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延津縣委見事早、行動快,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最重要的工作來抓,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勇於擔責、敢於決策、精於部署、勤於指導、嚴於管理,切實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展現出對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高度負責的為民情懷,在全縣推動形成了“領導幹部衝在前、黨組黨員當先鋒、醫療人員在一線、人民群眾穩後方”的疫情防控工作局面。


領導率先垂範,當好“領頭雁”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開啟“連軸轉”模式。縣委常委班子以身作則,率先垂範,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晝夜堅守在延津,始終同廣大黨員幹在一起,同人民群眾守在一起,堅持“白天督導調研,晚上調度研究”,在全縣構建了“白天+黑夜”“工作日+節假日”“連軸轉”的防疫工作格局,縣委主要負責同志堅持深入一線調研指導,涵蓋13個鄉鎮(街道)、40個縣城防控卡點、所有居家隔離任務較重的行政村。發揚“釘釘子”精神。針對疫情防控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經發現就緊盯不放,在疫情指揮部會議上對基層反映的棘手問題,果斷決策,及時拿出明確的解決辦法。葆有“前瞻性”謀劃。在疫情防控苗頭預判、網格化推進疫情防控、縣鄉管控機制、企業復工復產、春季農田管理等方面都提前做出決策部署,精心組織安排推進,充分展現出了共產黨人“敢為人先”的精神,“善打硬仗”的能力。


堅持未雨綢繆,做到“見事早”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自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後,延津縣委深刻洞察疫情防控工作的緊迫性和嚴峻性,立即組織召開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切實將疫情防控工作置於縣委的統一領導下,縣委主要負責同志第一時間掛帥成立疫情防控指揮部,要求全縣科級以上幹部做好取消春節假期進駐疫情防控一線的準備,在全縣凝聚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適時通過視頻組織召開縣委常委會(擴大)會議、疫情防控指揮部會議等,及時跟進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和重要講話精神,準確把握疫情發展態勢,科學部署疫情防控,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上來。


廣泛動員排查,把握“著力點”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對外地歸鄉人員進行逐村逐戶的大規模排查,把武漢歸鄉人員作為病源輸入重點進行排查,特別是針對近階段有武漢居住旅行史、武漢到延津探親人員、武漢就讀高校學生進行全面逐人排查,對摸排出的人員全部登記造冊,明確屬地管理責任。結合排查掌握的情況,把“兩區三防”作為重點切實抓緊抓好抓牢。“兩區”就是農村地區和縣城社區、“三防”就是“防輸入、防輸出、防擴散”。研究制定《關於加強疫情防控期間鄉(鎮、街道)村莊卡點管理的通知》《關於疫情防控期間住宅小區(社區)網格實施封閉管理的通告》等文件,明確要求所有村莊和居民小區在確保人車出入暢通的基礎上,保留1至2個出入通道,封閉其他出入通道。設立出入人員登記點,落實“六個一”:即“一面黨旗、一支測溫儀、一個登記本、一瓶消毒液、一套宣傳資料、一名外人不進入”。在城區層面,針對城區人口密集管控任務重的實際情況,推行網格化管理,實行出入證管理,將城區54個無主庭院、所有居民自建房、小區劃分為40個網格,搭建臨時帳篷,由67家縣直單位進行包片、排查、管理,實行24小時科級幹部帶班值守,每個網格排查嚴格做到不落一戶、不漏一人、不留死角,以樓棟保小區、以小區保社區、以社區保城區。在農村層面,按照“一斷三不斷”要求,在村內設置卡點,嚴把卡口,並明確包村幹部、村“兩委”幹部、村醫網格化分包責任,廣泛動員無職黨員、返鄉大學生、復員軍人等爭當志願者,積極開展村內消毒、卡點值班、返鄉隔離、防疫宣傳等工作,確保疫情防控大網越織越密,防線越來越牢。


