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入选"科学"范畴引发大辩论,你站哪一队?

在中华文明五千年历史中,"阴阳五行"学说一直属于国粹范畴。

然而,几十年来,这一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却象缠脚女人一样,走得扭扭捏捏,左右不像人。是我们在这几十年间突然觉醒,后悔被这"阴阳五行"欺骗了几千年,还是我们出现集体精神错乱?

1998年,包括不少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科学家提出《21世纪100个科学难题》,排列在第100号的难题,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让人们感到意味深长。

显然,这是一个哲学的基本问题,但却作为自然科学前沿的一个难题提出。

这似乎暗示着中国的顶级科学家们开始思考哲学与科学的融合了,毕竟科学这位儿子远离哲学这位老父已久,现在儿子回归,认祖归宗,倒是额手称庆之幸事。

2016年4月,科技部等国家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通知,其中将"阴阳五行、天人合一"作为其132个基准点之一,该事件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大讨论。

中科院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认为阴阳五行应该纳入《基准》。而另一方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吴国盛和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张双南研究员,他们认为阴阳五行和科学半点关系也没有,不应当纳入《基准》。两方专家教授针锋相对、各讲各理。广大公众也分成两拨,对"阴阳五行"是不是科学,是否应该纳入《基准》展开了一次全社会的大讨论。


中科院教授讲易经与预测学

这无疑是中国人的一件大事,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瑰宝终于再次走到聚光灯下,接受世人的品鉴,尽管它姗姗来迟、步履蹒跚甚至撞撞跌跌,毕竟,该来的终于来了。对此,流传几千年而经久不衰的它,早已司空见惯,没有你,它依然在,有了你,它更加迷人。

本栏认为,讨论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学说是否是科学,首先必须厘清"科学"与"哲学"两者的关系。

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的连接,是自然界、社会系统成为一个整体的桥梁。

所谓"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包括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包括主体与客体。

所谓"哲学"——是关于存在、知识和行为的原理和真理的理性考察(The 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给"Philosophy"下的定义)。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自然科学就是哲学,哲学也就是自然科学,统称为"自然哲学"。

"哲学"与"自然科学"这两个词语,则是后来从"自然哲学"中分化出去的。大约到了19世纪下半叶,自然科学和哲学之间已存在一条深深的鸿沟了,他们之间相互看不起。

当时,德国理论物理学主要奠基人亥姆霍兹就曾经表述:"哲学家指责视野狭窄的科学家;

科学家则回敬哲学家,指责他们狂妄"、"哲学家说自然科学家浅薄,自然科学家则说哲学家的工作毫无意义。"

今日中国社会出现的对"阴阳五行"学说纳入《基准》的激辩,似乎是历史的重演。


中科院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孙小淳教授

有了这些基本概念,关于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究竟是不是科学就比较容易回答了。

本栏认为: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既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也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在理论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对自然、社会高度抽象,属于归纳法,具有系统论的基本特征,可以说是系统论的精炼表述。科学一直由牛顿的线性动力学体系主宰,直至上世纪初出现量子力学以及非线性复杂巨系统,科学开始步入系统论时代,而阴阳五行一直就属于系统的整体思维。

很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现象,在"阴阳五行"学说面前却是小儿科。比如科学界如何解释人的手掌由手心与手背构成?电脑的语言是最简单的0,1?基本粒子为何有电荷正负之分?为何有左旋右旋之别?这些其实就是阴阳。

在应用方面,"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础理论。如果我们否定了"阴阳五行"学说,那么就等于全面否定了我国的中医学以及中医行业。如果没有中医理论以及应用,那么几千年来中国人是如何逃过战乱、瘟疫,繁衍至今、成为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的?

请注意,西医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不过二百年历史,而西学东渐则是近一百年的事而已。

所谓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由"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组成的"天人合一"学说。

"阴阳"的最初涵义非常朴素,即是指日光的向背。向日者为阳,背日者为阴。后来由此而逐渐引伸、扩展,乃至把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均可以用"阴阳"来加以概括。比如由向日而引伸至凡是光亮的、温热的、向上的、运动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阳。相反,由背日而引伸至凡是晦暗的、寒凉的、趋下的、静止的事物和现象,都归属于阴。

阴阳学说认为,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公元前780年,伯阳文就曾经使用"阴阳学说"来解释地震的原因:"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老子在《道德经》中亦使用了"阴阳学说"道理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来揭示祸福对立双方转化的内在道理。

"五行学说"是以木、火、土、金、水五类要素的特性及其"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认识世界。所谓的"五行学说"的起源,一般认为是从中国古代的"五方说"和"五材说"等演化而来。古代"五方说"是用五方观念来确定空间方位,北京天坛公园的"五色之土"祭坛,就是这个意思。而古代"五材说"是指水、火、金、木、土,是先民生活和生产劳动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

木、火、土、金、水只是五行的象形,本质上代表五类事物的运动变化及相互关系。五行代表系统生、长、熟、收、藏的生命周期。五行之间具有生克和制化的功能,通过它们的相互作用,使五行整体获得动态平衡,是系统整体的动力和控制体系,从而维持事物的生存和发展。

"阴阳五行"学说是对立统一律、辩证法的极佳体现,这些无疑是社会科学的范畴。

阴阳是指任何事物都是阴中藏阳,阳中藏阴,都具有两面性。科学上的正反论证法,其实就是阴阳的转换,哲学上就是对立统一。

"阴阳五行"学说与哲学、科学的思想异曲同工,但其起源极为远古。

大国崛起需要文化自信,在我们抄了一百年西方作业、但还是抄得不大好之后,是不是应该不忘初心,回归本我,恢复民族文化自信?

大家认为呢?


幸福算法大讲堂由知名易学家、文化学者主持,是涵盖易经、哲学、风水命理、心理学、行为学的大学堂。

大量优质免费课程将逐步推出,每天与你共同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