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新版最大的槽点,是慢动作拖剧情、选角网红脸化。

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 2019年《倚天屠龙记》」

但也有个很大的看点:多年前,周海媚贡献了一版最经典的周芷若,没想到如今成了灭绝师太。

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是的,《倚天屠龙记》最有意思的地方就在于:


年少读不懂周芷若。读不懂周芷若为什么到最后,会变成灭绝师太;


也读不懂张无忌,读不懂为什么大家都说他是优柔寡断的负心人。


而当你历经岁月沧桑,才发现这其实就是爱情的真相。

爱情本来就是赌博,即便是与人分享的果实,也不能减她一丝一毫的诚挚。


她绝不会说“我可以不和他在一起,只要他幸福。”


她所爱之人的幸福,必须有她参与。


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没有自我纯奉献

金庸说他最喜欢小昭,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小昭集合了男性幻想下女孩应有的一切美好品质,姿容绝艳、善解人意、不作不闹,是做老婆的最理想人选。《鹿鼎记》中的双儿,《天龙八部》中的阿朱,《笑傲江湖》中的仪琳,都是这类完美女性的化身。


她是雪肤蓝眼的异域美人,一直无怨无悔陪伴在无忌身边,无微不至照料对方。


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教主哥哥,我要永远、永远跟着你。只要在你身边,甚么危险我都不在乎。”


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即便这么低到尘埃的愿望,也难以实现。


「1993年《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说送教主离开,一里路、两里路,直到送上了船,还是恋恋不舍,又不明说想陪同他一起,只是默默的跟随,无忌看她委屈,也就带她一起上路。


她从不为自己争取什么,来中原是为了救母,混入明教高层偷盗乾坤大挪移;最后为了保全张无忌和他的女人们,舍身一辈子当处女教主。


她明知张无忌没有赵姑娘、周姑娘,也还会有别的姑娘,转瞬就会把她忘了,毕竟她只是个微不足道的小丫头。


不如舍己为人,留给对方海阔天空。


「1993年《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


她是奉献型的人,当了总教教主之后,还给他凑齐送来了剩下的6枚圣火令,巩固他的地位。同时委托手下悄咪咪地给他自己做的鞋子和衣服,以慰相思。


没有自我的人,情感天平不会往这边倾斜。


往后寂寞的日子还长,守着回忆独自煎熬,默默揣怀这段朦胧的爱,在夜深时分,反复咂磨,滴漏到天明

在期待和追求中,慢慢取代爱的对象,在心中创造出无穷尽的美好影子和情感温馨。她已经获得抽象的爱情面貌,那么实体的对象就不那么重要了。


结尾:

《倚天屠龙记》中,单相思、生死恋、跨国恋、冲破伦常家国不容的畸恋,俯拾皆是。缠绵悱恻的情感,几乎淹没了求道为侠的内核。

年少不懂张无忌,   ;读懂已是负心人


杨逍那句“晓芙还没有死,她只是躲着我”,杨不悔那句“我再也不会喜欢别的糖人了”,看得人肝肠寸断。

“四女同舟何所望”的美丽春梦,或许永远不会实现,但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却久久萦绕在观众心中。

不论是哪一种感情观,终究是伤人的。

快乐在人生里,好比引诱小孩子吃药的方糖,更像跑狗场里引诱狗赛跑的电兔子。几分钟或者几天的快乐赚我们活了一世,忍受着许多痛苦。我们希望它来,希望它留,希望它再来——这三句话概括了整个人类努力的历史。

爱情也是如此,它引诱我们,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人生的痛苦,却不至于悲观到底,好歹总是抱着被爱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