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去找大哥刘备,曹操舍不得又去送行,又是送马蹄金,又是送锦袍,为何唯独没给通关文书?

吕建君


是呀,为什么曹操不给关羽通关文牒呢?要知道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这里至少有三个守将问到曹操文书,分别是东岭关守将孔秀,洛阳太守韩福,黄河渡口守将秦琪,其余两个,汜水关守将卞喜,荥阳太守王植则是预谋谋害关羽,所以并没有提到通关文书。无论如何,确实曹操似乎应该给关羽文书,省得老关还要动手杀人,曹操也用不着多损失几个战将了。但是,曹操确实当下给不了,关羽也拿不了,为何?

第一,关羽的初衷是先降曹操,而且降汉不降曹,所以一旦得知刘备的消息,那是归心似箭,更何况刘备是在关羽斩颜良诛文丑的袁绍阵营之下,更得抓紧和刘备会合了,否则日后真的下不来台了。所以,关羽走得很仓促,留曹操送的下美女,财物,也没有和曹操,好友张辽,徐晃等人打招呼,一开始就没有想要通关文书。因此,当孔秀问文书,关羽则回答“行期慌迫,不曾讨得”来搪塞;韩福问到,关羽回到“事冗不曾讨得”;

第二,曹操也给不了关羽通关文书,关羽仓促出走,曹操得到消息已经晚了。文中还特别交待,要不是护送车子,关羽骑赤兔马早跑远了。所以,曹操让张辽先追上关羽,表达自己的意思,然后曹操再赶上,给钱给衣服,做最后的人情。所以,第一条关羽说的也是实情,曹操根本来不及准备文书。

第三,曹操看出关羽不但匆忙,而且戒心太重,当下不适宜给关羽通关文书。曹操刚开始送关羽一盘金子,被关羽拒绝,后又送出锦袍,关羽不好意思拒绝,但是害怕有变,所以用刀挑起锦袍受了,如此表现,曹操对部下表示可以理解,但从中可以看出,当下已经不适宜讨论什么通关文书了。

第四,曹操还有一点私念,毕竟曹操是非常希望关羽留下来,一旦回到刘备处,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威胁。虽然关羽武艺高强,但是要护送两个大嫂,又仅仅带着二十名士兵,过五关难度还是很大的。比如,关羽要不是有普净,胡班的帮助,恐怕倒在卞喜,王植的阴谋之下。所以,曹操极有可能沿途派人跟踪关羽,主要就是关羽一旦陷入危难或者两难之中,曹操可以随时出面,解关羽于危难,这是曹操最后能给关羽落下人情的机会。

第五,最后跑来阻击关羽的是夏侯惇(蔡阳是寻仇),盖因关羽斩杀了他的部将秦琪,夏侯惇不能视而不见。结果,解斗也很有意思,先是使者带来了通关文书,可见印证了上文提到的,曹操对关羽的行踪了如指掌,否则关羽先前杀人,曹操早就该派人解斗了,非得等夏侯惇?当然,此时通关文书已经解不了夏侯惇的气了,所以张辽又赶来传达曹操的命令和意思。

第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每杀一人心中就得愧疚一分,曹操的人情又得落下一分,最后关羽都在感叹:“吾非欲沿途杀人,奈事不得已也。曹公知之,必以我为负恩之人矣。”以关羽忠义的为人,得出这样的结论,内心是十分痛楚的,所以最后在华容道上,一并还给了曹操。


大飞熊骑士


曹操是非常器重关羽的,关羽的能力从斩颜良诛文丑就能看出,但曹操与关羽二人的心中所想是完全不一样的,关羽认为自己只要报答了曹操就光明正大的去找自己的大哥刘备,曹操认为自己只要对关羽足够好,他一定会留下了帮助自己的,曹操甚至说过:若得云长何愁大事不成。这样的话足以表现出关羽的器重程度,对于关羽要走曹操送行是在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不给通关文书意义可能有以下几重:

1、告知关羽知难而退

过五关斩六将是关羽成名路上不可缺少的一次事件,关羽当时辞别曹操,曹操一直称病不见,关羽见兄心切,只好将曹操一通赏赐留在汉寿亭侯府邸中,独自带上刘备的家眷出走,每到一关都会遇到守将要文书,关羽没有,大打出手的事情。

曹操难道不知道关羽的武艺?还是说曹操知道关羽单挑厉害,守将每城的守军足够多,只要不出战关羽无可奈何就会回到许昌,继续帮助自己,但每城守将都会出城战关羽,认为杀掉关羽自己一定会升官发财。

但这样的做法正好合了关羽的心,正愁没有人手难以攻城,关羽杀其将,慑其心,才得以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曹操的第一种算盘落空。

2、测试守将忠诚度

各关守将的名字,在曹操争夺天下的过程中大多都没有听说过,因此可能是当初留下的官员,曹操通过这次事件看能不能让这群人展现出虎狼之心,毕竟与袁绍的决战已经开始,若是后方失火无论是谁都无法解决。

