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倉廩實而知禮節

衣食足而知榮辱


全文3276字 | 推薦閱讀20分鐘

口感:二鍋頭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N號房是什麼?是26萬男性會員的天堂,也是74個女性受害者的地獄。


在N號房裡,有種種駭人聽聞的見聞:女性被稱作XX狗,稍微文雅些的說法是“來月經的東西”。在這群惡魔的眼中,女性只是低賤的牲畜,任意驅使的奴僕,發洩私慾的玩物,是不配作為“人”而存在的。


她們像狗一樣哀鳴,光溜溜地在男廁所出現,和親兄弟發生關係,在自己的身體上刻下“奴隸”二字以及控制者的名字,吞噬泔水和排洩物……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你很難想象,N號房間最初是由韓國一幫剛剛高中畢業的男孩建立的,目的是靠性虐來消遣和緩解壓力,幾經易主後,到了25歲的“趙博士”手裡,他在Telegram上開了多個聊天室,按數字編號,從1號房開到8號房,在這些聊天室裡,充斥著大量關於虐待、強姦女性的非法拍攝物,一天之內,視頻高達1.5萬多條。


這些視頻裡,有身上用刀刻著“奴隸”字樣的女性,有姿勢怪異的裸體女孩,你可能無法想象,對N號房裡的男性來說,“一起強姦吧!”就像“早上好”的問候一樣簡單。


令人驚詫的是,這些淫穢視頻和照片,竟然是被害人自己免費提供的!


更可怕的是,事件發酵後,目前報警的受害者有74人,16名未成年,最小的11歲。據統計有將近26萬人觀看直播,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發聲。


韓國人口只有5000萬,意味著每200個人裡就有1個人參與了這場犯罪,但是舉報的人是0!


「260000:0」,這不僅是一場關乎女性安全的事件,也是一場26萬人對女性和幼童的集體網絡性侵。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這26萬“無辜”的觀眾


“我又沒有犯罪,我只是正當的付費觀看了成人內容,這難道是錯誤的嗎?比起處罰N號房的參與者,更應該從上傳自己身體視頻的淫婦們開始處罰,如果她們不上傳視頻,就不會有26萬受害者了,她們的錯更大。”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沒有拍攝淫穢視頻,沒有誘拐未成年人,沒有實施實際性的性侵害行為,圍觀吃瓜,付費購買的合法席位,何來犯罪一說?“與其處罰我,不如先去規範那些蕩婦的行為!”


這樣的話聽起來非常刺耳,就像是在說:“我又沒有犯罪,我只是正當的付費購買象牙,比起處罰買賣象牙的人,應該去先處罰長象牙的大象,如果它們沒有長象牙,就不會有人想買,它們的錯更大。”


這種將犯罪包裝成消費的行為,建立在違反法律、侵害人權的基礎上獲得的快樂,是另一種形式的惡。


如果說每一條與性侵犯有關的罪惡產業鏈背後,主導者或直接獲利的賣家是劊子手,那購買、傳播、觀看淫穢色情視頻和圖片的房客,恰恰是始作俑者,是利益鏈條的需求方,他們全是幫兇。


更諷刺的是,這26萬人的惡還沒得到懲戒,另一邊,售賣資源的賬號在社交平臺上湧現。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有人是變態的觀眾,有人在暗處狂歡,售賣視頻的資源和批判N號房的言論同頻出現,

這諷刺的眾生相,比地獄更骯髒。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N號房

法律事件和道德事件的衝擊


事件演變至此,就產生了有兩個相互關聯又彼此獨立的事件:一件是脅迫並性侵、奴役未成年少女,拍攝淫穢視頻和照片,在網上收費、共享、傳播的法律事件;一件是26萬付費觀眾在案發後的表現,這是一個道德事件。


刑事法律規則可以對施害者的行為做成法律評價,最終給予刑事處罰,但道德事件的評價激發了輿論的關注,人們討論先是事件之後韓國男性的集體失聲,再是有人站出來反駁:“我沒有脅迫,我只是觀看,我沒有犯罪。”


