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作文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天蝎的烦恼0


抄作文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

毫无用处。

作文从来不是抄出来的。

一位朋友的儿子,学习成绩还可以,就是作文不太行,每次写作文的时候都要拿上一本作文书,模仿书里的内容写,一旦不模仿他就写不来作文了。

针对这种情况,朋友让孩子每天抄一篇作文,可孩子哪里肯抄。每次一说这事,大人骂,孩子哭。

先不说有没有用的问题,最主要的是加重了孩子对于作文的反感。

一篇作文少则三五百字,多则上千字,若是每天抄一篇的话,得给孩子增加多少作业量?再者,孩子就算每天肯抄作文,那心情也定当不快。

如此的做法,只会变成双输的结果,抄作文也并没有任何好处。

作文是体验和思考后的结果

每一篇作文里表达的都是孩子自己的想法,通过体验得出结论,再生出想法,这些就是孩子的思想。

只有通过自己的体验和思考,再组织语言用文字精准地表达出来,方能成作文。

若真想提高孩子写作文的能力,要做的不是让孩子去抄作文,而应该是让孩子多读书,多阅读,海量的阅读。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说的就是读诗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就会了。

书读得多了,孩子的积累也足够厚了,写作文自然也不在话下。

所谓“妙笔生花”,大多都是海量阅读和深入思考后的结果。

关于写作文,我们再来看看《好妈妈胜过好老师》一书的作者尹建莉是如何说的:

“对于写作技能还比较幼稚的人,尤其对于低年级学生,学习写作一定要首先回到阅读中”。

好的作品本身就包含着高超的写作技巧,阅读过程就是学习写作技巧过程。

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表面上看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它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


家有俩儿砸


记得小学的时候,让我很印象深刻的一件事就是背作文!!!


小时候,对作文没有什么概念,和很多孩子一样,一到考试的时候就是写不出。


那时的教学条件有限,没有什么素材积累、优秀作文、名言名词句积累等等,索性老师直接写好范文,让我们所有的人把作文背下来,考试的时候只要把范文背写出来就好了,一字不落的那种。现在还记得那篇作文叫《老鹰抓小鸡》,考试的时候并没有能完全背出来,还被扣了好几分。

现在想想,真是有些可笑,这操作也是没谁了。


当时,也没想那么多,就按照老师的说的做了,结果在下一次写作文的时候还是不会写,反而一度把自己的思维限制在背的那篇范文中,很久都跳不出来。


其实,这和抄作文一样,可以说是没有什么效果,因为即使是一篇再优秀的作文,在你抄作文的时候都会有一种思考的惰性,还会给自己一种很努力的假象,结果自己的作文能力依旧没有进步,甚至退步。


所以,坚决不支持的就是抄作文!哪怕自己写的再烂,也是从自己脑子里想出来的,这锻炼的是自己的想象能力、文字组织能力、思维能力等等。


如果要写好一篇作为,应该具备那些能力呢?



(一)20 种修辞手法:



(二)5个表达方式:

(三)10个说明方法:



(四)4个论证方法:



(五)13个写作手法:



(六)修改病句9种:



(七)5种开头设计


开门见山、问题引领、引用名言、排比点题、场面描写。


(八)5种结尾方法:


(九)名言名句、作文素材、优秀作文等的积累



关注@高分家长帮,持续推送小学到初中各科学习、记忆方法、各科详细资料,帮助孩子轻松拿高分!


