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如果說6歲之前,幼兒園階段孩子們閱讀可有可無,爹媽沒有強逼著,但是當孩子上了小學,

一年級開始,打響了很多媽媽小學6小年戰役了。

小學一年級開始,孩子開始寫話了,看圖說話,或者給一個小主題的寫話,大概三五十字。

後來多點到100字。孩子每天的作業裡有“課外閱讀”這一項。很多家長就開始當成作業開始執行。

很多爹媽因為孩子寫話想不出來,寫的慢吞吞,各種痛苦與咆哮,因為孩子看書不專注,一會玩兒這一會玩那而煩惱。

我想在這裡分享我的一些經驗,在我的孩子5-8歲的階段,是我對著#自己的樹洞#傾訴的過程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在這樣的過程中,我沒有傳遞焦慮,而是不斷的跟自己對話,尋找答案,我找到了很好的解決辦法,現在也很順暢的跟孩子在繼續著一種舒適的狀態,現在就分享給大家。

在討論如何“寫”好之前,我們必須知道我們常說的一個道理“聽、說、讀、寫”由此可見,寫是最後一步

我們作為父母,最開始最應該做的事情是讓孩子多聽,跟孩子多交流,在交流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說(表達),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氛圍,讓孩子進行閱讀,最後的步驟,寫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情。

那就讓我們一一展開。


【1】聽

我的女兒是從幼兒園開始正式的接觸繪本,開始是由我來讀給她聽。

印象最深刻的一套繪本是《暖房子》系列,

正方形的小書繪本,故事簡潔有愛,有親情、友情、獨立自我等內容。

我喜歡繪聲繪色的講給孩子聽,那個時候孩子根本不認識字,但是我在她能接受的情況下,一般都是指著文字去讀,當然更多的時候,我也會添油加醋的增加語言並表演

主要是讓她對聽到的故事感興趣,喜歡書本內容,獲得美好的意義,做一些思考。

認識字不是重點,媽媽講故事的過程中,主要讓孩子去聆聽口語的表達。

後來,我們會進行角色扮演,我讀一些內容,女兒扮演其中自己喜歡的角色,來說臺詞,她能記住多少就多少,這是對於她聽到的內容的輸出,也同時做到了“說”這個步驟。

從6歲開始,我們瘋狂的喜歡上了《凱叔講故事》。

這是非常好的APP,我們睡前一定聽故事,各種類型的故事,她開始喜歡故事裡的角色。

注意:我跟孩子一起聽,瞭解她所聽的故事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便於交流。

然後凱叔講故事出了《凱叔版西遊記》,於是一發不可收拾。

我們是跟著凱叔聽西遊記的第一批孩子,那個時候故事是一部一部的出,先出一個小公仔“孫悟空”,過一段時間是“唐僧”,因為是可以隨身攜帶的小公仔,隨時播放,於是孩子走到哪裡都帶著,廁所、洗澡、被窩、出去散步、乘車,總是揣著。

聽的入迷,開頭的部分自己都跟著哼唱,她喜歡裡面的情節,每一集基本上聽到4-5遍了。 我們就這樣用了漫長的一年多時間,把5個公仔,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和尚、白龍馬全部集齊。

我跟孩子一起聽這些故事,我對故事也很瞭解,我跟她聊西遊記的故事,她非常樂意,還說出自己喜歡的內容。

有一次我問她,最喜歡《西遊記》裡的哪一個妖怪。

她回答:女兒國國王。

我真是笑死了。

問她最喜歡的劇集是哪一個?她回答讓我很吃驚,居然是:真假美猴王。

我認為那麼高深的一集,很難理解的,兩個不同的我在做鬥爭,她用自己小小的腦袋去感受並跟我討論這孫悟空和六耳獼猴的糾結痛苦。

我從女兒聽《西遊記》這裡面深刻的感受到,孩子聽自己喜歡的東西是多麼重要,為孩子選擇好的她感興趣的內容給她去聽是非常重要的,聽完後的交流這一步很多父母是忽視了,聽是輸入,說是輸入,兩步做到,才是完美的。

再後來呢,我們現在8歲了,從未間斷每天晚上睡覺前的故事,不管課業有多少(女兒寫作業效率還是很高的),現在早晨起床也是故事喚醒,一直陪伴洗漱、吃早餐、乘車去上學。聽貫穿全程