這樣的事後反應,擊穿了所有人的道德底線:任何人看到這些報道的時候,都覺得毛骨悚然,尤其是沒有安全感的韓國女性,陷入了“參與者會不會就在身邊”的懷疑中。


人人自危的她們,在第一時間率先集體請願,除了懲戒施害者,她們也要求公開26萬人付費觀看者的姓名,以此作為懲戒。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不得不說,在這個事件裡,人們用道德的標準去譴責這些“人面獸心”的觀眾,是對社會應有之善的反向保護,所有人不僅希望“趙博士”這類始作俑者能得到公正的審判,也希望這26萬人能有所警戒。


圍觀群眾的樸素正義感是有價值、有意義的,但是站在法律人的角度上看,N號房事件中,26萬付費會員該如何用法律的手段予以懲戒?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26萬人的名單

該不該被曝光


當韓國政府開始高度關注該事件,當韓國女性集體請願,越來越多的人呼籲,曝光26萬人的真實信息,把他們的惡行,全部呈現在陽光下。


這時候,一部分韓國網友開始害怕了,因為他們就是N號房間的26萬分之一。


該不該曝光他們的真實信息呢?


其實仔細一想,無非就是兩種結果:


一是公佈觀眾的名單。且不說這件事的負面影響有多大,就說公佈觀眾名單這件事,本身就是涉嫌侵犯付費用戶的個人隱私的違法行為。一面譴責加害者侵犯未成年女孩的隱私,一面用“以暴制暴”的方法解決問題,反而可能會造成更大程度的社會問題。


第二種選擇是不公佈。結果就像現在的報道里所展現的情況:人與人之間建立的的基本信任,被一點點瓦解,整個社會都可能因為這些“戒備”而陷入“綱常紊亂”、“神經緊張”的境地。


未知的危險之所以可怕,是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躲在互聯網背後的人是誰,大家都戴著一副面具生活,他的職業有可能是彬彬有禮的教授、醫生、律師,有可能是與你擦肩而過的路人。


一旦卸下馬甲,罪惡暴露在太陽之下,所有的犯罪就都可以被繩之以法了麼?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對26萬人的懲戒

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作為法律人,看著這場26萬人的集體狂歡,看著醜惡的真相被揭露,剋制住憤怒、恐懼後,我們期待法律能做些什麼,希望那些充滿憤怒與恐懼的吶喊能喚醒什麼,告訴那些“你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你而死”的人,這些女孩的生活,不能成為你排解壓力的色情片。


但迴歸到理性的法律人角色中,我發現,我們可以在道德評價的話題裡討論N號房事件,但卻不能用道德的審視標準做出法律的裁判。


N號房背後的「260000:0」,這是法律解決不了的問題


學法的人都知道,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當出現這種「260000:0」的情況,這不是一個簡單的、樸素正義的年代,在這樣的事件裡,法律的判罰就像是一個出現了紕漏的代數式,只能告訴你法律不能得出“26萬觀看者該受到怎樣懲處?”的結論,你需要去換個角度論證問題,跳出刑事法律思維的侷限性,才有機會看到更深的東西。


比如,為什麼N號房事件裡,曝光出來的觀眾有很多是高學歷的知識分子?他們這26萬人願意付費去看這種東西,難道僅僅是獵奇心理,或是為平淡的生活找點兒刺激嗎?


我想不是這麼簡單。


如果從社會形態的道德,甚至是文化現狀去找原因。還有古語說:“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有些惡的天性是需要通過社會定義的道德來抑制的,如果道德不再有約束作用,社會價值觀的導向出現了偏差,社會制度的規範不再能對人們進行有效的控制和約束,我們的社會就會進入一種失範狀態。


我們看到的在N號房事件裡,看到的不僅僅是26萬人的個體越軌,從更深層上講,是社會秩序的失範。


法律能讓做壞事的人不敢做,但道德是讓做壞事的人不敢想,正是因為那些被認為“性,只是正常的慾望”,那些看似合理實則扭曲的需求,會成為侵害他人而獲利的理由。


社會輿論不該去苛責那些受脅迫的女孩,也不能上升到用刑罰去懲戒這26萬個沉默的觀眾。因為刑罰的目的是為了公眾的利益,而不是為了用“以暴制暴”的方式解決問題。


這不是為26萬人洗白,而是從更深的社會層面上解決問題。


性衝動不是犯罪的保護色,就像馮唐說的,如果你心中總有不滅的火,正確的心態是:看女色如看山水,和下半身的距離遠些,相看兩不厭。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和山水不同的是,在徵得對方同意之前,請不要盯著女生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