因此守将的忠诚程度成为了曹操用关羽考察的对象,原因是:在古代没有通关文牒,是不能出关的,尤其是关羽这样刚刚投降来不久,并且带有刘备家眷的人,这些人若是逃走,五关六将就算没有被关羽杀死,也会被曹操秋后算账。

不过总的来看这些守将的忠诚度还是没有问题的,但这些守将统统被斩是曹操没有料到的,他并没有想到关羽会如此勇猛,也没有想到这些守将不会坚守不战就会活生生的耗死关羽,逼迫其返回许昌。

并且最重要的一点,曹操想看看在曹营中谁可以力战关羽这样的人,并且有很多人是去挖掘才能够被发现的,不过这些人没有在关羽的手下走过五个回合确实让曹操的脸上有些挂不住。

综上所述:曹操想要的效果有两种,最好的是关羽没能走出五关,反之知难而退回到了许昌继续为自己效力,第二种测试守将忠诚度,顺便看看有没有能够震慑住关羽的武将,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关注我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


历史红尘


曹操对关羽可谓是又爱又恨。对关羽百般爱护,爱惜他的才干和他的忠肝义胆,一心想收为己用,但关羽对曹操的一番好意却丝毫不动心,一心想追随刘备。

曹操对于得不到的关羽是左右为难,既不想关羽回到刘备身边,又留不住关羽,又不舍得杀,所以,在答应关羽离去时并未告知属于放行关羽。

这与当年许褚杀许攸是一个道理。许攸恃才放旷,经常目无曹操,大庭广众之下呼唤曹操为阿满。

曹操心中有杀意,但许攸既是曹操的故人,又是曹操取冀州的功臣,顾及情面,又害怕背上忘恩负义的罪名,因此百般忍让。许褚跟随曹操多年,忠心耿耿,对于这些事情许褚也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所以,当曹操知道许褚杀了许攸了,看似大怒,实则是演与天下人看的。

对于关羽,曹操十分佩服他的忠义,但关羽归于刘备后终将成为自己的敌人,曹操怎么能让这样一个强大的敌人离去,所以曹操虽然为关羽送行,为他送各种行囊,但唯独没有通关文书,并且没有告知属下放行关羽。

曹操的高明就在于他既不想背负滥杀无辜、背信弃义的罪名,又想把这得不到的劲敌除掉。结果,谁知手下人再没能像当年的许褚一样为他解忧的了。

我是胡渣大叔,喜欢的可以点赞关注哦!评论区留下你的不同见解吧!


胡渣大叔年28


馆主来了,我是無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对啊,都说送佛送到西,你曹操都答应关羽走了,为什么不给通关文书呢?

这就要去分析曹操的心理了。

曹操对关羽的爱

曹操很喜欢关羽吗?

说实话,就那样吧。

曹操看中关羽的战力,但也没到那种抱住关羽大腿,今后全靠你了的地步。

曹操手下能人太多了,关羽是能打,但是吕布更能打呢,不也被曹操杀了。

虽然像关羽那样能打的不多,但是比关羽稍微弱一点的,曹操有很多。

打仗吗,关键还是看谁人多,一个能人再能,又能掀起多大浪。

比如关羽看中了一个有夫之妇,曹操答应赐给关羽,结果看了一眼,马上食言自己收纳了,连个女人都不肯给关羽,你觉得关羽对曹操真的很重要吗?

那为什么曹操要表现出对关羽很器重呢?

因为关羽是降将,曹操要做出一番姿态,鼓励更多的人去投靠曹操,去背叛他们的主子。

谁说关羽带嫂子出奔不是因为一个女人呢?

过五关斩六将

关羽说自己要走,不想在曹操这里继续呆着了。

面对关羽的辞呈,曹操就两个选择,要么杀了关羽,要么就放了关羽。

曹操戏都做了这么多了,不在乎表现的再大度一点,就把关羽放了吧。

但是关羽毕竟是一个重量级的人才,放了关羽对曹操是一种威胁。

所以,聪明如曹操,嘴上说得很好,哎呀你走吧走吧,我真是舍不得你啊,小羽。

反正关羽也是呆,你走了怎么不办好相关手续呢?

大家为什么不去思考这一层呢?

难道关羽不知道出城过关要文书吗?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关羽的思维并不缜密。

关羽一走,曹操就喊来了张辽,面授机宜,关羽肯定是要被关卡拦下的,关于如果能知难而退,乖乖回来,那是最好。

如果关羽硬闯,那就看关羽的本事了,被杀掉也不怪曹某人,谁让他自己不办手续呢。

但是如果拦不住,那在适当的时候张辽就要恰好出现,把文书给关羽,免得损失太大。

所以当夏侯惇杀出来的时候,张辽马上就出现了,因为夏侯惇可是大将,不好在这种地方闪失了。

几个守关的武将,对曹操而言,不算什么,但是曹操却博得了一个爱才的美名。

过五关斩六将这件事上,怎么看都是关羽有点理亏,人家曹操表现的很大气。


無月文化,品读经典,品味文化


無月文化馆


刘备徐州兵败,驻守下邳的关羽心急如焚,领兵相救,却被曹操诱困于芒砀山……

曹操爱惜关云长之才,诺依“三约”,其中有一条:他日若是得知大哥刘备消息,纵使天涯海角,也必寻他而去!

