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引言

說起來劉邦,可能大家都會感觸萬千,這樣一個偉大的君主,總是在民間有著不同的形象,有的人看到了他逃命時的猥瑣,也有人看著他指揮天下圍殲項羽的氣概,這位君王就是在這樣形形色色的形象之中,慢慢的跨越了千年的歷史,走到了我們的身邊。現在的我們再回首劉邦的人生,總會感覺這位君王身上隱藏著太多的秘密,甚至有的時候我們都會捫心自問,劉邦這個人到底是一個純粹的人,還是一個冷酷的政治家呢?


01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記載中,劉邦的形象,一開始都非常的簡單,他既有膽小怕事的一面,也有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一面,他就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他有一個普通人,走向了一個成神的過程。因此劉邦在歷史上那些不同的形象,其實正是他人生成長的過程,也是他一個純粹的人的表現。正如學者所說,我們如果真的要了解劉邦,其實可以通過劉邦的兩個時刻來理解,這兩個時刻沒有戰場上的輝煌,也沒有劉邦的卑微,有的只是一個真實劉邦的真實性情。按照學者的描繪就是,劉邦曾經倒在太監的懷裡躲避現實,但是他最終還是在死亡面前表示豁達,並且喊出一位偉大君王的氣概。

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劉邦畫像

在史籍記載中,劉邦曾經遭遇了非常痛苦的事情,那就是當時劉邦稱帝以後,立刻面臨著諸侯王對他的威脅,為了保存自己的帝王,威勢也為了維護自己的千秋後代,因此劉邦決定對諸侯王進行戰爭。在那漫長的戰爭裡面,劉邦一直身先士卒,與這些強大的敵人作戰,每一次戰爭劉邦都取得了勝利,但是每一次戰爭都消耗了劉邦太多的精力。後來在平定北方叛亂的過程中,劉邦被飛箭給射中,從那裡開始,劉邦是身體正在進入到一個崩潰的階段。

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劉邦劇照

02

或許是對戰爭厭倦的,或許是對於自己建立的帝國太艱難的一種無奈,劉邦的心態開始改變。他開始,與所有的戰友隔絕,甚至還與自己的兒子保持距離,有史書記載,劉邦在當時居然迷戀上了一個太監,每天躺在太監的懷中,呻吟著自己的痛苦。王立群老師曾經在解讀史記時說道,劉邦的箭傷對他的身體打擊太大了,因此劉邦每天連覺都睡不好,必須要躺在一個太監的懷裡才能夠輕鬆一點。所以當時劉邦每天躺在太監的懷裡逃避現實,並且下了死命令,誰敢打擾他休息,就要格殺勿論。

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在這個歷史時刻,劉邦真的非常的懦弱,疼痛打擊著他最後的意志力,長時間的戰爭消磨了他身為帝王的精氣神。其實站在劉邦的角度來看,他的一生實在是太多的苦難,之前面對秦始皇,後來面對項羽,緊接著還要面對數不清的敵人,而且還被匈奴人給羞辱了。在這時候,劉邦只想躺在太監的懷中躲避這一切。在這一時刻,劉邦只想躺在太監的懷中躲避這一切,安安靜靜的當一個懦夫。這不是劉邦的悲哀,而是劉邦人的性格的體現,他也有軟弱的一面。


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西漢初期疆域

03

但是劉邦畢竟是劉邦,雖然他是一個普通人,但是他又是一個開創偉大帝國的君王,所以蕭晨不是他的歸宿,最後的氣勢磅礴才是他完美的落幕。在王立群老師的節目中,樊噲最終衝了進來,並且對著劉邦大喊大叫,喚起了劉邦君王的意志,喚起了曾經那個與天鬥其樂無窮的流氓的精神,劉邦最終在病痛之中踢走了太監,拿上了自己的寶劍,再一次殺入了叛亂之中。在那一場大戰中,劉邦最終取得了勝利,並且回來的時候做了大風歌,但是劉邦的生命最終還是走到了盡頭。

劉邦的人生豁達:曾躲在太監懷中逃避,最終坦蕩面對死亡

所有的痛苦與回憶全部映照在他的腦海之中,這一次劉邦沒有做女人,太沒有抱著太監睡覺,而是勇敢的站了起來,拿著他的寶劍,並且向天下人喊出的那句話。我劉邦本來就是布衣,提三尺劍大戰天下,建立就如此偉大的基業,這是上天給予我的命運,同時也會隨著命運而結束。因此劉邦要大氣磅礴的姿態,拒絕了太醫對他的救治,然後在輝煌的霸氣之中結束了生命。


結語

在瞭解完這兩段往事以後,我們再回頭看劉邦這個人,其實他哪有那麼多的形象,他只有一個形象,那就是他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人。面對痛苦她會迴避,面對傷痛她會躲在太監的懷裡做女人態,但是劉邦卻也有常人不能匹敵的氣魄,面對痛苦,他會害怕,但只要時機一到,他會選擇勇敢亮劍,恐懼是無法避免的,但是意志卻永遠可以屹立不倒,這就是劉邦的形象。雖然有人性的弱點,但是人性的光芒卻總能堅持到最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