關於聽的內容,我有很大的感觸。

幼兒園的時候呢,聽聽好玩的故事我是很開心的,後來呢,孩子上學了嘛,也希望她聽些更有用的(恕我有點功利了,犯錯誤了)孩子在《凱叔講故事》裡聽《神奇圖書館》,瞭解人體、植物、動物、海洋、宇宙的知識,喜歡聽《口袋神探》又喜歡各種懸疑破案,我著急啊!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我花了錢買了《凱叔,詩詞來了》這是配套小學生學習的詩詞做的系列故事產品,我是希望孩子能夠跟學業相結合的,但是我主動推薦讓她聽,女兒是拒絕的,我雖然強烈的推薦了2次,說很好聽,但是女兒一句話:我就是不想聽。(那個時候她迷戀《神奇圖書館》)於是呢,我也放棄了,我想慢慢來唄。

結果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她自己翻看會員後臺的故事,點開了《凱叔,詩詞來了》,聽了第一遍白馬王子說古詩,就喜歡上了,從那天后,故事打開就點名聽詩詞來了,還跟著吟唱裡面的詩詞,而且主要要去詩詞冒險島答題,檢驗自己的掌握情況。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這一切都是我沒有預料到的,都是情感興趣使然,她自然的喜歡,接受。

非常愛李白,關於李白的故事反覆聽了很多遍,告訴我,李白是一個很幽默、豪氣的人。深深的記住了李白愛喝酒。

在一個詩詞島答題中,有四句關於月亮的詩句,她都沒有學過,但是她居然憑著直覺去選擇“舉杯邀明月”,我問她為啥?她說,李白愛喝酒啊!肯定是這句。

我心裡想,可以啊,詩感來啦啊!我很欣慰孩子的這種熱情。

現在又在追《封神演義》對於那些妖魔鬼怪,尤其是哪吒,雷震子也是喜歡的不得了~你說,最為中華傳統文化裡的這些瑰寶,有幾個家長能很好的去表達給孩子,尤其是鬼怪故事的《封神演義》?所以,選擇好的內容給孩子聽是非常棒的!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2】說

剛才其實在聽的內容裡已經講了一些。

孩子聽了後,父母就要給孩子機會說。我們可以用交流討論的方式說,對於喜歡錶達的孩子來說,把故事講給父母聽也是不錯的選擇。

父母跟跟孩子很好的交流的前提一定是,父母也聽過孩子聽過的故事,看過孩子看過的故事(包括動畫片),孩子可以做一些深度交流,只要你敢於去交流,他們的奇思妙想你可能沒見識到。

這個表達的過程,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孩子掌握了多少,明白了多少。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3】讀

愛讀書,是需要氛圍的。

很多爺爺奶奶在家打麻將,看電視,讓孩子去房間看書;很多媽媽爸爸自己在那裡刷手機抖音,跟孩子說:去!看書去。

這樣的爹媽家庭,怎麼讓孩子喜歡上閱讀?作為父母,以身作則,成年人都是每天要學習進步的,爹媽要營造好的讀書氛圍。

我們家是這樣的,老公是反面教材,不愛看書,喜歡刷微博,看手機。所以我沒有辦法改變的情況下,我會讓老公去臥室,自己的小天地,不要影響我們母女。

我跟女兒會在客廳或者女兒的臥室,安靜的看書,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或者我朗讀給孩子聽,孩子也會主動朗讀給我聽,尤其是喜歡讀她的課文給我聽,我也正好可以瞭解一下她學習的內容。

我們一起共讀一本書,或者各自讀自己喜歡的書,安靜的氛圍,互不打擾

如果孩子看累了,時間久了,她可以做點別的,沒有問題。

閱讀的部分,也是要循序漸進的。我有一些經歷分享。

女兒剛上一年級,她喜歡看《米小圈上學記》,我想很多小學家長都應該知道的。

都是搞笑的漫畫,文字很少,每天在那裡看的咯咯笑,後來看《淘氣包馬小跳》,也是漫畫類的,我其實是有點點擔心的,老師每天要求課外閱讀,不可能天天看漫畫吧~

我就買了《故宮裡的大怪獸》、常春藤文學獎的一些書籍比如《兔子坡》,還有《騎鵝旅行記》,很多文字的,也希望孩子多學一些字,但是沒有用,她瞅都不瞅一眼,她看了馬小跳後,要求看《笑貓日記》,我就買了全套,發現買回來後她不看。

