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冰城抗疫醫院丨與死神賽跑43天,600多人日夜奮戰,清艙

600餘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

救治61名重症患者

黑龍江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

與死神賽跑43天

終迎清艙曙光


3月26日早上,隨著最後四名新冠肺炎治癒患者解除醫學觀察出院回家,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宣告正式清艙,圓滿完成了61名重患的救治工作,在這個冰雪消融的春天,交上了一份滿意的“答卷”。43天,來自我省13家醫院的600餘名醫護人員日夜奮戰,他們與死神賽跑,和病毒較量,不斷上演著一場場驚心動魄的生死營救。站在患者清零的路口,讓我們一起回望43天裡那些定格的瞬間。


聚焦冰城抗疫醫院丨與死神賽跑43天,600多人日夜奮戰,清艙

26日, 最後四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 。徐旭/攝


2月12日

20個小時完成改建 深夜收治首位重患


2月11日,哈醫大一院接到指令,將群力院區改造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院長於凱江帶領團隊扛起重擔。“毀家紓難,盡銳出戰,不計報酬,無論生死”,這幾個字一時間刷爆了哈醫大一院醫護人員的朋友圈,大家紛紛報名,積極地參與到抗疫工作中。


2月12日,僅用 20個小時改建完畢的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正式成立。哈醫大一院與哈醫大二院、哈醫大腫瘤醫院、哈醫大四院以及齊齊哈爾、牡丹江、佳木斯、大慶等地12家醫院的114名醫護人員先後抵達救治中心,共同打響“重症總攻戰”。


當晚23時,急促的急救車呼嘯聲劃破了黑夜的寂靜,跨越幾百公里,首位重症患者被轉運到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尋找生的希望。


2月18日

兩位高齡患者生命危急

啟用“人工肺”搶救


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集中收治了全省90%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平均年齡超過65歲,大多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救治中心每天都會對所有重患會診分析,實行分層診療,絕不放過任何一個挽救生命的機會。


2月18日這一天,兩名高齡的危重症患者,均出現了嚴重的低氧血癥、心肺功能衰竭等生命體徵不穩定的現象。經專家會診,先後兩次啟用了ECMO(人工肺)的治療方案。作為國際先進的重症治療急救設備,人工肺除了能暫時替代患者的心肺功能,減輕患者心肺負擔之外,也能為醫療人員爭取更多救治時間。


據 ECMO 團隊楊威介紹,由於患者高齡、血管條件較差,治療前首先要評估血管,選擇條件較好的位置進行插管,同時,在置管的過程中要又準又快,儘可能為患者減輕痛苦及減少併發症。用上人工肺一個多小時後,患者的血氧飽和度恢復正常,生命體徵有所好轉。


2月19日

8人從ICU轉入過渡病房


2月19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經過集中會診,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為一名46歲的危重患者進行了免疫血漿治療。此後,52名康復者的恢復期血漿被源源不斷地送到這裡進行生命的接力。哈醫大一院重症醫學科主任趙鳴雁介紹,恢復期患者的血漿裡含有病毒的抗體,可以對重症患者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同樣在這一天,8 名危重症患者病情好轉,從 ICU 轉入過渡病房。哈醫大一院群力院區呼吸內科車春莉主任介紹,過渡病房的患者以 60 歲以上居多,同時合併多種基礎疾病。28 名醫生中,24 人都是女醫生,大家穿著厚重的隔離服,每次進艙都要連續工作 6 小時以上,和病人耐心地溝通講解病情,有時還要進行心理疏導。車春莉說,她和同事們願做過渡病房裡這些患者的“擺渡人”,將他們送向健康的彼岸。


3月2日

經五天搶救才出ICU

首名治癒患者出院


這一天,令人振奮的好消息傳來,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首名患者治癒出院。2月15日,該名患者轉來時,明顯發熱、呼吸困難,病情危重。經過五天的生死搶救,患者病情明顯好轉,從ICU轉入過渡病房。3月2日,患者順利出院返回齊齊哈爾。離院前飽受病魔折磨的老人,臉上露出的笑容猶如春日的暖陽。


3月3日,救治中心再次傳來好消息,來自雞西的81歲重患大爺治癒出院。“回家後最想幹什麼?” “我就想給老伴兒做頓飯!”老人樸實的回答,逗樂了所有人。“我一個80多歲的老頭子得了這麼重的病,這些醫護人員像兒女一樣無微不至地照顧我,他們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人。”老人心中帶著滿滿的感激。


3月9日

8名患者集中出院

含淚向醫護人員告別


繼3月4日,5名治癒患者轉入留觀病房,進行14天的隔離醫學觀察後。3月9日,又有8名患者治癒集中出院,是單日出院人數最多的一天。8名患者中,年齡最大的76歲,年齡最小的39歲,為6名男性,2名女性。根據患者意願,2名患者返回當地醫療機構進行醫學觀察,6名患者留在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留觀病房進行醫學觀察。即將登上返鄉的汽車,患者們眼含熱淚向醫護人員揮手致意。


3月18日

ICU內患者清零

患病醫學生堅定從醫理想


“在ICU裡,醫生每6個小時輪班,護士每4個小時輪班,穿著厚重的防護服,每個人都克服各種困難,超常規地完成每天的工作。全力挽救患者的生命成為大家共同的目標。”3月18日,與重症交戰的第35天,經過醫護人員的悉心治療,救治中心的最後一名重症患者從ICU轉入了過渡病房。


這一天,又有四名治癒患者成功解除醫學觀察,踏上回家的路。患者中,老王和小王是一對父子,23歲的小王是哈醫大臨床醫學專業的一名在校大學生。他說:“這次經歷,讓我更堅定了做一名醫生的理想,以後我要與重症救治中心的醫生一樣,去守護更多人的健康。”


3月26日

最後四名患者治癒出院

清艙!道別!銘記!


3月26日,隨著最後四名新冠肺炎患者治癒出院,整個救治中心的ICU、過渡病房、隔離病房的全部工作均已結束,一個個清零終於換來最後的清艙。


26日8時50分,趙鳴雁、康凱、楊威三位醫生和李靜護士長,共同為四名患者送上鮮花,祝賀他們結束醫學隔離觀察,並囑咐他們回家後,繼續對症治療基礎疾病。臨行前,醫患們依依不捨,含淚說著再見。


四名患者一名來自雙鴨山、三名來自哈爾濱。最後一位離開的患者激動地說:“我最難忘的就是醫護人員無微不至的照顧,我的襪子壞了想修補,護士知道後,馬上就買雙新的帶來,比自己的兒女還貼心。”


43 天裡,省新冠肺炎重症救治中心600 多名醫護,1200 多名醫務工作者,1000 多個小時的鏖戰,採用集中救治、分層治療等先進的理念,讓61名新冠肺炎重症、危重症患者重獲新生。屬於這裡的回憶,也將永遠留在白衣戰士和治癒者們的心間。


龍頭新聞 霍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