批免征车辆购置税的新能源汽车车型目录上也出现了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的身影,2020 年,这三台车型将会是最值得期待的纯电动轿车。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国产特斯拉 Model 3 长续航版纯电动续航里程为 668 km

第五部分:小鹏 P7 预定车主采访

正常来说,一篇普通的试驾体验稿到了这个地方就已经结束。但是我们希望可以在内容上进行一些新的尝试,对于小鹏 P7 这款还未正式上市的车型,有一群人的观点我觉得不容错过。他们就是我们新出行车友群里已经交付定金的小鹏 P7 预定车主。我们在进行这篇文章的编辑过程中也找到了三位预定车主,邀请他们聊一聊,他们心中的小鹏 P7 。

第一位采访对象:阿亮,北京互联网工作。目前自己有房且有一台油车凯迪拉克 XT5,新能源号牌今年下来了,所以就想添购一台电车。因为一直开 SUV,所以这次只考虑轿车。目前有两个配置在考虑,第一个超长续航+XP3+音乐座舱,第二个配置直接高性能顶配。但具体还是要看价格,如果高性能顶配综合优惠裸车 32 万以下,会考虑。

1、选择小鹏 P7 的心路历程,对比考虑过哪些车型。

选择小鹏 P7 的原因其实挺戏剧性,本来只考虑特斯拉 Model 3,但有个同事的老公原来在小鹏,就知道了这个牌子,所以就搜了下,恰巧看到小鹏 P7 ,当时就被吸引了,颜值不输特斯拉。竞品方面因为只考虑了轿车,所以就对比了特斯拉,比亚迪等传统车型确实没啥感觉。与特斯拉 Model 3 比较的话颜值各有千秋,内饰用料小鹏胜,价格小鹏肯定会低性价比好点,自动驾驶算法,电力管理以及品牌还是特斯拉更厉害,尤其品牌溢价,个人觉得至少值 10 万。

2、目前已知的信息里面,小鹏 P7 的什么特点最打动你。

我觉得小鹏 P7 首先颜值不错,其次是互联网造车,可以多少摆脱传统车企的一些问题吧。然后和特斯拉比,我觉得就是性价比吧,因为自动驾驶这块可能在里面内的发展也不会那么迅猛,那么这块的功能就差不多了,剩下的品牌这块我觉得我不太会花钱买,我不需要车来衬托面子啥的。

3、对于即将上市的小鹏 P7,对于量产版本最关心的是?

现在担心两块,第一就是价格,虽然我觉得特斯拉品牌溢价对于我没啥诱惑,但是不得不说,价格上要考虑国产化考虑特斯拉的品牌,那么小鹏的价格就应该低不少。如果价格重叠比较多,那么心理上可能就会动摇。第二个担心的就是成本导致的简配,第三个担心的就是新车会不会存在太多的毛病,电池是不是耐用衰减少等等。

第二位采访对象:ZZZ,目前定居在上海,从事金融行业,订的是四驱顶配。

1、选择小鹏 P7 的心路历程,对比考虑过哪些车型。

我个人比较喜欢科技感强的东西吧,现在是 G3 车主,总体对小鹏还是挺满意的,特别是科技感,大屏,OTA,辅助驾驶,所以 P7 一出我马上就定了。首先智能化方面对小鹏还是挺满意的,很期待 P7 的 L3;第二是 P7 的造型确实很吸引人;第三是因为 p7 作为小鹏的第二款车,也是小鹏打品牌的一款车,感觉在各方面都比 G3 应该要成熟很多。竞品的话可能也就是特斯拉 Model 3 吧,不过特斯拉 Model 3 太贵了。而且个人比较注重智能化,不能实现整车 OTA 的车肯定是不会考虑的,所以其实能选的车不多。

2、目前已知的信息里面,小鹏 P7 的什么特点最打动你。

造型,智能化,L3。这里的智能化指的是大屏以及 OTA。我一直觉得智能化不仅仅是自动驾驶,人机交互也很重要,这个应该是互联网造车最大的优势,这个方面传统汽车很难做好。

3、对于即将上市的小鹏P7,对于量产版本最关心的是?

