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前幾天突然在朋友圈,朋友轉給我一個關於88會員的兔區爆料,天貓超市相同的產品88會員價格比普通會員貴。網友爆料,遭遇“大數據殺熟”,也有人說遭遇“價格歧視”。作為一個去年雙十一之後的新晉88會員,特意去關注了一下這些問題。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大數據殺熟”VS“價格歧視”

首先我們應該搞清楚兩個概念,什麼是大數據殺熟,什麼是價格歧視?

  • 01.什麼是大數據殺熟?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根據2019年6月11日《人民法院報》上一篇報道的解釋,大數據殺熟的含義如下:

大數據殺熟是指經營者運用大數據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將同一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從而獲取更多消費者剩餘的行為。“殺熟”的形式多樣,主要有三種表現:一是根據用戶使用的設備不同而差別定價,比如針對蘋果用戶與安卓用戶制定的價格不同;二是根據用戶消費時所處的場所不同而差別定價,比如對距離商場遠的用戶制定的價格更高;三是根據用戶消費頻率的不同而差別定價,一般來說,消費頻率越高的用戶對價格承受能力也越強。

  • 02.什麼是價格歧視?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價格歧視是經濟學上的一個概念。實質上就是一種價格差異。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這不是一個貶義詞,有可能是可能是壟斷引起的,也可能是其他因素,例如空調夏天比冬天的價格要高。

瞭解了“大數據殺熟”和“價格歧視”兩個概念以後,我們可以發現“價格歧視”的概念範圍要比“大數據殺熟”要廣,也就是說,“大數據殺熟”是一種利用信息不對等對消費者實施的“價格歧視”。

“價格歧視”的三個等級

  • 一級價格歧視:又稱完全價格歧視,即銷售廠商給每個顧客以及所買的每個商品都制定不同的價格,來獲取消費者剩餘價值。這在現實生活中並不常見。
  • 二級價格歧視:廠商瞭解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根據不同的購買量制定不同的價格,從而獲取部分的剩餘價值。現實生活中常見的是:服裝一件原價,兩件8折……
  • 三級價格歧視:有稱作信號選擇,即企業擁有關於顧客的信息,特別是關於顧客願意支付的價格的信息。如果購買者的特性是可以觀察到的,那麼銷售者就可以制定不同的價格,此時,價格就可以看作購買者特性的函數。而大數據殺熟就是三級價格歧視。

經濟學中的博弈--“囚徒困境”

“大數據殺熟”就是銷售方將消費者不知不覺的帶入到類似於“囚徒困境”的經濟學博弈中。

囚徒困境的模型如下圖所示: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囚犯A、B都有兩種選擇,不坦白和坦白。理論上最優解是兩個人都坦白,這樣獲刑最少,但因為兩個人都不知道對方的選擇的情況下,對於每個個體來說,就變成了坦白是最優解,因為無論對方如何選擇,自己面臨的是0年和8年的區別,而如果不坦白,可能會面臨著更高的10年刑期。

如果說我們將消費者=囚犯A、商家=囚犯B,殺熟和不買=不坦白、不殺熟和買=坦白。這樣的情況就變成以下這樣。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消費者持續的不買,商家持續的殺熟,會導致市場的萎縮,經濟的下滑;消費者買產品,商家殺熟,則消費者吃虧,商家盈利,但一旦消費者知道吃虧以後選擇後續不買,則還是會導致市場的萎縮;消費者不買,商家合理定價,則這樣的情況下,是產品被市場給淘汰,最優的情況就變成消費者購買產品、商家合理定價。

但其實在面對大數據壟斷的商家,作為消費者猶如砧板上的魚肉,任人宰割。

如何避免“大數據殺熟”

去查詢了相關的法律制度,發現遭遇“大數據殺熟”以後,可以維權,但是很難。因為“大數據殺熟”真的千變萬化,很難去給出一個標準模版。那未雨綢繆變成了異常重要的一件事情。

  • 切忌盲目消費: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一般人總是有個心理,看到打折就想買,也沒有想過自己是否真的需要,而商家也正是熟知消費者的這種貪小便宜的心理,展開了一次又一次的:大數據殺熟。在如今各大電商平臺各類購物節層出不窮,消費者應當保持適當的理性消費,買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踩雷。

  • 貨比三家: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消費者總會在自己習慣的地方購物,例如女生一般喜歡逛淘寶,而男生一般會逛京東,其實很多時候發現不同時期,各類電商網站上固有的折扣會有所區別,消費者如果真的是怕殺熟踩坑,可以貨比三家再入手,現在的各類比價app也很多,可以選擇合適的。當然如果你覺得比價的時間可以創造更多的財富,那也另當別論了。

  • 買會員別隻看優惠: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其實現在很多網站也好店家也罷,都會實行會員制,宣傳單上永遠把最大的優惠寫成大字報,而實際上真正消費者應該注意的條款、限制卻表述不清或者寫在不起眼的地方。作為消費者,其實更應該去關注那些限制條款,在權衡過利弊得失以後,再決定是否辦理會員,辦理會員是否划算。

  • 注意個人信息的保護:


88會員被爆比普通會員價格貴|從經濟學角度淺談“大數據殺熟”

遭遇大數據殺熟,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消費信息被洩露。經常會在填寫各種信息的時候,需要填寫個人信息,這無非就是一種套取個人信息的行為,從而產生了大數據殺熟的事件,而作為消費者,應該注意保護自己的個人信息。

總的來說,就是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很重要。


在這個大數據時代,有關監管部門應該加強相關的立法,用法律去堵住漏洞,提高違法的成本;而平臺在這種環境下,也應該自省,不應該為了短期利益,去欺騙消費者,誠信經營尤為重要。而在現在這個“坑”依舊很多的時候,消費者更應當做個理性人,別讓“大數據殺熟”最終殺了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