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做家務?這是在害他

父母關注孩子成長的每一步,但很多父母往往都會忽略讓孩子學會做家務這一項。研究表明,從小做家務的孩子,以後的就業率比不愛做家務的孩子就業率更高上許多。而且從犯罪率來看,愛做家務的孩子犯罪率明顯更低。其實培養孩子從小養成隨手做家務的習慣是非常必要的。因為這也正是在提醒著孩子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切不可以因為懶惰和隨意就逃避掉自己應該做的事情,除此之外,培養孩子做家務還有很多必要性。

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做家務?這是在害他

1.讓孩子學會體諒他人

一個會做家務的人,往往是更懂得體諒他人的人。讓孩子親身參與到做家務中來,體會到其中的艱辛,讓孩子對父母的付出感到珍惜。孩子感受到家長做家務的不易,孩子懂得艱辛與不易,才能更好的領悟,懂得怎樣尊重別人。讓孩子親身感受父母為家庭所付出的努力,孩子才會珍惜當下的生活,才會懂得更好的去愛父母,而不是一味只會的索取。讓孩子動手做家務,也是教會孩子如何去體諒他人,教孩子學會愛的一種方式。家庭教育的本質,不就是要教會孩子如何去愛嗎?

2.鍛鍊和發展孩子的身體素質

做家務有利於鍛鍊孩子的精細動作,做家務的過程也是鍛鍊和發展孩子身體素質的過程,所以很多人經常做家務利於減肥。

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做家務?這是在害他

3.促進孩子的認知能力發展

家務勞動整合了很多認知技能,比如物品的整理涉及到分類能力,做事情的先後順序涉及到孩子的統籌能力、邏輯能力、時間管理等等。這些能力是影響孩子未來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家務勞動不僅不會影響孩子學習,某種程度上還能促進孩子的學習。

4.幫助孩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是循序漸進的,比如第一次吃飯不會用勺子,後來卻連筷子也用得很好;第一次洗碗洗不乾淨,多洗兩次就洗好了;第一次做飯全是生的,多做兩次就成熟的了……孩子在幹家務時會面對一次又一次的困難,並開始不斷學習、探索、解決、提高,在這個過程中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自然也會變得自信、堅強。

心疼孩子不讓孩子做家務?這是在害他

所以千萬不要再盲目的心疼孩子了,這樣的愛反而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