芒砀山约事三件,是关羽人生的第一次“败事”,但同时也是二爷忠义之举弘扬天下的开端!

曹操胸怀天下,爱才能爱到如此境界,的确是让人惊叹!

降汉不降曹的关羽在斩彦良解白马之围后,被封为“汉寿亭侯”。曹操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又是送金银又是赠美女,着实“眼”瞎了手下一大批武将。

别说在乱世三国,就算是放眼当今,曹操给出的诱惑,又有几人可以抵挡?

二爷就可以!永远追随刘备的意志是那么的坚定,同生共死心口如一的决心不是那么好矢志不移的!

所以,史上忠义如关羽者,寥寥无几!所以,关二爷算是忠义千秋的代表人物!所以,后世结义之人以拜关公作为忠义之凭证!

关羽得知大哥刘备下落,挂印封金而去……

曹操心口痛啊!是真TM通!

痛到什么程度?想哭都哭不出来!

戏志才死,曹操痛!曹操哭喊;郭嘉死,曹操痛!曹操哀嚎;关羽走人,曹操痛!曹操沉默!!!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财富不能动其心,爵禄不能改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天奈其何!重诺守约的曹操也无可奈何啊!

尊敬的看官,当您遇到了这样的事的时候,你就知道曹操到底“痛”到什么程度了。

宁可与之成为敌人,也不愿意成为仇人!曹操胸襟之宽广,史无出其右者!

关羽走了,就这么走了……

曹操追上关羽,赠锦袍以御长途之寒,依依惜别……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人心不安,何以安天下人之心!曹操思之痛之……

罗贯中先生送了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的美谈,也是赞誉了二爷生死不可阻其行的忠义之心。当然了,后来的“华容道”,罗先生就凭忠义二字,“让”关羽回报了曹操的厚恩大惠。

曹操既然信守承诺,“放”了关羽,为何不直接一并发放通关文书,让关羽顺利通行呢?

是曹操还心存幻想要阻留关羽吗?绝不是!是曹操痛心之余忘记了吗?更不是!

在下个人认为,没有发放通关文书这一桥段,完全是《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一种写作手法。罗贯中其实是在具体的表现关羽“生死不能阻其志”的忠义,以及二爷后来能够威震华夏,千里走单骑的勇武。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感谢您的观阅,敬请多多留言指教。


上善若水36526


关羽在曹营暂时栖身,是向曹操谈条件,说一但有刘备的下落,是要走的,曹操答应关羽的要求后才留在曹营的。关羽知道刘备的下落,向曹操辞行,曹操闭门不见。关羽无奈,挂印封金而去。

曹操见关羽已走,为显示开明大义,追关羽霸桥旁,赠袍送行。曹操送关羽走,唯独不给通关文书。是认为关羽过关无文书守将不会放行,必引起厮杀,结果难料。过不了关,或有可能知难而回。谁知关羽智勇双全,连破五关。曹操知晓关羽己接连胜利过关,又忙差张辽补送通关文书。曹操的这一做法,是不得已的顺水人情。


用户4496893089807


1.关羽出走,曹操因为爱惜自己的羽毛而被迫同意,已然非常不悦。但是,为了不丢以前"爱才"的名声,所以没有也不能阻拦关羽。此时,曹操内心肯定是心有不甘。所以关羽开始离开时就没有主动给关羽关文。好借其各关守将来个“借刀杀人”。

2.此计,正好试探一下自己的将士对自己的忠诚程度和自身将领的战斗实力。考察一下没有通关文牒,自己的人是否会放走关羽,看谁可以力战关羽。

3.后来让专人快马给关羽送去通关文牒,也是看到了关羽的决心和爆表的战斗力。为了保住自己的名声,自己和关羽最后一层面子和自己手下将领,不得以而为之。


古道考古


做给世人看的,让所有人都知道他曹操爱才惜才,知道他曹操对有才有能力的人奉为上宾,也希望天下豪杰能看到他曹操的这一面,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投。

关羽要走,又不能明着杀,所以不告诉手下,不给通关手续,结果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只能派人赶上来放行了


钓点难寻


关二爷义字当先,财富不能动其心,美人不能动其志,生死不能阻其行,重情重义,真英雄,大丈夫,这也是为什么操兄一直敬重他的原因,因为操兄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自己。


王壮rj


曹操是希望关羽行仁义之举,觉得关羽不会为了强行冲关而杀掉这么多人!另外曹操也希望通过几条大将的人命让关羽看到曹操的挽留之意、爱才之举,对于自己的器重,也想让关羽觉得欠曹操人情,日后也会有投奔的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