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灰黴病綠色防控一覽

灰黴病是冬季設施蔬菜生產上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番茄、辣椒、黃瓜、草莓、西葫蘆、韭菜、萵苣、蔥等蔬菜。


大棚灰黴病綠色防控一覽


  灰黴病是典型的低溫高溼病害,冬春季設施蔬菜棚內溼度大、溫度低,設施內低溫高溼寡照的環境條件有利於病菌侵染危害,雨雪天氣更易加重病害流行,嚴重影響蔬菜產量和品質。因此,抓好越冬設施蔬菜灰黴病的監測與防控工作非常重要。冬季設施蔬菜灰黴病防控要協調運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技術壓低發生程度,關鍵時段應用化學農藥控制危害,最大限度地降低化學農藥投入量,保證設施蔬菜生產安全和蔬菜產品質量安全。
農業防治

合理水肥,健身栽培,雨雪天氣及時排除大棚外的積水。採用地膜暗灌或滴灌,晴天上午澆水,避免大水漫灌,澆水後及時通風降溼。合理密植,防止密度過大造成中下部通風透光不良。適時整枝打杈,摘取下部老葉和病花、病果、病枝葉,帶出棚外集中高溫堆漚或深埋,減少傳染源。
物理防治
調控棚室內溫溼度,以降溼

保溫為主,營造有利於蔬菜健康生長、不利於灰黴病發生的環境條件。冬季晴天放風時段掌握在上午11點~下午2點前,將溼度降到75%以下;將棚內溫度上升到30℃後放小風,溫度控制在28~32℃,不利於灰黴病菌生長和發育。推廣和選用無滴膜,降低溼度,抑制灰黴病菌分生孢子萌發。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使用生物農藥防控灰黴病。灰黴病發病初期,每畝用10%多抗黴素可溼性粉劑125~150克,或3億CFU/克哈茨木黴菌100~166克,或1,000億芽孢/克枯草芽孢桿菌45~55克,或2億個/克木黴菌可溼性粉劑125~250克,或1%申嗪黴素懸浮劑100~120毫升,兌水20~30公斤均勻噴霧。用藥後要注意通風降溼。
化學防治

選用未產生抗藥性的高效藥劑,避免相同作用機理藥劑的重複和連續使用,堅持輪換用藥交替用藥。藥後及時通風降溼,避免因施藥增加棚室內溼度;注意保證用藥安全間隔期後採摘,確保蔬菜農殘不超標;儘量避免花期用藥。

(1)煙霧法 發病初期畝用45%百菌清煙劑150克,或20%腐黴·百菌清煙劑175~200克,或15%異菌·百菌清煙劑250~300克,放於棚內4~5處,傍晚點燃,次晨通風,隔7~10天再燻1次。

(2)噴霧法 發病初期畝用30%咯菌腈懸浮劑9~12毫升/畝、或50%氟啶胺水分散粒劑27~35克,或50%克菌丹可溼性粉劑155~190克,40%啶菌·福美雙懸浮劑67~100克,或25%腐黴·福美雙可溼性粉劑60~80克,或30%嘧環·戊唑醇懸浮劑40~60毫升,或43%氟菌·肟菌酯懸浮劑30~45毫升,兌水20~30公斤均勻噴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