高分家长帮


我觉得抄作文对孩子是有好处的。

记得我小时候,读小学时是个二愣子,也就是说头脑转不过弯。比如老师说写作文要写的真实。我就以为写作文都要写自己真实经历的事情,每回写作文真是绞尽了脑汁,实在是写不出什么有趣的事儿。

有一回考试,写我最喜爱的人。我想起在姑妈家看过的一本作文书,书中就有一篇《我最喜爱的人》的作文。小作者描写的妈妈是一名乡政干部,虽然工作忙,还记得小作者的生日,还给小作者买礼物。小作者非常感激妈妈。

考试时我就想,我把这篇作文抄进去算了。可是我的妈妈只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呀!这个抄进去会不会被老师批评不真实呢?考试时间紧,任务重,管不了那么多了,我咬咬牙把看过的那边作文大致抄了进去。出乎意料的是,那次考试我作文得了高分。

从那以后我更喜欢看作文书了。你看看许多故事书或少年文学等等。写作文也不觉得难了,都是抄用我以前看过的作文。我的作文写得越来越好,语文成绩也一直名列前茅。直到后来我才知道,老师所说的写作文要真实性,是指让人读起来觉得真实。

我一个同事的孩子,读三年级时,每次写作文,都会跑到妈妈办公室打开电脑搜索作文题目。有一次我见了问他,你这也是抄作文吗?他说他只是看几遍,然后自己再写。我还笑说他跟我小时候写作文一样啊。现在我这个同事的儿子,在重点高中读书,听说作文也写得不错,语文成绩也很好。



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写作文,真的有点难。如果让他们抄作文,抄的多了,印象也深了,积累的素材也多了。对写作文有帮助。

抄作文对孩子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并不是鼓励孩子,原封不动的抄写。可以先看一遍或几遍,然后再自己写下来。


天下文章一般抄嘛,哈哈?


幼小老师


我赞成孩子抄作文,不是说老师布置了什么作文就让她抄,而是每次暑假寒假期间,我鼓励孩子甚至给孩子挑选好作文然后让她抄写,每次放假都让她抄十几篇作文,有时候我还会把看到的好些的作文再次修改适合她的生活中的事去抄,比如暑假我让她抄“奶奶的菜园”,就把看到的作文改了一下,改成她奶奶在我家楼下中的一块菜地,这样就显得更真实,实在了。而且我还经常鼓励她“抄作文没有错,如果你能把作文中的好词好句用到自己的作文里,哪怕是考试卷里都不为过,这时候他就是你的作文了”,所以我俩孩子从一年级考试我都让他们抄作文,俩孩子的作文都还可以,老师经常会表扬到。现在孩子初中了,初中老师每周末也让孩子抄写一篇作文,真的是不谋而合,英雄所见略同啊哈哈。


甘肃知心


个人认为对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抄作文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回忆起自己小学时写作文,可以称得上是一件比较轻松的事情吧。不能夸张的说,我这个人比较热爱阅读,但是如果拿到一本书,我至少是能够独自待着阅读一两个小时。我看书种类比较多,比如:连环画,故事会,糊在墙上的报纸,小学生作文,人物传记,武侠小说,或幽默笑话等等,都来者不拒。

我们小时候写作文的要求,没有现在要求这么高,因为现在部编版的教材,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的要求较高。我们那时候最多就是,每星期一篇日记,每个单元一篇作文,小练笔,口语交际也没有这么频繁。

在我家对面不远处就有一个报刊亭,我每次路过的时候,都会驻足停留一下,看他那里面有些什么书。其中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我上小学三年级之后,妈妈就给每年按月订购了一本《小学生作文》,我每个月定时去那取书,然后就捧着非常认真地读了起来,似乎忘记了身边所有的一切。从中我就学到了很多写作文的方法。

现在回想起来,作文也没觉得有多大难度呀!现在的孩子写作文为什么会那么难呢?关键还是阅读得太少了,所以最直接有效的办法就是抄作文。

1.在通过抄作文的同时,学会作文的谋篇布局,词句运用,段落的篇章结构安排。

通常写一篇作文,不管是写人还是写事,都离不开一个结构。无非就是总分总,要么就是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还有事件的6要素,必须交代清楚。按照这样的脉络结构去写,那么写文章,其实就是在这个“骨架”当中去填充一些实物,让它变得饱满。

其实这不仅仅在老师教学中,学习课文的时候多次说过,而且在写作课上,老师也会讲一篇作文的写法和结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提纲。我们在阅读课外书籍、作文书的同时,也同样是有非常明显的体现。

