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教你在面對死亡時,該如何抉擇?

閒來無事,我翻開了阿爾貝.加繆的《鼠疫》這本書。不得不提的是,本書的作者是史上最年輕的諾貝爾獲獎者。他的作品,全篇吟唱著生離死別的動人哀歌,記錄著人與瘟疫搏鬥的經典史詩,教會我們在絕望中也要堅持真理和正義。

故事發生在一個叫阿赫爾的小城,一隻死老鼠的出現,打破了城中居民們平庸的生活。緊接著,鼠疫開始蔓延,成千上萬的死老鼠出現在街道上,堆積如山。死老鼠的出現,也感染了城裡無數居民。無奈之下,政府只得採取封城措施。


《鼠疫》教你在面對死亡時,該如何抉擇?


值得一提的是裡厄醫生,他是第一個發現鼠疫蔓延,並請求政府採取封城措施的人。他原本約好與自己的妻子見面,鼠疫的發生,只能讓他們分隔兩地。在此期間,他奔走於病患之間救治,精疲力盡。

當新聞記者塔魯問他,為什麼有如此獻身精神?他回答,我只是盡了做醫生的本分而已。是的,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他可以不顧自己的生命健康,日以繼夜的工作,這已經超出了一個醫生的範圍。不要忘了,醫生也是人,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所以,我希望以後再遇到醫患糾紛的時候,患者家屬可以對他們多一些理解,這便是對他們最大的寬慰。

在這場瘟疫面前,也不少人積極投身於這場戰鬥之中,做著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小公務員格朗在業餘時間,承擔了衛生防疫組織的秘書工作。滯留城裡的記者朗貝爾,本想出城尋找自己的幸福,看著大家如此盡心盡力,決定留下來和大家一起奮戰到底。老卡斯特爾,用盡畢生所學,就地取材製造血清。唯有走私商人科塔爾例外,他利用瘟疫這場災禍,走私買賣,賺取黑心錢財。


《鼠疫》教你在面對死亡時,該如何抉擇?


死亡,這一可怕的名詞,可以將人類的私心無限放大,也可以將人類的善良無私放大。在死亡面前,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抉擇,你可以像走私商人一樣無情,也可以像裡厄醫生一樣無私。問題是,人心都是肉長的,你們忍心看著自己的同胞受苦,而坐視不管嗎?

這讓我想到中國正在發生的疫情,有人捐口罩不留名,有人自願當志願者,醫護人員自願奔赴武漢救治。每當看到相關新聞,都讓我為之感動。他們用行動告訴我們,死亡並不可怕,只要大家團結一致,就一定可以戰勝疫情的。人活在世上,每個人都有其存在的價值,為何不在有限的時間內,做著無限不可能的事呢?

在全城人民的努力下,十個月後鼠疫退卻。裡厄醫生的妻子和新聞記者塔魯在感染中相繼死去,至此,鼠疫告一段落。


《鼠疫》教你在面對死亡時,該如何抉擇?


書中最後一個段落寫道:“鼠疫不僅僅是一場瘟疫,更是人類精神上的疾病,所以它是無法根治的,它的細菌藏在任何一個角落等待下一次大規模爆發”。

也就意味著,這次勝利並不是決定性的勝利。作為人類,我們不要輕易忘記帶來的痛苦。我們能做的,就是在下一次痛苦到來的時候,可以挺身而出,義無反顧地與生活作鬥爭。我也期待著,在疫情結束後,大家可以脫下口罩,見面問候一聲:“你吃飯的沒有?”我相信,美好的一天終會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