科學精準施策,確保“措施實”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由縣疫情防控指揮部負責,對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核酸檢測,堅決將傳染源控制在二代以內。一是強化首診負責制。嚴格執行發熱病人診療、轉運流程和保護等相關要求,發熱病人必須到設置發熱門診的定點二級醫院就診,鄉鎮衛生院負責預檢,嚴禁留診。同時,縣人民醫院已啟用獨立的傳染病區,設置病床12張,訂購負壓救護車1輛,選派12人組建救治專家組,全力做好救治工作。二是強化集中隔離。確定集中隔離中心2個,對涉及武漢返回或有密切接觸者及時進行集中隔離。三是強化對藥品零售門店的管控。2月12日起,全縣藥品零售企業暫停銷售“退燒、止咳”藥,積極引導發熱、咳嗽病人到醫院發熱門診就診,零售藥店在做好暫停銷售“退燒、止咳”藥的同時,凡是進店的發燒、咳嗽病人都要進行包括姓名、家庭住址、聯繫方式在內的信息登記。同時,由縣教體局負責,充分發揮“小手拉大手”的居家自我管理作用,最大限度減少人員出門、聚集。


發揮黨的作用,始終“走在前”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將黨的領導具體化,落實在實際行動上,落細在具體工作中,讓黨的旗幟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一是強化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在城區成立40個由負責分包防控區機關黨員和居家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廣泛動員黨員群眾參與聯防聯控。疫情防控期間,共加入臨時支部黨員977人,組織義工和志願者780餘人;在農村充分發揮村級黨組織引領作用,設置黨員先鋒模範崗,動員村內預備黨員、優秀村民積極參與卡點值班值守並捐款捐物。二是強化黨員幹部的示範表率作用。實行縣級領導包鄉鎮(辦)、鄉鎮(辦)領導包村(居)、縣直單位領導包網格等制度,並明確確診病例和疑似病例及返鄉重點人員鄉村兩級黨員幹部包保責任人,真正做到管好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門。三是強化紀檢監察機關的監督檢查作用。由縣紀委監委和縣委、縣政府督查辦負責,對全縣卡點值班值守、設施配備等情況進行督導巡查,敢於“唱黑臉”,對於發現的問題立即交辦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對慢整改、假整改的啟動問責機制。


多方統籌兼顧,增強“安全感”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一是對全域進行大消殺,城區聘請專業公司對所有公共區域進行全覆蓋無死角消殺,為城市社區、農村地區提供消毒藥品,由鄉鎮和分包縣直單位組織,動員群眾廣泛開展消殺工作。二是加大市場監督力度,抓好主副食品的生產、流通、供應,在城區明確了16家准許營業的商場超市,在每個鄉(鎮)、街道辦事處各明確了2-3家准許營業的商場超市,確保“米袋子”“菜籃子”不出事。三是加強輿情引導,發揮融媒體平臺作用,所有新聞、通告等均在“雲上延津”APP上發佈,確保口徑統一、內容翔實可信;印發各類通告、防控知識等宣傳頁30餘萬份,告知居民家庭防控要點和避免事項,進一步提高了群眾認知力和科學防控力,增強了警惕度,避免了內心恐慌,促進了社會穩定。


有序復工復產,實現“促發展”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堅持防疫優先、守牢底線,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在確保疫情可控的前提下,有序推動交通恢復、物流暢通、人員受控返工、防護保障能力提升和企業生產復工,綜合施策穩企業、穩經濟、穩發展。由縣聯合審核小組負責,嚴把復工復產關,明確企業復工復產申請流程,根據企業提交的物資清單,按照“六個要求”重點對企業“四類防護物資”和“六個臺賬”進行實地核查,對具備條件的企業出具復工復產通知書;對防控物資配備數量不夠、設備不到位、存在防控短板等不符合復工要求的企業堅決不予復產,復工復產企業平穩有序運行。




延津縣:戰“疫”情持續發力 迎“大考”措施精準

審核:高建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