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說起石斑魚,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種名貴的海水魚類,雖然淡水的河流中也有一種叫溪石斑的魚類(光唇魚),但是兩者的分類地位、生態習性都相差甚遠。這裡所說的石斑魚是硬骨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石斑魚屬類的統稱,其拉丁文學名為Epinephelus drummondhayi。

從外觀上看,所有的石斑魚都有著相似的特徵:體側遍佈條紋或斑點、身體肥厚、口裂巨大、不善於長距離快速遊動,具有明顯的底棲習性。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岩礁縫隙中的石斑魚

巨型石斑魚能長多大?有哪些生活習性?

石斑魚的體型相當巨大,體長超過1米、體重超過100公斤的很常見。2004年3月,有商家在廣東湛江的澎湖灣抓到了一條長2.35米,重達313公斤的野生石斑魚,突破了此前巨型石斑魚在國內的體重記錄。這條魚還被做成了標本,陳列在上海科技館的展廳裡。

2013年,在我國南沙群島海域中當地漁民捕獲到了一條長達2.65米,重342公斤的巨型石斑魚,再次打破了之前的記錄。這條魚最後被一家以石斑魚為特色的主題餐廳所購買,據瞭解,這條石斑魚的舌頭長30cm,魚肚有15斤重,堪稱“王牌石斑魚”。

海洋中的石斑魚有

160多種,在我國東南沿海、北部灣及南沙群島就有67個種類。不同種類的石斑魚個體大小與性情差異很大:有的性情溫和,有的則兇狠殘暴,但大多數石斑魚都喜歡單獨覓食,平時棲息在岩礁或珊瑚礁底質的海區。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棲息在海底珊瑚礁中的巨型石斑魚

石斑魚在鹽度為10~35之間的海域都能正常生活,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在自然條件下,石斑魚會通過在不同水層之間來回遷徙以獲取最適的生長溫度。

石斑魚的捕食行為也很有特色。石斑魚不會在廣闊的水域中追逐獵物,而是等到魚類、章魚、螃蟹、龍蝦等獵物靠近之後再突然襲擊,部分捕獵場景如下圖所示: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石斑魚捕食龍蝦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石斑魚在吞嚥小型鯊魚

石斑魚的顎齒不發達,但是咽齒卻很發達,因此當石斑魚咬到獵物後,並不會來回撕咬,而是直接吞嚥。上世紀70年代,一位潛水員在加州潛水的時候被一條巨型石斑魚一口吞掉,這條大魚試圖用強大的咽齒骨將潛水員壓碎,幸好只壓凹了氧氣筒,隨後把潛水員吐出。這起潛水事故是真實發生過的,還被刊登到了當時的潛水雜誌上。

常見的石斑魚種類有哪些?

常見的石斑魚有東星斑、龍膽石斑、老鼠斑、藍星斑、紅瓜子斑、豹斑、紅斑、燕尾斑、芝麻斑、老虎斑、杉斑、烏絲斑、海青斑、花鬼斑、油斑、花英斑、梭羅斑、紅釘斑等,下面分別以東星斑、龍膽石斑、老鼠斑、豹斑為例分別做簡要介紹。

  • 1.東星斑

東星斑又稱七星斑、豹紋鰓棘鱸,在我國東沙群島分佈最多。東星斑體色鮮紅,遍佈淺色斑點,外觀上看起來非常漂亮。但東星斑性情兇殘,會吞掉任何它能夠吞下的魚蝦,也包括個體較小的同類。如果將其作為觀賞魚飼養時,一定要注意不能將其與小體型的觀賞性魚蝦混養。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東星斑個體不大,是一種稀有的海水魚類,已經被漁業部門列為保護魚類。

  • 2.龍膽石斑

龍膽石斑也被稱為花尾龍躉,所謂龍躉其實就是巨型石斑魚,一些文獻也將其稱為鞍帶石斑魚。龍躉與其他石斑魚有一個主要的區別:龍躉都是魚皮覆蓋著魚鱗的,而一般石斑都是魚鱗包覆著魚皮的。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龍膽石斑是所有石斑魚中體型最大的,成年的個體可以長到2.7米,重達340公斤,也因此被稱為“石斑魚之王”。

龍膽石斑在海底是大boss級別的存在,領地意識非常強,甚至會以小型的鯊魚及海龜為食,蝦類、蟹類更是不在話下,妥妥地站在食物鏈的頂端。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龍躉

  • 3.老鼠斑

老鼠斑在石斑魚中的辨識度很高,全身遍佈黑色斑點(鰭條上也有),其餘為奶黃色,有較高的觀賞價值。水產市場上老鼠斑的售價很高,在國內外市場上都很受歡迎(尤其是活的),而且這種魚能夠在狹窄的水域環境中生存,這也為進行老鼠斑的工廠化養殖奠定了基礎。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老鼠斑性情相對溫順,體型較小,一般個體為20~30cm,最大可以長到70cm。雖然老鼠斑已經實現了全人工養殖,但是生長速度很慢,投資回報週期很長,很多個體養殖戶都沒有雄厚的經濟實力來養這種魚。因此,目前水產市場上售賣的老鼠斑主要還是以野生為主。

  • 4.豹斑/星斑

豹斑也叫星斑,是一種非常漂亮的石斑魚,各個鰭條上有亮麗的黃色(腹鰭黃色較少,偏黑色),體側有不規則的長條斑紋與點狀斑紋,腹部則為白色,顏值是相當的高。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豹斑的身體呈紡錘型,在繁殖期會作短距離的洄游,在西沙群島與菲律賓群島的產量較高,主要上市期為每年的3-10月。

其他種類的部分石斑魚如下圖所示: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石斑魚的花紋形態各異,但都喜歡待在海底的珊瑚礁及岩礁環境中。

野生石斑魚面臨的危機:濫捕導致的種群衰退

野生石斑魚肉質鮮嫩、營養美味,經濟價值巨大。但也正因為如此,僅僅在2009年全球就有超過27.5萬噸的石斑魚被送上餐桌,以平均每條3公斤的規格推算的話,數量就相當於9000萬條,這對野生種群的威脅是毋庸置疑的。

香港和印度尼西亞水產市場上的交易數據顯示,大部分被售賣的石斑魚重量只有1公斤左右,而這種規格的石斑魚還在幼年階段。

從生物繁殖的角度來看,所有的石斑魚在剛剛出生的時候都是雌性的,成年之後才會轉變為雄性,這一過程需要10年之久。因此,大量的石斑魚幼魚被捕獲會導致由於成活率銳減,野生種群數量的繁殖速度也會慢很多。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正在日益減少的野生石斑魚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各個國家和地區,即便石斑魚菜餚的價格上升,消費者依然為昂貴的石斑魚買單。據統計,全球的石斑魚有80%都是在亞洲水域捕獲的,野生石斑魚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依然會有很大的消費市場。

在強大的捕撈壓力下,很多種石斑魚已經瀕臨滅絕。在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上,163種石斑魚中就有20種正在面臨滅絕的危險,還有另外5種屬於瀕危的水平,部分名單如下:

名貴水產:常見的石斑魚有哪些?野生數量減少,養殖或成解救方案

為此,廣泛開展石斑魚的人工養殖以及育種計劃就顯得尤為重要。利用工廠化或海水網箱養殖石斑魚,既能減少延繩釣等作業方式對野生石斑魚造成的捕撈壓力,還能夠促進石斑魚種質資源的恢復,最重要的是能夠保證石斑魚本身的品質,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關於野生石斑魚,您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如果您覺得本篇內容有用,那麼歡迎點贊關注,轉發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