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應強迫,更不能利誘

很多父母從小就告訴孩子,“要有禮貌,見到了人要打招呼問好,離開了要說再見。”

可事實上,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如父母的心願,有些孩子見到了人就像個“悶葫蘆”,不僅不打招呼,甚至還往大人的身後躲。

沒到這時,父母總是有些尷尬,就算是在家裡曾經千叮嚀、萬囑咐,可到了關鍵時刻孩子就是不買賬。礙於情面的父母此時免不得說上自己的孩子幾句,可往往都沒什麼效果。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應強迫,更不能利誘

孩子不打招呼真的就代表他“沒禮貌”嗎?

很多人覺得孩子不願意打招呼就是不禮貌,事實真的如此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愛打招呼的孩子不一定是因為沒禮貌,我們要具體事情具體分析。

通常5歲以下孩子的社交意願往往都是以自我需求為中心。這時候他們還不能理解打招呼這件事意味著什麼。心情好了,聽父母的話打一聲招呼,可若是沉浸在其他的事情中,或是心情不好,那自然是不會打招呼的。

打招呼在成人世界裡已經是約定俗成的禮儀,但對孩子來說,還沒有形成這種在乎人情和情面的觀念。特別是孩子大概在2歲以後,開始懂得了親疏有別。在孩子的認知裡,並沒有和陌生人打招呼的必要,也不理解為什麼要打招呼。因而當面對陌生人的時候,對孩子來說,主動打招呼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畢竟能夠那樣自來熟的孩子太少了。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

那就是孩子比較內向、害羞,不敢主動打招呼,這也是原因之一。

禮貌不能強迫,更不能利誘

孩子不愛打招呼不一定是沒禮貌,那是不是我們就可以放任不管了呢?當然不是,不管怎樣,打招呼是基本的社交禮儀,我們應該教孩子學會,讓孩子知道打招呼背後的意義。同時,對於內向、害羞的孩子來說,問題不僅僅是打招呼這一點,他將來的社交和人際關係等方面也值得我們注意。

打招呼需要父母引導,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有些父母喜歡強迫孩子或者是用其他的方式來利誘孩子。

比如有的父母看到孩子見了人不招呼,經常會說:“怎麼能這麼沒禮貌?在家裡怎麼教你的?快問叔叔好!”、“再不叫阿姨,回去不準玩玩具了。”或者是“快跟阿姨打招呼,一會兒媽媽帶你去吃冰激凌”。

無論是強迫,還是利誘,對孩子來說,都起到了反面的作用。

如果總是強迫孩子,那孩子容易產生厭煩、逆反的心理,對養成有禮貌的好習慣非常的不利;而利誘對孩子來說雖然有時候很管用,但會讓孩子產生一種交換的感覺,從而覺得,如果沒有東西獎勵,自己就可以不那麼做。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應強迫,更不能利誘

如何讓孩子學會主動打招呼?

教育孩子這件事情,往往是急不來的,需要家長付出更多的耐心,掌握適當的技巧,就讓孩子學會打招呼這件事,不妨從下面幾點入手:

1、 提前溝通,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

日常生活中,應該給孩子樹立講文明、懂禮貌的概念。讓孩子知道打招呼是人際交往過程中常用的禮節。告訴孩子如何尊重他人,如何表達友好和熱情。

特別是當帶孩子走親訪友或有親友來家裡時,可以提前跟孩子做好溝通,分解打招呼的行為過程,越詳細越好,讓孩子做好心理準備的同時,也明白該如何去打招呼。

2、 反覆練習,讓孩子勇敢說出來

當進行了前期的溝通,可是孩子還是不肯打招呼的時候,家長也不要指責,而應該鼓勵孩子,勇敢說出來。有些孩子因為膽小、內向,不敢打招呼,這時候家長也不要急躁,可以給孩子一些時間,讓孩子慢慢來,只要成功踏出了第一步,之後多經歷相同的場合,反覆練習,孩子就會形成習慣,家長也就不用再操心了。

孩子見人不愛“打招呼”就是沒禮貌嗎?家長不應強迫,更不能利誘

3、 不要吝惜你的表揚

在孩子小的時候,你的表揚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只要孩子做得對,或者只是些許的進步,我們都應該給予孩子適當的表揚。這會成為孩子進步的動力。

表揚孩子要在點上,要有依據,要讓孩子知道,自己是因為某件事情做對了,或者哪裡有了進步,這樣會讓孩子接收到你對他的認同,從而越做越好。

4、 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好榜樣

想讓孩子學會打招呼,家長首先要尊重孩子,並且以身作則,讓孩子看你是怎麼做的。父母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你希望孩子做到什麼,那父母首先就要做到。

社交禮儀是一門學問,打招呼只是其中最簡單和基礎的一項,

父母要有耐心,掌握正確地方法,正確地引導孩子,一定能培養出一個講文明、懂禮貌,開朗活潑的好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