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祕失蹤?


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秘失蹤?

諸葛亮影視形象

漢末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戰役不失為一大看點,作為相對弱小的蜀國,卻五次主動討伐強魏,雖多以失敗告終,然勇氣可嘉,打出了蜀國的亮劍精神。五次北伐中,最有可能成功的是第一次北伐戰役,同時敗得最慘的也是第一次北伐戰役。關於第一次北伐戰役失敗,爭議最多的,恐怕就是街亭防線的相關事宜了。

諸葛亮為什麼重用馬謖?馬謖遵從了諸葛亮的軍令會如何?趙雲為什麼不鎮守街亭?蜀大將魏延去哪裡了?等等等等……街亭問題爭論了千餘年,至今仍然迷霧重重。本文主要討論蜀大將魏延——就街亭之戰期間,魏延為何神秘失蹤?說出自己的觀點。

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秘失蹤?

魏延影視形象

但凡瞭解一點三國曆史的都知道,魏延是劉備的心腹愛將,出道短短几年時間,便被提拔為漢中大員。早在劉備時期,就已經確立了其在關隴與漢川的重要性。正如《三國志》所說“憑魏延之驍勇!”諸葛亮幾番主持北伐戰役,魏延有不容忽視的作用。同時他在五次北伐戰役中,都是以蜀軍首將的身份亮相。

公元227年,諸葛亮入駐漢中,任命魏延為督前部,領丞相司馬、涼州刺史,蓄勢待發,準備北伐曹魏。督前部究竟是個什麼樣的官職?我們不得而知,也沒有詳細的史料記載過這個官職。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魏延的這個督前部,肯定運行在大軍的最前線。


蜀漢第一次北伐,諸葛亮沒有采納魏延偷襲關中的做法,而是從坦道偷襲隴右。其戰略目的顯而易見,北伐軍的最終目標並非關中地區,而是拿下兵力相對薄弱的涼州。在出徵之前,諸葛亮任命魏延為涼州刺史,即是對其寄予厚望,希望其順利打入涼州。

因此!諸葛亮並沒有雪藏魏延,相反讓他統軍於前線,對他寄予厚望。

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秘失蹤?

馬謖影視形象

然而!根據《三國志》等史料,前線將領的名單上,並沒有出現魏延的名字!

據史書記載,這次北伐分佈為五條戰線,分別是:

  1. 副線】右扶風防線:蜀軍主將趙雲、鄧芝。目的是牽制住關中主力曹真,為隴右地區贏得時間。
  2. 副線】柳城防線:蜀軍主將高翔。目的是阻擊魏將郭淮,為隴西攻堅爭取時間。
  3. 副線】街亭防線:蜀軍主將馬謖,副將王平、張休、李盛、黃襲等。目的是阻擊魏將張郃,為隴西攻堅爭取時間。
  4. 副線】南安防線:蜀軍主將不詳。目的是阻擊涼州大軍,為隴西攻堅爭取時間。
  5. 【主線】隴西攻堅:蜀軍主將不詳。目的是拔取隴西城池,使隴右四郡打成一片,形成整體的防禦建制。
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秘失蹤?

諸葛亮影視形象

諸葛亮此次北伐帶出來的大將屈指可數,趙雲、鄧芝、高翔等人均分配了作戰任務。甚至文官馬謖,偏將王平,以及張休、李盛等小將也委以了重任。唯獨沒有出現的,只有魏延、吳懿兩員大將。而這兩員大將,恰恰是蜀漢壯年一輩中威望最高,能力最強悍的將領。而且最重要的一點,魏延之前是漢中太守,吳懿是關中都督,這兩人對漢川與關隴的地理環境,比其他蜀將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兩人長期坐鎮漢中,對漢中軍的統率也更加得心應手。

因此!魏延、吳懿兩人,才是此次北伐的關鍵將領,應該被安排在最重要的位置。


——以上五條戰線中,有兩條戰線蜀軍主將不明,分別是南安防線與隴西攻堅。

南安作為新降城池,被蜀軍拿下之後,諸葛亮勢必會更換掉城中的守將。何況現在涼州重兵壓境,如果不更換城中守將,其很可能像之前投降蜀漢一樣,迎涼州軍入隴右。這點不得不防。所以南安城中,必須有一員威望甚高,能壓制住原曹魏降兵的蜀漢大將坐鎮。

車騎高勁,惟其泛愛,以弱制強,不陷危墜。是《季漢輔臣贊》中楊戲對吳懿的評價。說明吳懿性格剛正,實力強勁,絕對能夠擔此重任。

三國街亭之戰未解之謎——魏延為何神秘失蹤?

魏延影視形象

而隴西作為這次戰略的核心點,是五條戰線中最重要的環節,其它四條戰線都是圍繞隴西展開,目的是為隴西的攻堅爭取時間。只有在最短的時間內拿下隴西,才能減緩其他幾條戰線的壓力,使魏軍支援隴右的計劃破滅。那麼!在隴西的攻堅方面,必須有一位老成持重,攻堅作戰經驗豐富,而且能打硬仗的大將指揮。最佳人選就是魏延。加之諸葛亮身邊除了魏延,已經沒有其他大將,只有魏延的能力,夠資格擔任隴西指揮。


因此!第一次北伐戰役中,魏延並沒有被諸葛亮雪藏,其身份仍然是蜀軍首將,被作為主力指揮官,指揮攻打隴西城池的戰事。

本文完!感謝您的點擊。以上僅屬筆者一家之言,如有不當之處,還望大家批評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