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兄弟戰貧記

記者劉仁忠 通訊員楊明華

在汝南縣常興鎮,有一對殘疾兄弟,哥哥張軍鋒脊背佝僂,行走困難,弟弟張軍亮二級腦殘,然而,就是這樣一對兄弟,卻身殘志堅,合力戰貧,勤勞致富,一舉摘掉了窮帽,在十里八村傳為佳話。

3月24日,春風盪漾,嗅著一路花香,記者走近張家兄弟。

因殘致貧

張軍鋒身材不高,原本英俊瀟灑的臉,被歲月的滄桑絡上印記,雖然不到50歲,但看起來像60多歲的人。

張軍鋒清楚的記得,那是1985年8月的一天,燒了一上午磚窯的張軍鋒,熱得渾身大汗淋淋,於是,他“撲通”一聲跳進河裡,本想清洗一下身子,萬萬沒想到,上岸後,直挺的腰板變得脊背佝僂。醫生告訴他,這是熱身子遇到冷水激造成的。張軍鋒頓時嚇癱在地。正直18歲的青春年華,轉眼間成為殘疾人,張軍鋒想死的心都有。

“軍鋒啊,你父母死的早,還有一個腦殘的弟弟,你要是尋了短見,弟弟咋辦?”親戚和左鄰右舍好心相勸。張軍鋒眼噙淚花看著弟弟,一陣嚎啕大哭。

弟弟張軍亮1.8米的個頭,從小因患腦炎無錢醫治,被評為智力二級殘疾。因為殘疾,兄弟倆至今都沒有成家。2015年被村兩委確定為建檔立卡貧困戶,依靠種植5畝耕地和政府幫扶過日子。

合力戰貧

幸福生活都是奮鬥出來的。一天,張軍鋒對弟弟張軍亮說:“弟啊,咱雖然殘疾,但手腳能用,不能光躺在政府懷裡過日子,一定要靠勤勞脫貧致富。”

距張軍鋒家不遠的地方,有個大型生豬養殖場。2016年春的一天,張軍鋒帶著弟弟來到養殖場,謀到一份為生豬打料的活計,每月有1000多元的工資。張軍亮身高馬大,能吃苦,每天累得汗流浹背,老闆很欣賞。

眼看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因為智力殘疾,2018年冬的一天,張軍亮在搬運飼料時,不慎摔傷了右腿,辭了工。照顧弟弟成了哥哥張軍鋒的義務。張軍鋒將弟弟睡在自己床上,一日三餐端吃端喝,照顧得無微不至。在哥哥的精心照料下,張軍亮的腿逐漸好了起來。幹不了重體力活,張軍鋒就想到養羊。他買來2只頗爾山羊母羊,讓弟弟養羊增加收入。弟弟勤快,一邊放羊一邊割草,把羊養得膘肥體壯。

弟弟有活兒幹了,自己也不閒著。張軍鋒脊背佝僂,行走困難,看到別人依靠種植花木致了富,張軍鋒也將自己的5畝耕地種上了雪松,期望有更大的收入。

光榮脫貧

自己幹,政府幫,脫貧致富奔小康。為幫助兄弟倆早日脫貧摘帽,村兩委為他們辦理了低保,每人每月有168元的收入,鎮政府又為張軍亮建了2間新房,村兩委還將他們納入農業協保員,每人每年有1000元的收入,企業帶貧每人每年分紅700元,種植的5畝雪松,每畝每年有500元的補貼,每隻羊補貼200元,“光政府的幫扶資金每年就有5000元。”張軍鋒說。加上其它耕地的收入,2018年10月,兄弟倆光榮脫貧。“脫貧不脫政策,俺還要繼續加油幹,爭取早日奔小康。”張軍鋒說。

張軍鋒住的自然村距集鎮較遠,看到村民們購買生產生活用品不方便,張軍鋒就在自家屋裡開辦了一個小超市,天天都有收入。種植雪松能掙錢,但管理困難。施肥、剪枝、打岔,別人都是掏幾千元僱人幹,張軍鋒卻帶著弟弟一起幹,手上、臉上扎破了,全然不顧。5畝雪松,5000多株,兄弟倆幹了1個多月。“雖然累點,但看到雪松的長勢和前景,心裡就高興。”張軍鋒說。

“今年春,弟弟養殖的一隻母羊下了2只小羊羔,另一隻也快生產了,到今年春節就能賣5000多元,5畝雪松再長2年就能賣30萬元。”張軍鋒說。

兄弟齊心,其利斷金;身殘志不殘,勤勞方致富。張軍鋒、張軍亮兄弟倆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注入了“硬核”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