就算是抄作文,你也得要有心。如果只是胡乱的抄一篇完成任务的话,那是不会有任何好处的。

2.通过抄作文还能学会品读作文的优劣,鉴赏,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培养形成自己的阅读能力。

作文包括各个方面的内容,当你见得多的时候,能学会进行比较,在某一个方面描写具体,哪些用词比较恰当,哪些的修辞用的较好,这些都是对自己非常有益的。

3.抄作文是把学到的好词好句,句段篇章和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孩子学习写作文,如果只把眼光盯在课本上,那是完全不够的。还要去广泛的接触许多的词语,句子的用法以及写法。

通过抄写作文,能够接触和积累到更多的好词好句,从而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好的词语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那样写出来的作文才能够打动别人。

因为写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把思想反映出来,所以我们没有吃进去的营养,哪有文思泉涌的输出呢?

抄作文也是学习别人,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一种有效形式。我们也正是要学习,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我想这就是作文,作为一种最基本、有效的沟通交流的工具,最大的初衷吧!

所以,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写作文其实是一件比较难的事情。如果在一二年级,没有一步一个脚印的阅读积累,要想一下子能写出比较满意的作文,是不可能的。抄作文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只有正确的引导,教会他如何写作文,这才是解决写作文的最根本的方法和途径。切不可急于求成,打击孩子的自信心。

我是忧优纵横侃教育,关注教育热点,关注孩子成长,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欢迎关注,留言评论,记得点赞哟

忧优纵横侃教育


你好,我是教育再遇,很高兴能与你一起探讨孩子教育的问题。


观点:抄作文对孩子来说,没有好处,只会养成抄袭的习惯,不利于孩子写作水平的提高。

孩子抄作文有什么影响

1、如果孩子作文基础差,一开始就抄作文,写作的思路与语言风格就会被局限。

2、当抄作文形成一种习惯,每到作文作业就会下意思的去翻找可以抄的文章。如果是考试的时候,找不到抄写文章的地方呢?孩子能写好作文吗?

3、人性品格的影响。

当抄袭成为一种习惯,影响的不仅是作业的问题,同样也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成长。试想,一个孩子认为只要抄就可以得到的东西,在很有大程度上不会再费力去想为什么了。

正确的抄作文方式

1、摘抄精彩片断

抄作文,并不是让孩子整篇的抄写,对孩子的学习成长是没有意义的,如果只摘抄精彩的片断,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是允许的。

2、对精彩词句进行仿写

摘抄下精彩语句之后,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对这些语句进行仿写,仿写的进行,是让孩子组织自己的语言,对精彩词句进行转化成自己的语言结构。

3、结合生活知识

结合生活知识、常识,套用进摘抄的文章当中,引发孩子的遐想,发散他们的思维。

观点总结:孩子抄作文,在平常的作业上可能没什么影响,当形成了一个抄作文的习惯,当他们闭卷考试的时候又如何去应对呢?抄作文不是一个长久的办法,要想作文写得有水平,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的写作水平才是正途。


学院派影视


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怎么抄?对于会抄的人,抄作文(文章)肯定是有好处的。

说实话,我抄作文已经30多年了,做学生时,没少抄作文,当语文老师时,也没少抄作文,当政工干事时,抄的“作文”那就更多了!

就是现在站在这里,我也敢说,只要你懂得怎样抄,会抄,那么抄了肯定比不抄强!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请看一下我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三多学习法》。



这篇文章里的主人公张浦,是有名的笨吧?咱们家孩子,有一个像他这么笨的吗?肯定没有!