我問她,為啥不看,她說字太多,不想看。

(那個時候孩子是一年級),我也就沒有再強迫。

慢慢的,我發現進入二年級,尤其是二年級下學期,她開始把我買的很多文字的書都拿出來看,每天在書包裡都放一本閱讀書,看到哪裡還夾住做標記。

基本上每週都能看完一本,每天回家還主動跟我分享看的精彩之處,告訴我。還讓我也看看。

我每次也是很有興趣的跟她討論,向她請教她讀到了什麼好故事,分享給我。

就這樣,她因為看了《故宮裡的大怪獸》,拜託我帶她去故宮,她想去看看故宮裡能不能遇到這些有趣的怪獸,我也會學著《笑貓日記》裡的地包天(一隻崇拜笑貓的京巴狗)的語氣跟女兒對話,說一些好玩的話,女兒很開心,會告訴我,裡面的球球老老鼠的厲害之處!

在這個過程中,我真正的體會到了,欲速則不達!慢慢來,一切都會發生的。給孩子一些時間,耐心一些。做足準備。

女兒是喜歡玩IPAD的,但是她也會沉浸在看書閱讀的世界裡,很長時間專注。

她看書,我從不打擾,哪怕晚上有點晚了,喜歡就認真的讀,看累了自然就會想到休息。

畢竟,讀書是點亮生活的,是伴隨我們一生的,不要強迫孩子去讀一開始不喜歡的世界名著,很牛很牛的各種推薦的書,慢慢的,她會接收更多的超出你的想象的。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4】寫

說到寫了,開篇肯定不是然讓孩子完成長篇大論啦!我們應該培養孩子寫的興趣。

我在女兒小學一年級開始,就會時不時的寫小紙條寫小信給她,模擬她聽的故事裡的人物口吻和特點給她寫信, 可能是閒聊,也可能是鼓勵她某一方面。

很有意思,女兒很期待故事裡的人給她來信。

我也會寫鼓勵的話夾在女兒的鉛筆盒或者書本里,讓她自己看。慢慢的,女兒也給我留小紙條,尤其是我倆吵架生氣僵持的時候,都是用紙條的形式化解,現在我們很少吵架,大動肝火了。

她自己看到的很好的句子,她自己會寫下來紮在我家的毛氈牆上,或送給我。

上學後,看圖說話,命題作文,慢慢來了。

說實話,寫作的確需要技巧,有了技巧,肯定是能拿到不錯的分數的。

但是我作為學習成績一向優秀的媽媽,作文尤其是我的強項,我從小沒有春遊,都是看範文後,模仿著寫,腦袋裡模擬著一次一次的春遊、秋遊。

我覺得沒意思,不好玩,這些東西后來都形成了套路,不打動人的,雖然從結構上,很工整縝密,分數也很漂亮。

我希望我的女兒是真情流露,首先是真情、是心裡想說的話,插上想象力美好的翅膀,在這之後,再給出一些技巧指導。

女兒有時候寫作文也會偏題的,審題不仔細。但是最大的特點是,她寫的很多作文都是從自己親身感受,親自經歷過的事情寫起,很有趣,能夠體會到她感受的樂。我內心是欣喜的,因為她用心感受了,感受力很重要。

我在孩子一次一次的寫作中,給予指導。

但是首先原則是:

第一,寫之前腦袋裡是要構思的,想在前寫在後;

第二,寫的過程是要有重點的;

第三,技巧慢慢滲透。

作文是引導孩子去思考,孩子的語句不順或者思考深度不夠,不要著急。

這個寫的過程,千萬必要一味的模仿範文,看100分作文,那樣就真的禁錮了孩子。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一輔導作業就崩潰?培養孩子寫作業不拖拉,只一招就夠了

好了,寫到這裡了。好多字,感謝耐心讀完的你。

育兒先育己。

我們當父母的時間也跟孩子當孩子的時間一樣長。

你並不是孩子的老師呢。

一起成長,共同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