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樣論述“以人為本”的?

“仁者愛人”,一直被作為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注入儒家學說的血液中。孟子的“民本”思想,就是這一思想的延續和發展。

《孟子·盡心下》裡有一句廣為後人援引的名言:“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話一直被作為中國古代政治思想重視“民本”的光輝代表。只有擁有土地和民心的人,才是真正的天子。所以,土地和民心是重要的,而且相比之下,民心更為重要。這是孟子提出“民貴君輕”思想的邏輯依據。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樣論述“以人為本”的?

在很多先秦典籍中,這一思想被以不同的語言和論證方式詮釋、貫徹著。然而它的命運卻在明朝初年遭遇了小小波瀾。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對孟子不太友好。原因是當他讀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孟子·離婁下》)這句話時,非常不舒服,站在專制君主的立場上認為,這不是一個臣子該講的話。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樣論述“以人為本”的?

朱元璋文化水平不高,當然不知道孟子和當時各諸侯國國君之間並非他所認識的“君臣”關係,更不會理解孟子這些話語的價值。但在那樣的時代,權力意志必然會發酵併產生作用,也就只能委屈孟子了。

朱元璋下令,剝奪了孟子配享孔廟的權力,把孟子從孔廟從祀的位置上趕了出去。又命翰林學士劉三吾對《孟子》一書作了刪節,相關“違礙”的話語都被刪去,形成一本叫《孟子節文》的書。“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這句盡顯無君之意的話,當然也被刪除。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樣論述“以人為本”的?

曲阜孔廟中從祀的孟子

其實朱元璋沒有真正理解孟子的意思。關於“民貴君輕”的說法,我們把孟子的話讀全,會有更深一步的瞭解。

孟子這段話的關鍵元素有三個:民、社稷(社是土地神,稷是穀神,合稱“社稷”,是國家、王朝的代名詞)、君。在提出了“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後,孟子緊接著提出了對這句話的解釋:

“ 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潔,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這段話的意思是這樣的:擁有土地和人民的,是天子;能得到天子認可的,可以成為諸侯;能得到諸侯認可的,可以成為大夫。如何諸侯的行為違背常理,觸犯了土地神和穀神,使得農業收成不濟,百姓不安寧,威脅到國家的存亡,那麼就把這樣的諸侯給替換掉。如果人們虔誠敬奉神靈,土地神和穀神都得到了很好的祭祀,卻還不能風調雨順,甚至出現旱災、水災,那說明祭祀神靈的地方出了問題,應該將原先祭祀“社稷”的神壇搗毀,並另立祭壇。

這樣理解下來,我們不難發現,孟子指的“君”,其實是代理天子分管各個地區的諸侯國國君。如果諸侯(君)犯了錯誤,影響到農業收成、國家安危(社稷),那麼天子就應該把這樣的諸侯(君)撤換掉。

這裡,孟子完成了第一步論證:即君輕於社稷。人們依賴於農業,農業仰仗社稷神的保護,所以“社稷”是不可或缺的,但管理“社稷”的人(也就是“君”)一旦被發現不合格,可以立即撤換。也就是說,“君”的可取代性,遠遠大於“社稷”,這是為什麼社稷比君重要的根本原因。

接下來孟子要論證,為什麼民比社稷還要重要。古人經常發現,即便人們虔誠地祭祀了社稷神,仍不能確保豐收。於是人們認為,應該是祭祀程序或祭祀地點出了問題,需要制定更為合理的祭祀禮節,重新選擇祭祀地點。這樣一樣,作為祭祀地點的“社稷”,又是可以替換的。

兩千多年前的孟子是怎樣論述“以人為本”的?

在整個過程中,唯一不可替換的元素只有一個:民。失去了民,空有土地有何用?失去了民,君的存在意義體現在哪裡?這樣的論證,自然而然得出一個結論:在民、社稷、君三要素中,民是最根本、最重要,而社稷的重要性次於民,但重於君。

1947年3月,面對國民黨的軍事圍剿,我們的黨中央決定主動從延安撤退。黨中央一再強調,這是戰略撤退,而非逃跑主義。面對一些在思想上仍然接受不了的同志和戰士,毛主席親自做了講話,其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語言,和孟子的話有異曲同工之妙:“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如果不注重保存革命實力,不放眼長遠,空守住一塊地有什麼用?只要有意志堅定的革命隊伍,就會有一切。毛主席的教導,體現出典型的“以人為本”思維。

好在朱元璋後來反思了這個問題,第二年即恢復了孟子從祀孔廟的地位。《孟子節文》也只在當時的首都南京地區附近短暫通行了一段時日。所以明初的短暫打壓,並沒有長時間掩蓋孟子“民本”思想的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