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疫情期間,朋友圈中看到了許多媽媽的焦慮:孩子沒有自律能力。

表姐也同樣如此,她上二年級的兒子,作業不盯著他,他就會寫的一塌糊塗,應付了事;一個小時的寫作業時間,他有40分鐘一會玩玩鉛筆,一會吃點零食,一會上個廁所;每天會尋找各種空隙看電視,玩手機。

對此,表姐也嘗試了一些辦法和孩子共同解決問題,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時間規劃,比如尊重孩子自己的意願(先看電視後做作業),可是都無濟於事,孩子仍然無法控制自己,看起電視就沒完沒了。

相信這種場景,很多媽媽再熟悉不過。

面對孩子不自律,我們往往關注的是孩子的行為,不斷的用各種學來的育兒方法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可是最後發現作用微乎其微,孩子還是“不管不行”。

其實,孩子“不自律”的行為只是表象,我們真正要關注的是“不自律”背後的心理狀態,“不自律”背後的信念。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認為:“我是一個有價值的人”——這種對自我價值認可的信念,是心理健康的基本前提,也是培養自律的根基。

只要當一個孩子覺得自己很有價值時,他才會尊重自己,才會珍愛自己,才會自尊自愛。

只有一個孩子自尊自愛,他才不會得過且過,應付著每天的學習和作業;他才不會容忍自己止步不前,而是想盡一切辦法自我發展,自我成長。

所以,當我們面對一個“不自律”的孩子,我們看到他內心的“低自我評價”了嗎?我們讓孩子懂得“自尊自愛”了嗎?

孩子的“自律”源於愛的推動

1.什麼是自律?

自律,就是主動要求自己以積極的態度去承受痛苦,解決問題。

碰到許多父母從小就想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事事都希望孩子井井有條,按部就班,每件事都給孩子安排好,希望孩子按照自己設定的節奏生活,由此形成自律的能力。

然而父母也常常事與願違,發現孩子只要沒有人約束,孩子就會肆意妄為,我行我素,毫無自律可言。

所以,父母的“安排”,父母的“控制”,只會讓孩子被動地接受父母的意願,這是“他律”,一旦孩子離開了父母的“控制範圍”,遠離了父母的視線,孩子就會放縱自己。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所以,孩子的“自律”不是父母刻意培養的結果,孩子的自律源於愛的推動。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自律的原動力來自於愛,自律是將愛轉化為實際行動的具體方法。

書中說:父母的愛至關重要。即使家庭環境混亂,生活貧困,只要有愛存在,照樣可以培養出懂得自律的孩子。相反,即使父母身為醫生、律師、企業經理或慈善家,生活方式相當嚴謹,但如果缺少愛和溫情,他們培養的孩子照樣會隨心所欲,恣意妄為,不懂得自律。

擁有父母“愛”的孩子,才會“認可自己”“愛自己”,才會懂得自尊自愛,他擁有讓自己一切都變好的主動意願,這是孩子的“自律”。

2.愛是什麼?

《少有人走的路》中定義: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擴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書的作者講到他的一個患者,膽小畏難,性格謹慎內斂。患者說:“母親對我的愛太深了!她因為擔心我在外面受傷害,從上小學第一天開始,就天天開車接送我上下學,直到高中三年級,她仍然不願意讓我做校車上學。經過我的苦苦哀求,她才終於同意我做校車,她真的太愛我了。”

這真的是愛嗎?這是被“偽裝”的愛,是媽媽藉以“愛”的名義控制孩子的一切。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心理學家艾.弗羅姆在《愛的藝術》中說:“母親的真正本質在於關心孩子的成長,這也就意味著也關心母親和孩子的分離。”

“愛”的目的,永遠都是心智的成熟,人的成長,如果背離了這個目的,都不是“真愛”。

如何愛孩子,孩子才能擁有自律

1.愛不是感覺,是一種行動

有的父母說“我愛孩子”,可是當孩子要求父母陪著玩遊戲,需要父母陪伴的時候,父母卻因為自己想要“玩手機”,而不斷地推辭和拒絕,這不是愛。

有的父母說“我愛孩子”,可是當孩子只是做錯了一道題時,父母便會怒不可遏,惡言相向,這不是愛。

有的父母說“我愛孩子”,可是自己的生活確是混亂不堪,一塌糊塗,這不是愛。

真正的愛,是你願意放下手機,好好的陪伴孩子玩他喜歡的遊戲。

真正的愛,是你願意平心靜氣,和孩子一起面對他正面臨的痛苦。

真正的愛,是你努力的把自己的生活經營好,成為孩子的榜樣。

愛,不是一種感覺,不是聲稱“我愛你”,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是父母願意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投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幫助孩子成長。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只有當我們不斷地對孩子付出“愛”的行動,孩子就會慢慢地內化父母的愛,認為“我是有價值的”,“我是被愛的”,最終轉化成自尊自愛。

