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保險靠譜麼?便宜的背後究竟哪裡偷工減料!

近年來互聯網商業發展迅速,有了淘寶,微信,外賣,我們足不出戶幾乎就可以幹所有事情。在互聯網解決了購物、溝通、和吃飯的問題後,他們又聯合起來把保險的事也給辦了。


接觸過互聯網保險的朋友不難發現,相對於傳統的保險,它的價格更便宜。


那這裡面有沒有什麼貓膩呢?今天帶著這個問題,我想和大家聊聊互聯網保險的那些事。

互聯網保險靠譜麼?便宜的背後究竟哪裡偷工減料!


互聯網保險的保費便宜都被哪些因素影響?


其實,我們平時所說的保險產品的定價都是由精算師 計算出來的。它主要參考三個指標:死差、費差和利差。這裡邊有點兒專業的意思了!


死差呢:是保險標的損失的發生率,說白了就是投保人發生風險的概率。

費差呢:是保險公司在這款產品正常運營的過程中產生的成本,比如員工工資,管理費用等;

利差呢:是保費投資的利益率,也就是保險公司對保費再投資所產生的的收益。


保費便宜的背後究竟哪裡偷工減料了?


一般情況下,死差可以通過降低賠付率來做文章。也就是減少賠付責任。聽到這裡大家不必害怕。減少賠付責任不是出險了耍賴不賠,而是在定製保險合同時,儘量減少賠付概率,也就是責任,比如重疾不包含身故和輕症等等。


所以,在簽訂互聯網保險時一定要關注合同中的保險責任範圍,確保買的保險能符合我們的保障需求是最關鍵的。

互聯網保險靠譜麼?便宜的背後究竟哪裡偷工減料!


另外一部分就是降低費差,也就是減少運營成本。互聯網保險的投保流程往往非常簡單。申請,扣費,電子合同接收,回執確認,四五個步驟就可以完成在線投保。


這中間省下了不少成本,例如:代理人佣金,手續費,人工核保等等。但是我們要心裡有數的是,運營成本是以服務成本為主的。


保險是一個專業性非常強且非常複雜的一系列服務構成的,在低價的背後,也必然會犧牲部分專業的服務,現在看來也許是歲月靜好,但是未來賠付或者續保的時候,由於核保流程粗糙,很容易造成理賠爭議或者不能正常續保。


在這三個差中,利差代表了保險公司的一種投資方式,如果保險產品定價過低,保險公司就會進行比較激進的選擇高風險的投資方式,以獲得更高的收益來填補保費過低的虧損。


一旦投資失利,將會加重這款產品的虧損,最終的結果,會影響這款產品賠付時出現“惜賠”,甚而導致產品下架。

所以 “一分價錢一分貨”這句老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只是大多數時候消費者都弄不清產品背後的套路,以為自己佔了大便宜實則以後理賠時的箇中滋味也只能自己慢慢細品了。


恩博希望大家在選擇保障產品的時候不要只看價格的高低,一定要看清合同上的條款明細,做到從自己的需求出發不盲從、不盲目理性評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