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什麼是發熱?

正常人體溫度一般為36-37攝氏度左右。以腋溫的結果,可將發熱分為:

  • 低熱:37.3~38℃
  • 中熱:38.1~39℃
  • 高熱:39.1~41℃
  • 超高熱:>41℃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發熱病因及分類:

  • 感染性發熱:常見;
  • 非感染性發熱:各種腫瘤均有可能出現發熱。

如何判斷是否新冠肺炎導致的發熱?——流行病學史!

全身症狀為主,發熱、乏力、乾咳為主,核酸檢測陽性,胸部CT有其明顯的特徵。

小提示:

普通感冒:以上呼吸道症狀為主(鼻塞、流涕、咽痛),全身症狀輕微。

輕型患者僅表現為低熱、輕微乏力等,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為中低熱,甚至無明顯發熱。

不能以發熱就作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診斷,發熱只是作為一個初步篩查,如果確診還需要結合流行病學史,以及相關的實驗室檢查。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發熱是惡性腫瘤本身和治療中比較常見的情況,發熱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 腫瘤疾病本身所導致的發熱;
  • 腫瘤繼發性感染;
  • 其他原因。

腫瘤發熱的一般特點:

1、持續時間長, 有的可達數月之久, 可呈間歇性;

2、常為不規則熱或弛張熱,以中低熱為主,體溫37.5~38.5之間波動;

3、發熱時全身症狀可不明顯, 患者不能自知或無明顯不適;

4、抗感染治療無效, 對解熱鎮痛藥反應較好;

5、外周血中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值大多正常;

6、癌性發熱患者多不伴有惡寒或寒戰, 以下午或夜間發熱為主。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癌症病人出現發熱應該怎麼辦?

如果是已經住院的患者,首先,提供詳細的流行病學史;其次,配合醫院完成篩查工作。

在家病人出現發熱,請先詢問自己幾個問題:

  • 近兩週內自己或一起生活的家人是否去過武漢等疫區;
  • 近兩週內是否有外地親人探望,尤其是來自武漢等疫區的親人;
  • 近兩週內是否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癌症病人發熱應該怎麼辦?

如有上述情況,請採取以下措施:

  • 請戴上口罩,做好個人防護,保護自己也保護他人;
  • 儘快至定點醫院的發熱門診就診;
  • 主動告知接診醫生相關接觸史以及腫瘤史。

沒有上述的接觸史,出現發熱,可個體化解決:

  • 如果只是低熱,無咳嗽、腹瀉、乏力等不適,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居家隔離,對症治療,避免到醫院出現交叉感染;
  • 如果合併其他感染,並出現高熱,常伴有相應症狀時,建議先和自己的主管醫生聯繫,他們會根據你的腫瘤病情和目前症狀來綜合分析,必要時需至醫院就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