如果孩子沒有從父母那裡獲得過“愛”,他就沒辦法懂得自尊自愛,一個不懂得自尊自愛的孩子,內心是沒有足夠的力量去發展和完善自我的。



2.“先苦後甜”的自律源於父母的及時滿足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棉花糖實驗”:

斯坦福大學教授米歇爾來到一所幼兒園。

在每個孩子面前放有一塊棉花糖,孩子們可以選擇當下就吃掉棉花糖,也可以選擇等待15分鐘再吃,選擇等待15分鐘的孩子還可以額外再獎勵一塊棉花糖。

30年以後,米歇爾通過追蹤發現,那些抵制住誘惑選擇等待15分鐘的孩子,在未來的人生普遍具有更好的學習成績,更幸福的家庭,更優秀的人生表現。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因此得出了一個風靡世界的延遲滿足理論:

“忍得住的孩子有更多的糖吃”,長遠來說就是“擁有‘先苦後甜’自律能力的孩子,成就更高。”

因此,許多父母就開始訓練孩子的“延遲滿足”能力,孩子要吃糖,要玩具的時候不要馬上就買,要延遲滿足孩子的需要。

這完全是一個錯誤的解讀

這個實驗只是說明了“具有延遲滿足能力的孩子,將來更優秀”,但是並沒有說是什麼原因讓這些孩子擁有延遲滿足能力。

事實上,為什麼有的孩子忍得住?恰恰是因為他的需求從小都是被父母及時滿足和照顧的。

因為被父母及時滿足和照顧的孩子,長大後內心就擁有安全感,內心是被父母的“愛”填滿的,他們知道,只要耐心等待,自己的需求終究都是會被滿足的,所以他們不會貪圖一時的“甜”,而犧牲更多的“甜”,他們會選擇忍耐一時的“苦”,先苦後甜。

相反,那些從小不被父母及時滿足,得不到父母充分照顧的孩子,嚴重缺乏安全感,會感覺整個世界是不安全的,他們會緊緊抓住眼前的一點“甜”,甚至會提前透支未來的“甜”,因為他們的內心是“匱乏的”,他們恐懼“得不到”,所以他們不會選擇等待,不願意先苦後甜。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被刻意訓練“延遲滿足”的孩子,因為“得不到”的恐懼,反而無法建立先苦後甜的自律;而被父母即時滿足的孩子,因為心中對“被愛”的堅定,就會選擇延遲滿足,先苦後甜。

3.父母與孩子建立“支持與自由”的平衡關係

《他人的力量》一書中說:“你如何感知自身對生活的控制,在某種程度上,取決於你生活中最重要的人如何支持那種能力,以及如何同時讓你對此負有責任。”

歷史上最偉大的高爾夫球選手傑克.尼克勞斯,回憶自己在十幾歲時參加的一次比賽,打完一個回合以後,父親認為他有一杆球打的不是很合理,就問他:“你為什麼要打出那個特定的一杆?”他看著父親說:“爸爸......這是我的比賽”

“我的比賽”既堅定地向父親顯示了“我”對於自己比賽的主人翁意識,也預示著父親會尊重他對自己比賽如何表現的自我控制感。

傑克.尼克勞斯說;“他相信我,支持我做的事,而且總是在我身後......父親很少主動向我提供打高爾夫球的建議,但如果我問的話他肯定隨時奉陪”,這就是支持與自由的平衡,父親既給予了他需要的支持,也給了他選擇的自由。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這種“支持與自由”的平衡,意味著,父母支持孩子的選擇,但同時孩子也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這其中既沒有父母的“控制”,也不存在父母的“放任”,有的是“自由”和“責任”,這是真正的愛。

在這種關係下成長的孩子,沒有父母的評判,沒有父母的包辦,沒有父母的漠視,擁有的是“自我控制”,“自我負責”的自律能力。

父母能給孩子的只有“愛”

《少有人走的路》中說:自律的過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的過程。

太多的父母總喜歡“安排”孩子,“控制”孩子,以期達到“自律”的效果,殊不知,自律只有源於內心的“我想要”“我可以”,才是真正的自律,而不是“你想要”“你應該”的“他律”。

詩人紀伯倫寫過一首詩: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

他們是生命對於自身渴望而誕生的孩子。

他們藉助你來到這是世界,卻非因你而來,

他們在你身旁,卻並不屬於你。

你可以給予他們的是你的愛,卻不是你的想法,

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


《少有人走的路》:孩子不自律,因為缺少父母的“愛”


是呀,我們能給予孩子的只有我們的愛,我們的愛讓孩子懂得“愛自己”,讓孩子學會“自尊自愛”。

自尊自愛成為孩子人生的起點,當面對問題時,孩子會選擇成長而不是墮落,孩子會選擇追求幸福而不是自暴自棄,孩子會主動採取一切措施來照顧自己,發展自己,而自律就是自我發展,自我完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