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此时此刻,在距离杭州700多公里的武汉协和西院,浙大二院171名援鄂医疗队员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这是他们驰援武汉的第40天。


2月14日,浙大二院集结171人医疗骨干,驰援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并于3月15日休舱,顺利完成第一阶段的驰援任务。在短暂休整一日后,医疗队接到国家卫健委的指令后,又奔向全新的战场——武汉协和西院,接管那里的一个重症病区。


值得一提的是,医疗队171名队员中,有27名队员分别来自浙大二院的8家院区、分院和紧密协作医院:长兴院区、余杭院区、建德分院、上虞分院、遂昌分院、龙泉分院、兰溪分院、余杭区中医院


27名来自全省各地的浙二队员中,有10名医生、17名护士,都是各院区、分院和紧密协作医院的精英,多为重症、呼吸、急诊等专业。接到驰援指令时,他们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从全省各地赶到杭州出征;在武汉战“疫”时,他们不畏艰险,迎难而上,为战“疫”写下重要篇章。


对此,院长王建安感慨说:“多年来,得益于‘双下沉、两提升’的实践和坚持,浙大二院依托全省各地院区、分院和紧密协作医院,培育和储备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在驰援武汉抗疫的使命号召前,各地医院第一时间响应,27名精兵强将加入大部队,召之即来,战之能胜,表现出了很强的战斗力和融合力。我们要向各家医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要向仍在武汉抗疫的你们表示感谢!


医疗队领队、常务副院长王伟林多次点赞这个群体,对他们的参战表示感谢。共同战斗在武汉的日子,他多次关心这个群体的工作与生活,及时为他们排忧解难,将171名队员紧紧凝聚起来,形成抗疫的强大合力。今天,我们采撷了部分队员的战“疫”心声,让大家共同领略这个群体的风采。


我不怕危险,就怕无用武之地

刘胜,浙大二院龙泉分院,呼吸科副主任、主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作为一名呼吸内科医师,除了完成日常查房、病历记录及报表等常规操作外,我也想干一点专业的事情,发挥自己小小的专业价值。记得那天凌晨的夜班,有个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潮气量低,患者不断咳嗽,呼吸机一直在报警,我们床边查看患者经讨论决定,需要气管镜检查处理,我立即向组长请示,由我来完成。气管镜下我发现气管插管下段痰液黏附,立即予以吸除,过了一会儿呼吸机报警解除,患者渐渐不咳嗽了,呼吸也慢慢变得平稳。气管镜操作是呼吸科医师的基本技能,这次让我体会有小小的成就感,被需要的感觉。还有核酸采样也是我的“专长”,虽说技术含量不高,但也有一定的风险性,这些对我来说都不是事,我不怕危险,就怕无用武之地


用平凡和专业抗击疫情

吴云龙,浙大二院余杭院区,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第一次进入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虽然有10几年的ICU工作经历,仍然被如此多、如此危重的病人所震撼,而临时改造的病房条件不足,氧气供压不足,给我们的救治增加了困难。我们小组5名医生,仅组长张颖副主任医师和我是重症医师。张颖组长迅速作了分工,我们重症专业的主要关注危重症病人,而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机管理,恰恰是我的主战场。但是以往的经验并不一定适用,新冠肺炎对我们每一个医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危重病人的呼吸衰竭进展速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严重程度是我们以前没有碰到过的,呼吸机的调整难度非常大,每一个班上,我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房,给病人做肺复张、测定肺顺应性,观察氧合变化,给病人吸痰观察痰液性状,运用超声评估心肺、容量状态,尽自己所能地去优化机械通气参数。我们病房里大多是65岁以上的病人,有些高龄患者90多岁,有些还有慢阻肺,治疗难度非常大,在精心的一例一策调整下,一些病人的肺通气状况、氧合状况都得到了改善;有些突发情况,经过团队合作,也都能妥善处理,转危为安,让我感受到重症专业在新冠一线的重要性,也为我这16年的职业生涯能在武汉有用武之地感到非常欣慰!我们不是英雄,我们就是普通的医生,但我们用平凡和专业抗击疫情,治病救人就是我们的工作,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事


