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捷報:春暖花靜放,養生意思行

2020年3月20日,庚子年己卯月壬戌日,農曆二月二七,春分日。就在3月19日,我們用最美的數字0書寫了這個春天的不平凡。我們衝鋒在抗疫前線的平凡英雄們完成使命,在春分日紛紛平安歸來,這一天,春暖花開,綠意盎然已不完全是自然景觀,更是早已種在我們中華兒女裡面的美好與信念。


春分捷報:春暖花靜放,養生意思行

春分捷報:春暖花靜放,養生意思行


這一場全國眾志成城的抗疫戰爭,讓我們記住了感動,堅強,偉大,更讓我們記住了健康和生命的重要。春季,萬物發陳,人氣在肝。養生要晚睡早起,起床後要散步,呼吸新鮮空氣,穿著寬鬆。春季養生更要注意防風防寒。是日,春分。讓我們想起了甦醒的七絕詩句:“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進入春分節氣後,南方雨水增多,氣候溫和,陽光微露明媚,我國也漸漸復工復產,城市紛紛進入春季開工階段 ,勤勞的農民也開始播種早稻。


春分捷報:春暖花靜放,養生意思行


春分捷報:春暖花靜放,養生意思行

飲食養生:既要補又要預防上火

同時,春分也是寒冷交替的時候,這時人體的陰陽之氣因為天氣的變化而上下浮動,人們剛從冬季寒冷的環境中走出來,身體也相對虛弱,陰陽容易失調,因此,人們在春分這個時節是很容易生病的,而且生病後還不容易好,容易反覆。所以,在春分這個時節,人們更應該注意養生,在飲食方面,既要補又要預防上火。在這個時節應該適當攝入魚肉、瘦精肉、蛋、奶等,多攝入蔬菜水果,特別是鮮綠葉類的蔬菜,儘可能地多攝入富含維生素 C 的蔬菜和水果,除此以外,在春分這個時節,北方的人們還應該注意適時適量地補充飲水。

穿衣養生:乍暖還寒,春捂秋凍

天氣乍暖還寒,溫差較大,氣溫回升即減衣,而氣溫忽降,衣服還未加上,這樣易使陽氣受遏,妨礙肝的疏洩,亦易患上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因此,要順應氣候宜適度“春捂”,根據天氣的變化和自身體能素質適度添衣。

作息養生:早睡早起,去春困

春天時節,坐在辦公室的,隔離在家的人們常感到睏乏無力、昏沉欲睡,早上醒來較遲,這是我們常說的“春困”。“春困”是一種正常的季節性變化時出現的生理現象。欲去春困,需要保證充足睡眠時間。成年人每天保證7-8小時左右的睡眠,兒童和青少年則每天應該有9小時的睡眠。“春雷響,萬物長”,春天萬物復甦,早起散步緩行,在春光中舒展四肢,呼吸新鮮空氣,舒展陽氣,順應春陽萌生的自然規律。

情緒養生:心平氣和,調暢情緒

中醫認為,肝主升、主動,喜條達而惡抑鬱,故稱之為“剛髒”,在五行中屬木,為陰中之陽,與自然界春氣相通應。肝喜疏洩厭抑鬱,生氣發怒易讓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導致口苦、納差、腹瀉、失眠等不適。春季萬物生長,人氣在肝。因此,春分時節要做到心平氣和,保持輕鬆愉快、樂觀的情緒,安養神氣,切忌大悲大喜、情緒波動劇烈不利於肝氣疏洩。春分時節,春光明媚,正是踏青的好時節,“此時已鶯飛草長,愛的人正在路上”,穿越人海與春暖花開相擁,記錄下櫻花開的紛紛揚揚,讓世間美好與你環環相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