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的侵襲,人類不會坐以待斃,不斷探索著防疫措施和治療方法。


隔離與檢疫


經驗告訴人們接觸某些病人可能會染上相同的病症,所以古人很早懂得

隔離病人可以避免染病


比如在鼠疫流行時,當時的英國地方當局就授權強迫鼠疫患者禁閉家中,在被懷疑染病者的住宅上標上記號,以防止全家出入,焚燒疫病死者的所有衣褥。


隔離,這一古老有效的防疫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1348年,威尼斯市建立了第一個海港檢疫機構,禁止未經檢疫的可疑船隻和旅客入港


1377年,意大利拉古薩建立觀察站,對來自疫病暴發地區的旅客和商人隔離

30天,後來又將這一時間延長到40天。


化學藥物療法


1904年,德國醫學家艾利希開始實驗用化合物來殺滅病原微生物


1909年,在艾利希實驗室工作的日本人秦佐八郎發現“606”號藥品是一種可以殺滅梅毒螺旋體的有效藥物,成為人類運用化學療法治療由病原微生物引起疾病的第一個重大勝利。


1927年,德國醫學家多馬克發現了一種化合物對治療鏈球菌感染引起的敗血症特別有效,這種藥物挽救了成千上萬人的生命。不久,科學家發現該藥的有效成分是磺胺。

抗生素的發現與使用


1940年,牛津大學病理學系的弗洛裡在生物化學家錢恩的協助下成功提取出青黴素


1942年,美國第一個病人接受了青黴素治療獲得良好效果,人們將青黴素與原子彈、雷達一起並列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三大發明。


1944年,美國醫生證明了鏈黴素是治療結核病的有效藥物。鏈黴素的發現,標誌著抗結核桿菌藥物的一個轉折點。


之後,放線菌素、土黴素、金黴素和新黴素相繼問世。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青黴素的發現為人類同傳染病的鬥爭做出了巨大貢獻。圖為1943年,美國一家青黴素工廠在做青黴素動物實驗。新華社發(資料圖片)


目前,人類已經發明瞭對付細菌感染的抗生素超過百餘種,而且還在繼續研究開發新的抗生素。

疫苗的發明


中國人早在16世紀前就已經發明種人痘的辦法來預防天花


後來,人痘接種術傳入歐洲,甚至越過大西洋傳入美洲,到18世紀後,這種方法在西方世界得到廣泛傳播。


英國人詹納在1796年開始進行牛痘接種實驗並獲得成功。


經過近兩個世紀的努力,到1979年世界衛生組織宣佈天花在全球範圍內被消滅,成為迄今唯一的一種經過人類的努力而被根除的傳染病。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中國重視計劃免疫工作,推廣使用中國自行研製的麻疹、脊髓灰質炎等疫苗,20世紀50年代初即開展全民普種牛痘,並於60年代初消滅了天花。圖為幼兒園教師給孩子們餵食“脊髓灰質炎疫苗”糖丸。新華社記者 朱於湖/攝


自牛痘疫苗之後,

科學家相繼研製出


麻疹疫苗

白喉-百日咳-破傷風疫苗

腮腺炎疫苗

脊髓灰質炎疫苗

甲肝疫苗

乙肝疫苗

丙肝疫苗

腦膜炎疫苗

流感疫苗等


成為預防傳染病的主要措施,

極大地保障了人類的健康。


詳見:《人類與瘟疫的不懈鬥爭》



策劃:嶽勁松 唐淑楠

編制:唐淑楠

審核:李豔玲

監製:張西立

面對瘟疫,人類有哪些應對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