关怀的对象不仅是患者,同时还有医疗队员

朱玉华,浙大二院长兴院区,心内科主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上班不久颈椎病犯了,时常有疼痛,有时候常常疼的抬不起头来,每天需要倒悬着头在床边自我康复。不过我所庆幸的是我坚持到了最后,每一班岗,每一次班都没有给队里的战友拖后腿。我在这次援鄂期间参加了林铮主任的人文关怀小组,我们做好病人沟通,给病人和家属架好爱的桥梁,缓解病人的苦痛与焦虑,让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医者的温度,感受到病房里一样有春天。

我们关怀的对象不仅仅是患者,同时还有医疗队员。医疗队里很大一部分是90后,他们可能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些事情。来到武汉面对强大的工作压力,他们精神高度紧绷,其实一天下来会很累。我们就一起做好队员的心里疏导,大家就是一家人,每一位队员都是我们的亲人,要去关心和爱护。


最开心的是看到即将出院患者的笑容

赵继京,浙大二院建德分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病重患者都需要氧气支持,有的甚至已经气管插管接有创呼吸机,有的使用无创呼吸机,每次穿戴好防护装备进入病区接班后,我们逐个病房查房,在查房的时候与患者聊聊,一方面是沟通病情,另一方面也是安抚他们的情绪,交代一些注意事项。对于危重的患者,我们根据患者病情调整呼吸机参数,然后是会在组织讨论并调整治疗方案,书写病历相关资料等。穿着防护装备虽然是六小时的班,加上穿和脱,以及中间的等待时间,基本要九个小时,这个过程中,闷热,压疮疼痛等等还要克服!记忆深刻的就是收治入院的一位中年女患者,有哮喘基础疾病,病情初期先后使用高流量吸氧及无创呼吸机,都依然无法阻挡病情进展,医疗队讨论后决定予气管插管,并行有创机械通气,经过大家努力,患者恢复良好。我感到最开心的时候,是查房看到患者即将要出院时开心的笑容。不知不觉来武汉已经一个多月,也逐渐适应了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节奏。从医以来,从来没想过会直面病毒,直面生死。在国家有难的时候,作为医务人员义无反顾,到一线战斗,我觉得这是一种光荣。


每次能帮到病人都会开心好久

夏鹏飞,浙大二院兰溪分院,心内科主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我姓夏,熟悉的人都叫我“老夏”。出发临行前,特意把头发给剃光了,这样更符合“老夏”这个称呼。

我在医疗队三组,组长李珉说我们是一个集体,共同进退,我是年龄最小的,队里都是我的老师,他们都会很耐心地帮助我。作为一名医者和战士,年龄在武汉这个战场早已被抛在脑后。正所谓年轻就要多干,这样才有更多的学习和进步的机会。所以我想着能为战友们多分担一些我力所能及的工作,在他们忙的时候帮忙收治病人,看看病人有什么不舒服,或者是帮忙解答病人的一些问题,

事情虽小,感觉却很真实,每次能帮到病人都会开心好久


转战“疫”线,我义无反顾、责无旁贷

郑天宝,浙大二院遂昌分院,院感副科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初来时的恐惧和忐忑是肯定的,但经过浙二老师和院感老师的悉心请导和培训,我们马上就适应了工作。在短短的1个月时间,在我们浙大二院这个大家庭的携手合作下创下可喜的成绩:收治了60余例危重患者,好转治愈40余例。在我们刚出ICU24小时,就接到了转战协和西院的人物。大家仍带着疲惫,但我们是“浙二人”,没有推脱、没有借口,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有战必胜!春已归来繁花已盛开,你们、他们、我们的携手合作下,我们立将可脱下口罩,畅亨呼吸,自由生活。我们我还是那一句话:

作为浙二大家庭的一员,转战“疫”线我义无反顾、责无旁贷。武汉必胜!中国必胜!


只要本部有的,分院一定会有

吴凡,浙大二院长兴院区,重症护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从2月14日来到武汉,已有一个多月,深深的感受到来自于浙二大家庭的温暖。

在刚开始物资还不是很充沛的时候,王伟林副院长反复强调只要本部有的,分院一定会有,大家不要担心。也特别感谢后勤保障的3位老师,他们可谓是我们强大的后援团,从防护物资到生活物资,以及其他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都能够帮我们解决,只有我们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还有我护理一组所有的老师们,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们总会在第一时间给予我帮助,致敬我可爱的战友们。