资质解决后,感觉没啥太多要担心的了,可能就是 L3 什么时候能 OTA 吧,刚上市的时候肯定是实现不了的。

第三位采访对象:崔先生,设计师一枚 订的配置是长续航配置 3。

1、选择小鹏 P7 的心路历程,对比考虑过哪些车型。

先看的小鹏 g3 后来才知道还有个新款。对比过特斯拉 Model 3 和蔚来 ES6。和蔚来 ES6 虽然没可比性,但是挺喜欢这个品牌,觉得这个企业的钱都用在研发上了。

2、目前已知的信息里面,小鹏 P7 的什么特点最打动你。

XP3.0、外形、无框玻璃轿跑、溜背以及续航,其中最欣赏的是 XP3.0,未来 OTA 后,车子的驾驶功能性有无限可能。

3、对于即将上市的小鹏 P7,对于量产版本最关心的是?

内饰完成度比如是否有塑料质感,后排空间,后备箱开口大小等。另外,崔先生也讲到了自己对于 P7 的心理价位方面,觉得超长 3 定价 26W,预定活动再优惠 2 万,最终 24 万的价格拿下,是比较符合心理预期的。

在写下这篇文章之后,我也在我们编辑工作群里采集了大家对于小鹏 P7 的看法,作为一家专注于新能源车的网站,看看接触过很多新能源车的各位同事是怎么看待小鹏 P7 的。

新出行 CC:小鹏 P7 最终的续航能突破 700km 是之前没有意料到的,81kWh 的电池组是如何实现这么高续航的我觉得大家不需要太过于关注,无论这数据实际能达到多少最终都是在 NEDC 的工况下实现的,实际的续航还敬请关注后续新出行的实测。

广汽新能源 Aion LX 突破了中国续航最长的纯电动 SUV,小鹏 P7 突破了中国续航最长的纯电动轿车,对于国内的新能源车行业来说,两者都起到了非常正面的推动作用。抛开续航不谈,小鹏 P7 还有很多值得关注的亮点,比如自动辅助驾驶。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小鹏汽车是目前国内为主不多坚持自动驾驶自研的车企,此前的 G3 已经向我们证明了自研的优势,P7 则将进一步展示小鹏 P7 在自动驾驶方面的研发实力。P7 搭载的堪称目前量产车中的最强硬件阵容,目标也是往 L3 级自动辅助驾驶,接下来新出行也将详细的给大家带来这套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的体验。

小鹏 P7 的定位是运动轿跑,但从实际的体验来看,还是相对来说偏综合的,并没有一味的追求运动风格,这个路线我个人觉得是正确的。在中国很少强调运动定位的车型能卖得好,就连新一代宝马 3 系也变得越来越 5 系了。就拿我们上次对比过的 Model 3 和宝马 3 系来做对比,小鹏 P7 的运动风格没有 Model 3 那么强,但相比之前比宝马 3 系要更甚一些,刚好介乎两者之间。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小鹏 P7 是目前国内唯二(另一辆是比亚迪汉)能有实力可以跟 Model 3 去抢市场的车型之一,在相同的价格之下续航能比 Model 3 更长,同时也具备一定的自动驾驶实力、相比 Model 3 空间更大,同样也支持整车 OTA,我个人是强烈推荐大家好好关注小鹏 P7 这款车型的。

铁皮:CC 和大家聊了一下这台车的一些定位和上市后的预期,我就不再赘述。作为对汽车音响略有研究的人,我来谈谈我对音乐座舱的看法。小鹏 P7 的丹拿音响系统拥有 16 + 2 共 18 个喇叭,号称是 7.1.2+ 声道的高品质音效。作为官方宣传资料上看标榜的硬件能力非常可观。而回归到现实审视,目前的工程车尚未安装这个整套的系统,暂时未能实际体会它的威力,但我们可以初步解读一下这个系统。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首先这是一套典型的多喇叭车载音响系统,这类系统在近 10 年来各种中高级车型产品中都被广泛采用。该类系统较高端的例如奔驰 S 级的柏林之声和宝马哈曼 ,乃至雷克萨斯马克莱文森等多喇叭系统,而较大众化的例如凯美瑞低配车型搭载的四声道六喇叭系统,都是常见的多喇叭系统。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多喇叭系统就是多声道影院环绕声,因为资料里面不是说 7.1.2+ 声道吗?一下子想到家庭影院那边去了!但忽略了在车内应用里,其实多喇叭系统主要是用于听两声道音乐歌曲的,最好的音响系统也确实是用于听音乐而不是看电影的。从你能获取的音源上看,从最高品质的 SACD 导出的 DSD 数码文件到最低品质的类似酷狗和 QQ 音乐免费在线音源,乃至手机蓝牙音源,那都只是两声道的。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但为什么车载音响听两声道音乐需要这么多个喇叭?那是因为这是一台汽车,有多个座位,每个座位和不同喇叭的距离都不一样,要确保每个座位都能听到最佳的音响效果,要克服声场差异,喇叭声音延时,内饰驻波等等不良影响。形象一点说,小鹏 P7 和很多同类车型一样,连天花板都全部用玻璃来做,有家庭音响搭建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打造自己听音乐的房间时,玻璃是最不合适的材料,但很无奈,这类车就相当于一个放满杂物的玻璃屋。所以要依赖多喇叭系统去每个区域进行补偿修正。

