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50万该怎么买保险?

balabalabala


买保险上大平台,腾讯旗下微保平台,腾讯首家控股保险代理平台;在微信-支付中享保险服务,合作平台均为国内知名保险公司。去微信搜“微保”小程序看一下吧!

随着看病难、看病贵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的显现,一场疾病或意外,拖垮一个家庭的例子比比皆是。大家越来越重视保险的配置,用来对冲未来可能会遇到的潜在风险。尤其是长期生活在城市的中高收入人群,保险意识更强。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年收入50万以上的家庭,该如何给家庭配置保险?

以双职工家庭为例,Q先生和Q太太30岁左右,工作能力相近,年收入合计50万以上,有房贷,育有一子,父母身体健康。为防范风险,我们看看应该如何配置保险。
1、优先给Q先生和Q太太配置保险,且配置保额高。

本着先给家中的顶梁柱配置保险的原则,优先给先生和太太配置保险。30岁的成年人可能面临的风险主要为:意外、重疾、医疗。其次因负担房贷,为避免因为意外等原因,导致负债会遗留给亲人,还要配置定期寿险。因一旦先生太太有一方出现意外或疾病等情况,不仅需要钱来医治,家中的收入也会锐减,因此,在给先生太太配置保险时,保额要相对较高,这样即便有什么突发情况,也能用来支持家庭的正常运转。

2、给孩子配置意外险、医疗险和重疾险。

虽然小孩子的身体大多比较健康,但调皮捣蛋的也不在少数,配置意外险很有必要。其次,为避免出现重疾等情况,医疗险和重疾险也需要配置,但都以消费型为主即可,无需配置储蓄型保险。小孩子身故的机率较低,且没有经济能力,无需配置寿险。

三、给老人配置意外、防癌险。
虽然目前老人身体健康,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腿脚不灵活,反应不如年轻人灵敏,易滑倒等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意外险不得不买。另外,老人投保要趁早,防范于未然。如果等到患病后再投保,很多保险已经买不了了。目前重疾险老人由于年龄限制,大多已经不能购买,但可以配置防癌险。
四、家庭总保险费占5%~10%。
在配置保险时,除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和潜在风险出发外,还要控制保费的预算,一般而言,家庭的总保费不超过家庭总收入的10%,但也不低于5%。因为保障太低,能应对的风险有限,保障太高,经济负担过重。

综上所述,年收入50万以上,家庭情况和Q先生家情况相似的,可参考配置如下保险:

按以上配置,Q先生的家庭合计保费不超过42100,最多占家庭总收入的8.4%,即便在保额区间内,选择低一点的配置,保费在3万左右,约占家庭总收入的6%,也处在合理范围区间,而无论采用哪一种,通过各自险种的组合,也让全家人享受的保障比较全面了,如果出现某一方面的风险,经济上也不至于难以应对。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保险问一问


先说一个点:年收入20万和年收入50万配置保险有所不同,同样是年收入50万,配置保险也不同。


年收入50万买保险需要关注3个方面

1、收入的构成

2、家庭生活目标的安排

3、家庭支出、资产、负债状况


然后才是进入保险规划,具体原因如下——


一、中产家庭配置保险时的核心关注点

1.收入的构成

我有两个朋友

一个从事外贸工作(就一个人,是老板也是员工),个人年收入大概有100万,但需要每天无时无刻不在工作状态,为了争取海外订单也经常熬夜。这100万是经营收入,但需求他主动获取订单。我这个朋友的收入构成,就是「主动收入」


另一个朋友呢,就职于某外资500强企业,月薪5万,年终会有2-3个月奖金,还有公司股票,三套房,两套一线城市,一套三线城市,都已无房贷。除了自住一套,另外两套出租。我这个朋友,则同时拥有主动收入和被动收入(收租)。


同样是高收入群体,两个人都需要主动工作才能获得高收入,不同的是,60万收入的朋友已经有“睡后”收入。一个人可能没有疾病、意外,但终有不可避免“会老去”,到了退休年龄,两位朋友谁会更轻松一些呢?


