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你願意和誰談心?接受誰的建議?答案是:你尊敬的、信任的、關係好的人。孩子也是一樣。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如果孩子把父母當成自己尊敬、信任的對象,那麼父母說的話,他們更願意聽進去。相反,如果他們把父母看成對立的人,無論父母說什麼,他們都會本能排斥。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所以,無論是叛逆的熊孩子,還是沉默寡言的孤僻孩子,想要讓他們乖乖合作,父母首先要學會收買人心,與他們搞好關係。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學會信任

很多父母總覺得孩子生活上不懂自理,學習上不會自覺,總是用監視的心態、懷疑的目光對待孩子。

如果孩子說錢丟了,就會質疑孩子是不是偷偷花了,不敢承認。如果孩子在房間呆的時間長了,就懷疑孩子是在玩遊戲。不管孩子說什麼,父母都覺得他們是在撒謊、找藉口。如果父母總是對孩子懷疑這懷疑那,孩子就會逐漸變成父母懷疑的樣子。

所以,想要與孩子搞好關係、拉近距離,父母就要充分信任孩子,用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有一次,我跟三歲的小侄女一起玩樂高,中途我想去上廁所,怕她趁我不在,把拼好的圖形弄壞。於是,我拜託她幫我看好,不能讓任何人(包括她自己)碰樂高圖形,如果被弄亂了,我們的辛苦就都白費了。

我上完廁所回來,媽媽問我,就不擔心我走了以後小侄女偷偷玩樂高嗎。我反問她,我不在的時候,小侄女有碰過樂高嗎。媽媽很意外地說,沒有,而且特別認真地看守著,不讓別人碰。

我說,這就是信任的力量。因為我的信任,小侄女有了一種使命感和責任感,這讓她覺得自己是被看重和信任的,她絕不願意辜負這份信任,所以她一定不會碰。

懂得剋制

幾乎所有家長都有一種本能:出於為孩子好的強烈願望,總是忍不住要提醒孩子、指點孩子。

比如,孩子在看電視,就不停地要求他去看書。孩子在玩耍,就不停地提醒他不要弄髒衣服。而這種沒完沒了的嘮叨,完全沒有起到作用,反而讓孩子一臉不耐煩。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父母的這些行為,其實是在以“愛”為名,行“包辦控制孩子”之實。他們總說為孩子好,卻沒有想過孩子到底需不需要、喜不喜歡,更多的只是為了滿足自己內心的某些需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甚至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強迫症需求。

例如,我看到小侄女在沙坑往鞋子裡裝沙子,特別想阻止她。但我立刻意識到,這是把大人的意志強加在孩子身上。在我們看來鞋子,應該是用來穿的,應該保持乾淨整潔,但在孩子看來,鞋子也可以是一種玩具。於是,我強迫自己忍住“看不慣”的衝動,沒有干涉小侄女。

所以,如果想要跟孩子搞好關係,我們就要捨得放手,要強迫自己“看得慣”,給孩子充分的成長空間。

【梅梅說】親子關係大於教育。父母若想教好孩子,首先就要收買孩子的心。而學會信任和尊重孩子,懂得剋制自己干涉孩子的衝動,給孩子更多自由空間,就能跟孩子搞好關係,讓孩子乖乖合作。

讓叛逆的熊孩子聽話,讓孤僻的孩子開金口,家長得先學會收買人心

我是 ,愛讀書、愛寫字,心理學科班出身,持續分享教育相關的信息和觀點,歡迎關注、點贊、留言,和我一起交流,您的喜歡是我持續創作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