但是他,却能凭借着“七录读书法”,就是抄作文的方法,最终成为大文学家,这说明什么?说明抄作文(文章)是非常有好处的,它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识字能力、抄写能力、作文能力等,这是经过古代和现在很多读书人证实了的。

当然了,对于抄作文(文章),凡是稍微有点经验的人都会知道,绝对不能盲目的机械式的地抄,不入心不入脑地抄,一定要在多读多背的基础上多抄,这就是所谓的“三多”学习法。

外国有一部著名的电影,好像名字叫《没出息的儿子》吧!他就是典型的学习狗屁不是,学啥啥不会。因此在考试前,他把要考的内容抄了一遍,打算考试时作弊,考试时真出这些题了,结果他没有看答案,就全答上了,最后还得了高分。

我儿子的作文能力也不强,当时怎么教也提高不上来,没办法,我只能让他把学过的主体课文和作文书上的好作文,先背诵下来,再抄写一遍,坚持了两年,结果作文能力大大提高,这两天语文老师统计,八篇课内单元作文,得优最多的学生只有两个,其中就有他。

抄作文,真的对孩子有好处吗?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只要你会抄!



小马爸爸说教育


作为一名作文辅导老师,我负责任地说,抄作文有好处。张溥是明朝文学家,自幼勤奋好学。张溥在学习方面天资较差,记忆力不好,东西背了好几遍都记不住。但他却一点也不懒惰,用勤奋来克服这个缺点。他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这样反复六七次,因此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张溥抄着抄着,就把自己抄成文学家了。你的孩子如果像他这样抄,也能抄成小作家。


老催宝宝


关于抄作文,现在小学阶段有很多语文老师在每单元结束后习惯于让学生直接抄作文,也不让孩子写。原因很简单孩子写的水平太差,直接让孩子抄一篇。然后再背诵,读的多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会写了。

但是,我不认可这样的做法。因为我认为在小学阶段的孩子,还没有写作的技巧,写作的习惯。没有练习,直接去抄写,背诵。很大程度上会养成不习惯动脑怎样去构思一篇文章,而且会更害怕写作文。

而我也见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小亚今天上三年级,在学习写秋天的文章后,老师让同学们自己写一写身边秋天的景色。犹记得小亚的第一篇写景的小短文,写的很用心。因为句子很生动,大部分都是模仿学习过的文章中的比喻句,拟人句。

但是,在第二次写作文文时,老师开始让抄写文章,从此以后八单元的文章,每次都是先抄写,再背诵。以至于现在小亚在独自写作文时,无从下手。只会说,这样的文章没有背过,不会写。小亚已经养成了习惯。

所以我不赞同无目的的抄写。要是真想让孩子抄写,选择一些经典的段落,给孩子讲清楚,这些句子或者词语可以用来描写什么?这样的句式读起来朗朗上口,能不能仿写呢?

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引导孩子学会仿写。学会动脑构造自己的作文,不管写的怎样,写的多了,孩子们自然而然就能找到感觉。作为老师,不能因为害怕孩子写不好,去寻找捷径,去简单的背诵,学习能有捷径吗?一味地逃避,作文能写好吗?


暖萌肉肉


英国有个法官,有一次处理一桩邻里纠纷时发现败诉方居然是自己的小学老师。

这位老师也比较奇葩。老太太很有点不讲道理,和邻居乃至社区纠纷频繁,官司不断,而且基本都是她的错。偏偏老太太又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通常只能处罚一些社区服务之类。可惜年纪又大身体也毛病不少,社区服务什么的最终只能豁免。结果是罚了等于没罚,最后谁都治不了她。

这位法官最终决定处罚这位老师~~把法庭的判决书抄写一万遍。原因是抄写是这位老师最喜欢使用的处罚手段。在法官读书私聊就曾经被老师处罚抄写课文二十遍,而以法官所知同学们最多的曾被处罚抄写学生守则一百遍的。

所以法官评估她每个月大约会要求学生抄写某文章一万次左右。因而这种处罚必然是这位老师所喜爱并认同的:抄写法庭判决书,次数是她每月要求她的学生抄写的总次数。

这位老师后来学好没有不知道。但具体到这个问题,我觉得,你想判断抄作文对孩子究竟有没有作用,干嘛不自己动手抄写某篇文章一百遍呢?

实际试一试不比什么都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