武汉最美的是武汉人民善良的心

方银佳,浙大二院上虞分院,ICU护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武汉最美的不是樱花,而是武汉人民善良的心!一位阿姨因为在做高流量氧疗,身体很虚弱,下不了床,大小便只能在床上解。我们在给她处理便盆里的小便时,她虚弱的喊到:“小妹妹,你要小心,听说大小便也有病毒,也会传染的,你快去换个手套吧!”这句话直白的没有任何修饰,但却是他们听到的最动听的话!瞬间湿了眼眶,感觉一切都值得!只要有一分希望,必定做一百分的努力!在ICU病房里很多病人都沒有自理能力,打开水、喂饭、擦大小便、换尿布湿、处理呕吐物……只要病人有需要,只要对病人有帮助,我们必定竭尽全力。


疫情结束后,我要看清口罩下每个人的脸庞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今天是3月15日,我们到正好一个月。还记得来的那天大雪纷飞,现在已是阳光明媚、春暖花开,回想起这一个月在武汉的日日夜夜,我们时时刻刻都带着口罩,为了避免感染,除了必要的工作交接,几乎没有任何交流,除了名字,我们对彼此没有任何了解,当我们脱下防护服,摘下口罩,可能谁也不认识谁,时间也让我们这支队伍彼此磨合,并肩作战时默契十足。接下来我们就要继续转战武汉协和西院,昔别往日的战场,总是心有不舍。一路走来,点点滴滴,历历在目,感慨万千,此时我想说:等疫情结束后,我要看清口罩下你们每个人的脸庞,放声高歌,相互拥抱!


这支援的一个月多的时间里,爱满自溢

冯赟,浙大二院建德分院,心内科护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我在护理3组——“小太阳”,这支援的一个月多的时间里,爱满自溢。中村恒子老师写的《人间值得》中有句话:“人生,只要能照亮某个角落就够了。”而我的战友们却照亮了我的整个世界。哪怕在身穿防护服长达8-9小时超工作负荷的时候,脸部被护目镜口罩勒出深深水泡的时候,在抗击疫情烦恼、痛苦和最糟糕的时候,他们能感召到这份救死扶伤笃定的心境,我想说一声:人间值得!我永远都会记得咱们一起穿过的蓝战靴,一起在战车里唱过的歌,一起打过的胸腺肽,一起在重症监护室战场里经历的战斗……我会记得你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和每一个人最可爱的样子。

托尔斯泰说过,“疾病不应该把人们分开,恰恰相反,它应该为人类相爱提供机会。”武汉这座城市经历着哀伤与痛苦,无声的哽咽,无声的悲痛。人们正在奋力冲破层层雾霭,在汗水、泪水和拥抱的浇灌下一定能春暖花开。


我可以和你合个影吗?

李章凤,浙大二院长兴院区,呼吸内科主管护师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来武汉已经有一个多月了,在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监护室里顺利完成重危患者救治工作,也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现在已转战协和医院西院进行救护工作,感触最深的是,有一位老大爷不仅有新冠肺炎还有基础青光眼病史一直靠滴眼药水降眼压治疗,有段时间出现了眼部分泌物增多情况,医生开出生理盐水冲洗治疗,我负责护理他所在的病房,因为老大爷不太懂,我就一遍一遍的教他怎么使用,因为长时间都与他接触,老大爷了我的名字,在我没去上班的期间一直寻问我几时上班之类的话语,很感动,

有天我夜班,很清楚的记得已经是零晨2点,他见我上班,很激动的对我说:“李护士,我明天准备出院了,我很感谢你,我可以和你合个影吗?”朴实而简单的要求,感动着我,也感谢他对我们的信任。现在他已痊愈出院,希望越来越多的病患能康健,早日凯旋!


这世上可能确实没有超级英雄

不过是无数人都在发一份光

然后萤火汇聚成星河

希望如约而至的不只是春天

还有疫情过后平安无恙的每一个你


战“疫”有你,浙二之幸!

“双下沉”的浙二实践

浙大二院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双下沉、两提升”的号召,以“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为契机,开创了具有浙二特色的以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为核心的“10+1”下沉体系:从2010年6月建立第一家“双下沉”分院开始,先后与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等10家医院缔结了分院关系;资金下沉1500万元建设“浙西国际心脏中心”,将长兴县人民医院纳入“浙医二院医疗集团”,建立浙医二院第一家市外的长兴院区;在衢州地区推广以人才派驻“1:2:1 ”为特点的高水平医联体建设……

目前浙大二院已经成为省内“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签约早、覆盖面广、分院多、派出专家多、合作模式多元化的医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