很多个喇叭在车内,其实是各施其职,分别担任不同的任务来照顾不同座位的需求,基本做到每个座位都是“皇帝位”。类似的这种布局,你可以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时候观察一下大厅内,其实两边墙壁内隐藏着无数个喇叭,分别负责某几排的声效,所以你随便在厅内坐到哪一排都基本可以获得类似的听感。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小鹏 P7 的这套丹拿系统,共有 18 个扬声器,它的大体布局我们也从官方的资料图里面看到,它们都会是怎样的一个布局方案呢?我们用惯常的应用布局思维来推测一下这些喇叭各自的岗位。在方位图上看,车内主要有 9 个大方位,照顾前后排两个声场以及专门特殊照顾驾驶位。尽管多喇叭系统尽可能让每个座位都是“皇帝位”,但 P7 的系统里面,驾驶员位置头枕有专属的两侧扬声器构造了独立的声场设定,所以是皇帝中的皇帝,无可取代。头枕的两个正是 16 + 2 喇叭里面的那个 2 。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而前排是由仪表台两个升起的高音喇叭和中置喇叭构成,前车门则是每扇门两个中低音喇叭共四个喇叭承担中低频。这 7 个喇叭三分频设计承担了前声场任务,因为有中置喇叭的填补所以主副驾可同时获得最佳聆听声场定位。后排则由后车门共两个中低喇叭和后吊板的两个中低喇叭组成,最后在尾箱左侧布设一个超低频喇叭承担超低任务,俗称低音炮。一般歌曲的低频则很少动用它,遇到超低频的桥段才需要它来供应。B 柱有两个类似高音的喇叭,估计是供应后排声场的高音或者推测是用于补偿后排声场结像之用。

上市前的一次尝鲜 试驾小鹏 P7 后驱超长续航版

细心网友从上述描述可能会发现,这样算起来只有 14 + 2 个喇叭,那还有两个在哪里呢?从目前车厢内明显的内饰盖板来找,似乎还没能发现这两个喇叭。这个问题我猜测有两个可能性:第一个也是我觉得最有可能的是属于配置里描述的顶棚声道所使用的喇叭,可能布设在车厢偏上方的位置有扬声器盖板被我忽略了。顶棚声道主要作用其实是弥补前后声场的衔接差异,好比一个接力赛的运动员,也类似前声场里面的中置喇叭的作用。当然还有第二个可能性是某个看似单个喇叭的位置里面安装了两个喇叭,因为只需要使用同轴喇叭即可达到这样的需求。而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得日后有安装好全套完整丹拿音响的实体车出现在我们面前,通过检测即可知道。届时我们将通过实际体验来告诉大家这套系统的功力。

进入 2020 年后,传统车企对于新能源车的态度有了很大的改观,从宝马、奔驰、奥迪、保时捷、大众等车企去年的年度财报总结以及未来的新车计划里面都可以看到,今后的 5 年是全面电动化的 5 年。而国内的这些新势力造车品牌,其实已经走在了前面。如果说第一款车型大家的包容心会强一些,那么来到了品牌的第二阶段,这个时候将是竞争最激烈的。方向对,时机准,接下来就看实力够不够强。至于能否在竞争里脱颖而出,就有待时间来给我们最终的答案。在周一(3 月 23 日)的晚上,我还会在微博(@爱车的子洋)和吴老师一起给大家做一场直播,看看大家看过我们第一次试驾之后有什么问题比较感兴趣,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保持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