第一个关键点:确认收入构成,搞清楚「钱从哪里来」。


2.家庭生活目标的安排

如果说收入构成是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家庭生活目标则是解决「钱到哪里去的问题」


我有个60万年收入的朋友,孩子刚上初中,妻子是家庭主妇,目前的家庭月消费支出2W。在沟通保险方案的过程中,我问他:你有退休后的人生计划吗?他说:希望孩子能上国内985、211高校,如果他想出国留学,如果有能力,也想支持一下。然后,等孩子上大学后,每年外出旅游2次,退休后的养老金不要低于2万元。


所以,我在给这个朋友做保险配置的时候,附带考虑子女教育以及夫妻的养老规划。比如我朋友夫妻两退休后社保养老金预计在1万左右,需要至少考虑增加1万的退休金。提前规划的意义在于:提前储蓄,专款专用。


生活目标不同,安排的时间也不同,对资金的分配也不同。

家庭生活目标,是影响保险的配置的第二个关键点。


3.家庭支出、资产、负债状况

买保险说来简单,但是也很复杂。有的人重疾险买20万保额就够,有的人买100万保额都可能还存在缺口。这其中决定的因素是什么呢?


核心原因是:每个家庭的支出、责任、债务、资产都不一样,所以造成了保障缺口的差距。


举个例子:我刚毕业的时候月薪3000,公司包吃住,但一年下来发现没什么钱存。我父母两人一个月退休金3-4千,一年存个2万。 同样是3000左右的收入,因为支出不一样,连存款都差这么多。


所以,第三个关键点:还需要结合自家的支出、负债、资产情况来做规划。



二、应该买什么

这里要关注两个问题:

1、险种的作用

2、险种选购顺序

1、险种的作用

简单地说——

寿险:解决的是人和上帝喝咖啡了,其他人生活的问题

医疗险:解决的是大额医疗费用的问题

重疾险:解决的是大病之后,收入损失和康复费用等问题

意外险:解决的是因为意外导致身故、伤残后,医疗费、收入损失等问题

几个险种之间,有重叠的地方,也有不可替代的地方,所以每个险种都要配置。

比如,小明没买意外险,

2、险种选购顺序

基础地:先定期寿险、医疗、意外险;

高一层:重疾险,根据剩余预算及偏好选择对应产品;

有剩余:未来养老和教育子女的必要支出,考虑用年金来解决。


呱呱小灵子


保险该如何购买并不是依据收入,就有了答案。

要看家庭责任,年龄、是否有房贷、有几个孩子。

重大疾病+住院医疗+意外险+意外医疗

这四种保险都需要购买。

1、意外险~

如果有经常出差或出去旅游,需要购买「意外险」和「交通意外险」额度尽量覆盖房贷和未来女子的教育以及父母的赡养。

2、住院医疗~

对医疗品质有要求,可买「高端医疗保险」可以去私立医院就医,经济实惠可购买「百万医疗」。

3、重大疾病保险

重点的重点,最近的德云社相声演员就是典型的案例,35岁脑出血,大病不会等你功名成就再找上门来,一次高额大病险不仅要覆盖医疗费用,同时未来5年的收入损失,无法正常工作,保证未来休息的时间有足够的经济支撑,当然对于脑中风这样的疾病,不是未来5年的问题,而是未来将面临永久性后遗症,也就是劳动失能,说的再明白一点,从一刻养老就开始了,恢复的好,即使能找到工作也不是原来的身价。


谁的日记本


拿出年收入百分之十去购买保险就行,保险购买顺序谁挣钱多谁先买!


王大建V5


资料太少了,没办法具体给意见。家庭责任情况,负债情况,身体健康状况,已有保障情况,平时就医习惯都不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