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的读法》有感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读《史记的读法》有感

合上《史记的读法》这本书,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37.5万字的著作我花了3天时间读完。

《史记》对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来说,或多或少都听过,或看过。《史记》里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行事准则都深深地印在中国人的血脉里,影响了后世中国人。因为《史记》是文言文,对于解放后接送白话文教育成长的孩子,很少有人能顺利读完《史记》,我亦不例外。好多年前买过《史记》全本,但一直没有读得下去。前两年尝试用听的方法,终于不久前听完《史记》全本。

前几天去了新华书店,看到书架上《史记的读法》这本书,算是《史记》的导读本。我看了一下,虽然作者杨照不认识,以前未曾读过他的书,但粗翻了一下书,觉得写得很好,就买了此书,好好一读。

通过杨先生的解读,对《史记》中的人物,你会随着不同人物的命运起伏感到感慨、气愤,甚至恨其不幸,怒气不争。有时候,人失败会因为时代的原因,战之败,非吾之罪。但也不少情况,纯粹是自身的原因,按现代话讲,不作死不会死。通过不同人物的故事,我受到了不少启发。

作为一名普通读者,不是《史记》专业历史研究人员,我们可能写不出《史记的读法》这样一本专业、深入的解读书。但从《史记的读法》深入浅出的解读中获得很多启发。带着这样的启发,再回过头去读《史记》原著,会更容易理解《史记》,理解司马迁。先看导读再读原著,这样的读法可能会受到导读者的影响。但这不要紧,我们要相信杨照这样的专业人士的解读。

读完《史记的读法》这本书,我觉得本书还是不错,值得一读。


附录本书好句摘抄:

(1)历史不应该那么现实,只记录成功者,忘掉失败者。一个失败者如果有好点 失败理由,反倒可以让我们学到更多。第023~024页

(2)一个真诚的人懂得如何真诚地对待别人,一方面因为真诚成就了事功,另一方面也可能因为真诚付出了代价。第029~030页

(3)如果不是在战场上的武勇,项羽不可能得到这么大的权力,可是他的个性、思想、所作所为又不能帮他守住这样的权力,一次次地错失巩固权力的机会。第100页

(4)这么大比例的人口都变成刑徒,是导致秦灭亡的一个关键的结构性因素。第154页

(5)一个大的时代如何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一个社会如何建立起一套更美好的机制,往往都跟这些充满阴谋、钩心斗角的宫廷戏剧一点关系都没有。第171页

(6)官僚体系败坏的双重效果是,一些人只要有钱就可以买官,还有一些人,有钱就可以赎罪。第186页

(7)“有教无类”不只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它彰显了孔子真正的历史贡献,孔子把原属于王官学的贵族教育内容,尤其是那些关于人如何建立自己、修养自己的想法教给了他的学生。第216页

(8)今天,人们对封建制度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清晰。封建制度其实是周人把自己的亲戚及可以信赖的友邦势力结合在一起,然后不断地对外扩张。第328页

(9)在看《刺客列传》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不是行刺行为本身,而是背后强烈的动机,这个动机甚至强烈到超过一个人的求生意志。第373页

(10)窃钩者诛,窃国者侯。第396页

(11)游侠表现出一种彻底相反的生命情调和生命追求。他们虽然是布衣之徒,没有什么身份地位,可是对自己的诺言是清清楚楚的,他们坚持自认为对的原则,可以不顾性命。那些有权力的人勉强装出一副仁义的外表,但游侠是真正相信“义”的人-“义”就是去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一旦承诺了一件事,无论如何都会把它完成。第397页

(12)我们理解刺客,不在于他们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抱持着什么样的态度来看待历史、社会和自己的处境。第414页

(13)在管理社会、用政治权力来和社会进行互动时,不能把法律放在首位。法令的背后有更广泛的人性,有更深厚的道德。如果法律使系统里的人都没有了道德,将是一件可怕的事。酷吏象征了这种可怕的情境,因而有了认识酷吏的必要和理由。第416~417页

(14)为什么人们需要历史,就是因为只有通过历史,才能够彰显世间的千百种人,以及千百种生命追求。一旦他们认真地面对自己生命的追求,在对待自我、对待生命的情调上忠于自己,在对待别人的时候忠于他人,那么这个人就是高贵的,就是值得肯定的,丝毫不牵涉他究竟有多少钱,有多少权力,或者住在哪里、从事什么样的行业。第477页

(15)太史公最后引用老子的话:“美好者不祥之器。”人身上有特别能力不见得是好事,这样的特质势必会引起许多嫉妒甚至仇恨。第501页

(16)司马迁的“天”指庞大的背景,是与个人努力无关的部分,而“人”就是一个人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作为,在最后如何承担责任。第517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