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國家經濟全靠內需,幾乎不出口,能保持穩定麼?

下個假期去哪玩


國家經濟全靠內需是不行的,製造的東西多了,內需飽和了,內需消化不了了怎麼辦?只靠內需發展不起來的!


我是老火321


評論員門寧:

先給出答案,如果真像你說的,一個國家有所有資源,工業體系完整,那麼完全靠內需也是可以實現經濟平穩運轉的。做一個最簡單的類比,如果你把地球看作一個超級大國家,我們地球人並沒有跟火星或其他星球做生意,經濟一樣可以保持運轉。

不過實際情況是各個國家密切的貿易往來,幾乎沒有資源自給自足,完全在國內生產、銷售、消費的國家。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並不是簡單的互通有無,而是為了通過分工提高整體的生產效率,實現最優的均衡。

為了便於理解,我們把全世界的國家簡化成兩個,分別為甲和乙,把商品也簡化成兩種,分別為A和B。假設甲國生產1件A商品需要用2個人,生產一件B商品需要用5個人;假設乙國生產1件A商品需要5個人,生產一件B商品需要10個人,很明顯乙國的生產效率比甲國差,因此很多人會猜測甲國並不會從乙國進口商品。

甲國有一個聰明的商人,他發現在甲國一件B商品可以換2.5件A商品,在乙國一件B商品只能換2件A商品,那麼他把2件甲國生產的A商品運到乙過賣,可以買回1件B商品,回過後可以換到2.5件A商品,等於賺了0.5件A商品,顯然貿易對甲國是有好處的。同理,如果乙國商人將B商品出口到甲國,進口A商品,也是有利可圖的。

最後雙方發現,雖然他們兩國都能夠生產全部商品,雖然甲國生產A和B的成本都比乙國低,但由甲國生產A商品,乙國生產B商品,對於兩國來說是更好的選擇。

所以不與外國通商,顯然不是什麼好主意。


首席投資官


計劃時代的中國,國家發展很快呀,從一窮二白到工業農業科技國防發展,國內循環很好,自給自足人心齊,社會主義大家庭,治安穩定環境美,人民都有幸福感!


百覽天下


當然可以保持穩定,毛澤東時代,我國就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型的經濟。


用戶3621355913676


中國作為大國,幾千年來主要靠內需發展起來的,這就是自給自足模式。但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與其它經濟體不合作,老死不相往來,那是自毀前程,自掘墳墓。


哈哈95128931


你說的就是閉關鎖國,當年大清就是這樣乾的,結果如何?


沉醉的文人


越是想獨裁就千方百計的閉關鎖國!比如滿清王朝!害怕的是經濟的流通帶來的思想的交流!


古風小橋流水人家


任何時候都要客觀的看待 ,一個民族如果不團結,那他就是砧板上的肉。毛澤東時代民族團結,愛國人士科學家紛紛回國,建設國家緊跟世界科學技術,艱苦奮鬥無私奉獻,體現了民族精神,有毛主席老一輩集體領導,正確的指導,國家經濟就全面發展。團結是民族發展的基石。


ZHUANGLING


在清朝,在位者不是奉行閉關鎖國政策嗎?雖然與別國還是存在一定的貿易,但是體量較小,由於小農經濟自帶有自給自足的特點,在那個時代我們幾乎就可以完成“需求閉環”,即便是不與他國貿易,百姓也餓不死。


不過,也僅僅只是餓不死,能夠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保障——有飯吃、有衣服穿。


經濟一旦全靠內需,不再與他國產生經貿往來,其實封閉的不僅僅是貿易,更是阻斷思想和技術的交匯融合,隔斷了與世界的交集。最為顯著的弊端就是:眼界變狹窄,社會活力和創新變得越發薄弱,居民也會逐步變得愚昧。


一個國家完全做到自給自足,不出口,或許可以保證國內的穩定,因為對於廣大居民而言,最為重要的還是:吃得飽、穿得暖 、住有所居,滿足了他們的基本需求之後,社會基本不會出現太大的紕漏和問題。


但是這個貿易封閉的國家是註定會被時代所淘汰和拋棄的。所謂“落後就要捱打”,我們的先輩已經深刻體會到了這一點。


而且縱觀世界上的發達國家,100% 都是保持開放的姿態,甚至在關稅、傾銷等貿易壁壘問題上都保持高度的重視,為了營造一個相對公平、自由的貿易環境,付出了很多的心力和時間。


而反觀落後的一些非洲國家,大部分封建氣息濃重,開放程度較低。所以,一個開放的貿易環境對於經濟的發展、社會文明、法制化的建設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意義和正面影響。


為什麼現如今全球貿易都擰成了一股繩?不論是智能手機、大飛機還是汽車,基本都是全球分工合作,大家各自使用自己的專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商品,讓產品的生產、流通環節能夠具備更高的性價比。


就好比全世界的老大哥:美國,他們完全有能力從頭到尾造出一架波音737大飛機,生產出蘋果手機,但是他們卻沒有這麼做,因為全球分工能夠讓效益最大化,讓大家的專長為我所用。即便是美國也不是在飛機制造的各個領域都是拔得頭籌的,完全自己生產,不僅研發、生產成本高,而且最終產品的性價比或許也會遜色於當下。


經濟全靠自給自足,最大、最深遠的影響還是在於——思想很容易被禁錮。不再觸及外界的商品,我們的世界就會逐步單一化,像很多飲食風俗、代步工具、新概念都是從海外通過商品輸出的形式流傳到國內的,一旦貿易交互停滯,文化、科技、觀念上的交互也會隨時停止。





總結


自給自足,不再與外界產生貿易往來是非常愚蠢的行為。不僅低效,而且對於社會創新有著極大的危害。


減小貿易壁壘、促進世界的經貿往來才應該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大家各取所需,使用先進的生產技術、管理理念達到效率、產出的最優化,促進世界經濟的繁榮和發展。


目前世界上任何一個強大的國家都是秉持著開放的態度。關閉國門、自給自足的想法是非常危險的,也是應該被提防的。


浮雲財經觀


道不同不相為謀,制度不一樣,永遠不會成為朋友,俄羅斯現在也是資本主義國家,剩下的自己站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