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后思


(全文共计2000字,预计阅读时间 6分钟)

(此文并非推荐阅读,反而是建议“慎读”,最好是能结合《论大战略》一起理解)

稻盛和夫先生的简单原则能助他成功,一个很大的影响因素是其所处的社会背景。

放眼宏观整个历史长河,同他一样的简单成功者屈指可数,这固然只是个极低概率事件。

主观而言稻盛和夫先生值得我们尊敬,但客观而言,这样的成功方法不可复制。

但是他所写的书、他的思想之所以能大规模传播,特别是在中资产阶级的人群中,背后的原因倒是很耐人寻味。

前段时间热了一下“量子波动速读”(简称QSR),虽说从科学的角度上来讲,这就是个笑话,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报名呢?

据最近一次(2015年)的国民基本科学素养普查数据显示,全国仅有6.20%的人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并计划在2020年提高至10%。

所谓拥有基本科学素质,说白了就是绝对不会被QSR这种低级骗术给愚弄。

而国内,10个人中,就有9个人可能上当。

结合数据来看,QSR会有那么多人报名,只是个概率游戏而已。

回头再看稻盛和夫先生的哲学之所以能这么火,难道不也是个概率使然的结果吗?

而且在受众的心里需求层面,与QSR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群有“上进心”的人。

这里所说的上进心并非是通过努力变得更好,而是更接近于急功近利、揠苗助长的上进。

可能他们是不知道这样的方法是否真正有用;也可能是明知无用,却又没有更好的方法,随波逐流、撞撞运气。

又或者,只是因为,简单。

极端的,在QSR人群里,一定会存在这么一种参与者:

早就看懂这整个就是骗局,但因为不断有人、财产涌入,自己能从中套利。

博傻,跟金融泡沫比起来没有末位风险,只是有悖道德——不过对他们来说比起利益,道德便不再重要、或者甚至就只是无知跟风。

任何独立个体的成功都是与社会背景、时代背景高度耦合,正所谓“时势造英雄”。

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不可复制,但他提出的哲学理念,从传播学的角度上来说同样取得了成功。

理念传播的成功,相比与个体的成功,对大背景的耦合度要低很多。

传播学涉及到人性——只要社会还是由人类构成的,其中一些共性就不会改变——这便是可以复制的成功因素。

《活法》中的思想体系,更多是适用于行业从事者、而非职业者。(参考《你会以电竞谋生吗》)

阴暗一点,甚至可以说是领导给员工“洗脑”,让他们死心塌地的做行业、为自己创造价值。

结合稻盛和夫先生当时的社会背景,“洗脑”假设站不住脚,他的思想是正面积极且单纯真诚的。

不过,放到现在的国内环境下,即便是同样的思想,也能完全当做洗脑工具使用。

你想更日子过得好对吧?那就照着书上的方法,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本分工作。

你想成为行业顶点对吧?那就照着书上的方法,一点点的从基层积累行业知识,几十年下来一定可以。

你想生活的更幸福对吧?那就照着书上的方法,不要想其他的东西,钻研自己的岗位、全神贯注。

若是作为老板,当然想自己所有的员工都像螺丝钉一样,稳固且高效的处在自己的位置上。

可,时代变了。

有这么一个现象:互联网社会下,老板的脾气变得越来越好。

人与人的链接方式,从传统的上下级统治模式变成了近乎平权的合作模式。

人力资源越来越重要,人们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渐渐被抹平。

有能力的人,完全有离开当前岗位的权利与底气——能力在这个社会背景下,是很稀缺的资源。

所以,老板必须变的脾气好,否则很难留下那些有个性、有能力的人。

回头看稻盛和夫先生的思想体系,那是自己在行业内已经走到了顶峰,再回顾自己经历的体悟。

它能很好地指导人行业内的深度,但会限制对生命宽度的拓展;

它更适合于专精某项技术、面对困难问题的研发者,而非适用于面对广阔市场、解决复杂问题的经商者。

虽然二者也有交织,但不能一味的只看重一边。

放到个人层面来看,这其实是一次对于“人生宽度”与“人生深度”的选择。

他的思想倾向于“人生深度”,即在某一个行业内不断精进。

可社会在飞速改变,行业迭代、更替,甚至颠覆的情况不计其数,且无法预料。

可社会总有不变的,即使发生行业更替,其本质也不会有太多变化。

是否深挖某一个行业,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一种价值偏好。

对于深耕行业的人而言,同样需要不断地探索与追寻——保证生存的基础之上。

若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还要去钻研,那所需要的勇气和决心,只能是极小部分人。

而一旦要考虑生存,势必会影响最初钻研的本心——目的已经不再是做出更好的产品,而是生存下去。

目的,会影响大大小小,一切决策的偏向。

《活法》里的思想,很多都是再简单不过的单纯道理,而贵能坚持。

遇到复杂情况时、两难抉择时,坚持到何种程度才合适呢?

若以不能撒谎为原则,那善意的谎言算吗?

思想仅仅是思想,是否适合自己的切身情况,则需要自己不断地尝试与探求。

适合别人的思想体系,不一定适用于你我。

这也是简单的道理,小马过河。

结合《论大战略》,引用其中一个很生动的比方作为结束:

你的指南针,它会告诉你前进的方向。但沿途会遇到的沼泽、悬崖,它不会告诉你。

《活法》后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