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產業理性迴歸,運營商和5G催生加速拐點


【百川研報】VR/AR產業理性迴歸,運營商和5G催生加速拐點

VR/AR產業鏈長,主體多,海內外的軟件層面差距明顯

VR/AR產業鏈包含硬件、軟件、內容製作與分發、應用和服務等環節,產業鏈長,參與主體多,國內企業在軟件層面的系統平臺與海外巨頭的差距明顯。從頭顯設備的硬件成本構成來看,屏幕、處理器以及存儲佔比較大。

VR/AR從非理性過熱到理性迴歸

國家通過一系列政策構建了VR/AR產業的頂層設計,明確了產業戰略地位。2016年起投資過熱,2019年前逐步降溫,2019年行業投資回暖跡象明顯。國內運營商將扮演重要推手,2020年VR產業發展即將加速。《半衰期:愛莉克斯》遊戲一經發布,好評如潮,目前我們認為該款遊戲有望成為VR行業遊戲內容端的破冰者,推動VR產業的發展提速。

從眼鏡到一體機,科技巨頭領跑優勢明顯

早期低門檻的VR/AR眼鏡市佔率高,PC端VR內容豐富,性能強大,擁有穩定高端用戶群,但是高成本成為其推廣障礙,產業逐步向一體機邁進,一體機VR頭顯設備成為未來VR的趨勢。在產業演進歷程中,海外科技巨頭Oculus、Valve、HTC、索尼的領跑優勢明顯。

多技術融合推動VR/AR產業發展

視場角FOV提升沉浸感、光場顯示消除眩暈、定位技術打開新“視”界、FOV傳輸技術和編解碼能力是VR場景化基石。視場角FOV是提升沉浸感的重要參數,需同步伴隨屏幕的分辨率提升(從4k到8k甚至12k),光學顯示技術依然任重而道遠。人類的立體視覺的生理感知主要包括雙目視差、移動視差、聚焦模糊,VR/AR設備聚焦模糊的缺失引起使用者的眩暈,光場顯示有望消除眩暈。VR頭顯的定位追蹤技術主要分為Outside-in(由外向內)和Inside-out(由內向外)兩大類型,Valve推出Lighthouse(燈塔)激光定位,Oculus Rift採用主動式紅外激光+九軸傳感器定位(俗稱“星座定位”),索尼VR採用主動式光學定位,而Inside-out定位追蹤技術雖然低成本,但是精度和魯棒性較差。視頻清晰度的持續提升推動數據量增加,FOV傳輸逐步取代全視角傳輸的趨勢明顯,VR的場景化落地(尤其直播)需要強大的編解碼能力支撐。

5G助推VR/AR產業繁榮

G的大帶寬提升VR視頻的分辨率和碼率,更高清的畫質提升用戶沉浸感。而云端渲染畫面的情況下,通過低延時輔助降低眩暈感。推薦創維數字、當虹科技、虹軟科技、順網科技和佳創視訊。基於各公司在技術壁壘、賽道和資源卡位方面的競爭優勢,我們推薦關注創維數字、當虹科技、虹軟科技、順網科技和佳創視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