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秒進賬12億!冰火兩重天!


60秒進賬12億!冰火兩重天!

60秒12億!沉寂已久的樓市,終於再現火爆的一面。

在江蘇蘇州,龍湖出品的湖西星辰項目,僅用了60秒就銷售了12億,最後只剩下30套122平米的三房。

樓市回溫後,龍湖便拿下了亮眼的開局,這和它剛剛公佈的2019年財報倒頗為呼應。財報顯示,去年龍湖集團的營業額1510.3億元,同比增長30.4%,多項指標向好。

只是,這份讓資本市場頗為滿意的答卷,並不能掩蓋龍湖的現實隱憂——在經歷多次業主聲討風波後,開始穩健起來的龍湖,卻又在逐漸失去想象空間。

01

作為川渝地區的地產龍頭之一,龍湖2019年的業績不乏亮點。

營收方面,龍湖實現收入1510億元,同比增加30%;銷售方面,銷售額2450億元,同比增長20.9%,超額完成2200億元的年度目標;銷售面積142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5.2%。

利潤方面,毛利潤508億元,同比增加28.5%,毛利率33.6%。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183.4億元,減除少數股東權益、評估增值等影響後的核心淨利潤155.5億元,同比增長21.0%。

分區域看,長三角、西部、環渤海、華南及華中區域簽約金額在全集團佔比分別為34.0%、24.4%、21.6%、10.8%及9.2%。同時,首入太原、長春、海口、徐州、揚州等11城。

和2018年相比,龍湖去年的部分數據,的確出現了下滑。比如2018年龍湖的合同銷售額同比增長為28.5%,去年只有20.9%;2018年毛利潤同比增長61.8%,2019年也降到28.5%。

不過考慮到整房地產市場的增速都在放緩,和其他房企進行縱向對比,龍湖的業績已經算比較優秀了。像金科那樣高歌猛進的增長表現,畢竟還是少數。

而且,在地產業務之外,龍湖的商業運營、租賃租房、智慧服務都有可觀的增長,擴張的勢頭比較生猛。

以商業運營為例。龍湖已經累計開業商場39座,總租金47.5億,總客流量 4.7億人次,銷售額267億,回報率7%。其中去年開業10座,未來還要按這樣的速度繼續擴張。

而租賃租房業務方面,品牌之一的冠寓,已經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南京、重慶、成都等重點城市開張,今年的目標是開到10萬間。

02

龍湖能有可觀的業績表現,可以從多方面找原因。比如在經營思路上,它和當下的區域發展趨勢貼合緊密,業務集中核心城市群範圍內的一二線及熱點城市。

而從財務的層面看,不得不說,在去槓桿、降風險的前提下,它真正做到了足夠穩健。

比如在債務方面,2019年龍湖的綜合借貸為1460億元,淨負債率51%,和百強房企78.7%的負債率均值相比要低很多。

2019年的龍湖,在1510億營收的前提下,持有現金達到609.5億元,遠遠高於139.3億元的一年內到期債務。可見在財務風險控制上,龍湖相當小心謹慎。

債務控制的另一端,龍湖還有著讓很多房企眼饞的融資成本——2019年龍湖的平均借貸成本為年利率4.54%,而全行業的平均融資成本在5.7%左右。

在調控收緊,融資成本上升的前提下,借貸成本和現金流成為房企的命門。

龍湖的債務控制和融資優勢,大概也正是董事長吳亞軍能霸氣宣稱“1月已完成全年基本融資”的資本。

在日前的業績發佈會上,龍湖集團CEO強調,“守住淨負債率,不拿地王,不拿高價地,達到我們的指標,把節奏踩好。”

和融創等高速擴張的激進房企相比,龍湖的確是有些另類的,雖然也時不時造就地王,但總體而言,它的拿地策略還是比較穩健。

在資本遊戲方面,龍湖似乎也沒有什麼太激進的野心,對“收併購”的潮流並不感冒,更傾向於穩紮穩打。

因此,在融創收購萬達文旅項目、“併購王”世茂拿下福晟的時候,宣稱“拿公開的、乾淨的地塊”的龍湖地產,每年新增土儲中,只有25%-30%是收併購獲得。

龍湖的穩健,讓它犧牲了擴張的規模和速度。這當然不全是壞事。“在不確定的市場,謀求確定的成長”,相較於矇眼狂奔、激進擴張,穩健地活下去,的確是首要命題。

03

“水大魚大、矇眼狂奔的時代註定一去不復返,迴歸、重塑成為共識。”

在2018年的業績報告上,吳亞軍寫道。2019年的報告中,這句話被她再次重申了一遍。

“迴歸”、“重塑”兩個詞,倒是用的恰到好處。要知道,穩健並不是龍湖一貫的風格,在房企普遍高速擴張,將週轉率做到極致的時候,龍湖正是那個衝在前面的。

比如2016年,龍湖的銷售額只有881億元,而2017年直接暴漲至1560億元,2018年則突破2000億大關。如此擴張速度,正是建立在壓縮拿地、開發、銷售的週期上。

前幾年的大中小房企,幾乎都是靠著這條高週轉的經營邏輯,在房地產市場進入存量時代之前賺足了最後一桶金,營收、銷售額突破一個又一個千億大關。

但是,在限價政策下,高週轉導致利潤進一步攤薄,為了降低成本,趕工期甚至偷工減料的負面問題接連上演。其中,號稱“善待你一生”的龍湖,可謂首當其衝。

去年年中的龍湖業績發佈會上,有長沙業主突然現身哽咽維.權。突如其來的一幕,只是龍湖的一個縮影,在成都、南京等其他多個城市,龍湖都出現過類似質量和維.權問題。

網上甚至還可以找到這樣一條提問,“為什麼龍湖的項目會問題頻發?”

因此所謂“迴歸”、“重塑”,不僅是房地產市場大環境的變化使然,其實也是龍湖過去高週轉後遺症倒逼的結果。

速度和品質,在多數時候都是很難兼得的。尤其在房地產行業,再標準化的流程控制,都未必能將質量問題徹底清零。

那麼對龍湖來說,在市場總體增長放緩的前提下,如果還是無法避免“矇眼狂奔”衍生的種種質量問題,那將是一件異常尷尬的事情。

只是問題在於,從冒進到穩健的轉換中,對未來“始終保持審慎、警覺的態度”的龍湖,在犧牲規模和速度之後,又該如何守住既有的優勢,不至於掉隊呢?

要知道,同樣重慶起家的川渝地區典型房企金科,去年的營收、銷售額、淨利潤同比增長都突破了50%。

而在克而瑞公佈的銷售榜上,2019年龍湖已掉出前十,被世茂趕超。不進則退,這是龍湖逃不掉的生存難題。

房地產畢竟是市場瞬息萬變、資本高速流動領域,這裡充滿了野心和冒進的元素。龍湖需要停下來,迴歸品質之道,但徹底丟掉冒險精神,也是在犧牲想象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