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男子被帕金森病纏上 DBS手術後他不再被“顫抖”束縛

視頻中的主人公,是年逾五旬的患者虞大叔(化名)。近期,患有帕金森病的他,在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進行了腦深部電刺激(DBS)手術。

“看到診斷結果一下子懵了”

今年53歲的虞大叔,被診斷為帕金森病已有5個年頭了。“聽說這個病多有遺傳傾向性,我們家老老少少沒人得過這樣的毛病,怎麼偏偏就我患上了呢?”至今,虞大叔還大惑不解。

生活在農村的虞大叔從小跟著長輩務農。後來,隨著鄉鎮興起辦廠“熱潮”,為了能多賺點錢,虞大叔進了當地鄉辦的塑料製品廠,從事塑料薄膜一線生產工作。雖然每天要忍受刺鼻的氣味,但勞動強度比務農要輕鬆不少。

像大多數家庭頂樑柱一樣,這些年虞大叔靠著勤勞工作,置辦了家業,養兒育女。雖然生活條件算不上富裕,一家人也和和美美。但在五年前,虞大叔開始覺得自己左手有點不聽使喚,一直抖動不止。在當地醫院檢查後,診斷其患上了帕金森病,拿到診斷報告的虞大叔當場懵了,簡直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

實際上,帕金森病的隱患,可能很早就已潛伏在虞大叔身邊了。根據由中華醫學會等共同編著的《帕金森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以下簡稱《指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發生於中老年人群的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臨床上具有運動遲緩、靜止性震顫、肌強直和姿勢平衡障礙等特徵性症狀,同時伴各種非運動症狀,如便秘、睡眠障礙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等。

五旬男子被帕金森病纏上 DBS手術後他不再被“顫抖”束縛

▲ 環境因素被指與帕金森病密切相關


在病因和發病機制方面,目前多數學者認為,帕金森病與年齡因素、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

《指南》羅列的帕金森病危險因素包括:

1.高齡:主要發生在中老年人,40歲以前發病較為少見,提示高齡與發病有關。

2.環境因素:如接觸吡啶類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氫吡啶(MPTP)分子結構類似的工業或農業毒素可能是病因之一。

3.遺傳因素:帕金森病在一些家族中呈聚集現象。有報道約10%帕金森病患者有家族史,為不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遺傳因素可使患病易感性增加,但只有在環境因素及年齡老化的共同作用下,才會導致發病。

研究顯示,農業環境,如殺蟲劑和除草劑的使用,以及遺傳因素等是帕金森病比較確定的危險因素。居住在農村或橡膠廠附近、飲用井水、從事田間勞動、在工業化學品廠工作等也可能是危險因素。


行DBS手術後症狀改善

在慕名來到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尋求治療前,他一直通過規律服用藥物來控制緩解症狀,但從去年中旬開始,效果越來越不明顯,左手抖動加劇,影響生活。虞大叔為此情緒煩躁,睡眠質量也很不理想。

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劉偉欽主任介紹,帕金森病發病早期病情進展較快,合適的藥物可以延緩病情進展。通常這一階段被稱作“蜜月期”,患者服用較少種類和較小劑量的藥物,即可獲得滿意而持續的效果。

五旬男子被帕金森病纏上 DBS手術後他不再被“顫抖”束縛

但“蜜月期”並不長久,一般在服藥3-5年後,部分患者會出現難以克服的運動障礙併發症。一方面表現為“劑末現象”,即藥效的持續時間縮短,上一次藥物的作用常常不能維持到下一次吃藥前,導致手腳僵硬,活動受限制;另一方面則可能表現為“異動症”,即服藥起效或藥效消失後,不由自主地抖手腳扭頭頸,就像在跳舞。患病時間越久,藥物治療效果逐漸下降,調整用藥也會越來越困難。

五旬男子被帕金森病纏上 DBS手術後他不再被“顫抖”束縛

▲ 劉偉欽主任進行DBS手術


五旬男子被帕金森病纏上 DBS手術後他不再被“顫抖”束縛

▲ 工程師為患者進行開機調試


“一旦藥物蜜月期消失,患者應考慮手術治療的必要性。”劉偉欽主任表示。結合虞大叔既往病史,在完善相關檢查並對治療方案開展審慎評估討論後,科室團隊認為,可通過雙側丘腦底核電極刺激器(DBS,又稱腦起搏器)置入術,獲得較滿意的效果。在明確告知手術風險並獲得患者和家屬同意後,劉偉欽主任為虞大叔進行了手術。術後,患者恢復良好。經過對腦起搏器開機程控調整參數,虞大叔“不聽話”的左手終於“安分”下來,不再劇烈抖動。“恢復正常的感覺很好,謝謝劉大夫!”虞大叔激動地表示。

DBS開機後仍應堅持服藥

2020年春節期間,劉偉欽主任收到了虞大叔家人通過微信發來的拜年祝福。雖然,在今年春節期間,由於新冠肺炎引發的疫情來勢兇猛,各地為了阻斷新冠病毒而採取了“封閉式管理”,這給虞大叔的後續康復治療帶來了些許麻煩。

“晚上還是睡不太熟怎麼辦?”、“劉主任,最近早晨起來沒吃藥時手又有點抖了”……面對家屬的求助,劉偉欽主任耐心解答並提供幫助,他建議虞大叔首先要放鬆心情,適度關注權威疫情信息,不要過於緊張焦慮,可以通過挖掘日常愛好、多和親朋好友聊天交流來分散注意力。同時,置入“腦起搏器”後,仍需要堅持遵醫囑服用藥物。一番耐心周到的解釋,獲得了虞大叔及其家屬的理解和支持。

劉偉欽主任表示,像虞大叔這樣在DBS術後遇到的情況並不少見。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置入“腦起搏器”後,電刺激發揮著“電子藥物”的作用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狀,但這並不等於可以不吃藥。在DBS開機之後半年內,患者需要及時反饋身體狀況,定期隨訪。必要時,還需要對刺激參數及服用的藥物種類和藥量進行多次調整,配合心理疏導及適當的康復訓練,從而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


帕金森病的治療強調的是及時和規範。上海藍十字腦科醫院現已開設帕金森病專病門診,專病門診由有著多年豐富臨床經驗的功能神經外科專家劉偉欽領銜,多位國內腦科疾病專家、教授提供技術支持,組成專業治療團隊,為每一位帕金森病患者實行一對一病情診斷,制定針對性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案。同時,醫院擁有國際領先的現代化腦科疾病診療設備,包括:飛利浦全數字Ingenia 3.0T及1.5TMRI、超高端128排256層iCT、雙C臂DSA、DR、彩超、高壓氧艙群、全數字化Hybrid-OR複合手術室、美國尼高力神經電生理監測系統等,將為帕金森病患者的疾病診斷和治療提供重要幫助。

專病門診的開設,將有助於帕金森病患者接受規範的、長期的疾病治療和管理,對提高患者生存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