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郊區的樓盤,有升值的空間嗎?

大城市的房價太貴,吸引許多本地和外地的土豪前來購買,這就叫虹吸效應;郊區新開發的樓盤房價較低,吸引許多人前去購買,這叫做溢出效應。

假設大城市為A市,旁邊的郊區為B區。在B區境內,開發商拿地便宜,開發了一幢幢住宅樓。從A市中心區驅車去那個樓盤,一個小時左右即可抵達。

A市的規模很大,從東到西、從南到北,開車走一趟,也要一個小時左右。

由於B區新樓盤的一套房子的總價,只有A市中心區老破小房子的一半、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而且是新房,戶型設計更好,環境更優,許多人擋不住誘惑,前去B區買了一套房子。結果會是怎樣呢?

1、一個案例很能說明問題

2018年5月,廣州郊區增城碧某園雲頂開盤,很多人在每平米3點3萬左右的價位上買了。

傳桃認為,這個售價肯定高了,寧買廣州主城老破小的房子,不買增城高大上的房子。增城每年淨流入的人口,有廣州多嗎?就業及收入狀況,比廣州多嗎?既然增城比不上廣州,為什麼要在那兒買碧某園雲頂的房子?

大城市郊區的樓盤,有升值的空間嗎?

現在,增城碧某園雲頂每平米2點4萬至2點5萬就有了。

從每平米3點3萬降到每平米2點4萬至2點5萬,這是市場行為,不是開發商定價的行為。碧某園的開發商,也想把房子標出更高的價碼啊,但是,市場不認可。

近2年時間,虧了近1萬塊每平米。增城碧某園的業主,大多買了100平米以上的房子,這意味著他們在不到兩年內,虧損了100萬以上!

普通人要掙到100萬太難,但通過買房這件事,虧掉100萬很容易。

有知情人士說,這應該是廣州眾多新盤中,虧損最多的一個盤。怎麼樣,夠酸爽吧?

大城市郊區的樓盤,有升值的空間嗎?


2、增城是個好地方,但並不意味著碧某園在那兒開發的房子都能讓業主賺到錢

增城由縣改區,是廣州市的市轄區,位於廣州市東部,南與東莞隔江相望,東臨惠州,北界從化,面積超過160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1萬,擁有一個較大的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第五個僑商產業聚集區“僑夢苑”。

看看,增城的人口密度,與廣州中心區不在一個級別上。

房子終究是人來居住的,要麼買,要麼租;要麼轉賣,要麼轉租。前提條件是要有足夠多的人氣。

大城市郊區的樓盤,有升值的空間嗎?

增城碧某園的房子數量實在太多了,與當地的人口數量及其購買力相比,屬於房多人少、供過於求。

傳桃認為,能容納上萬人、幾萬人、十幾萬人入住的超級大盤,不宜購買,因為此樓盤不是富士康,不是華為,也不是阿里,更不是騰訊,它並不自帶強大的就業功能,至於小區外面的門面和商鋪,小區裡面的物業管理(含園林維護、水電維修等),一旦經營起來,可以解決一些就業問題,但無足輕重。

增城碧某園賣的是房子,並不是高薪而又體面的就業崗位。就業崗位比房子本身更重要。沒有足夠多而好的就業崗位作為匹配,這些動輒上萬套、上十萬套的房子,怎麼可能保值呢?怎麼可能有升值空間呢?

3、即使買房自住,也要鎖定中心城市的中心地段

廣州很大,中心地段不是單核,而是多核。次中心、副中心、郊區、遠郊、鄰市、衛星城的房子,不適合投資,如就近自住、工作很穩定、不考慮房價漲跌,那就無所謂啦。

打個比方,農民自家種的瓜果蔬菜,不用於出售,完全是自己消費,那麼,這些產品的漲價與跌價,就與這些自給自足的農民毫無關係。買房純粹自住,頭腦中壓根兒沒有投資的理念,則與這些農民一樣。

請注意,大城市的外圍,尤其是鄰市,處於兩不管地帶,很難有一系列招商引資(非房地產)的重大項目落戶,房價基本上不會上漲,驅車上高速,用一個小時左右去那裡買房,指望發財、發大財,一般都沒戲。

大城市郊區的樓盤,有升值的空間嗎?

房價上漲,是要推動力。推動力主要取決於來了就不想離開、只想安營紮寨的人,取決於接盤俠排山倒海一般的數量及強大的購買力,因為缺少推動力,房價只會不升反降。

買房有風險,投資需謹慎。那些買房被坑的,基本上都是房盲!(撰稿:雷傳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