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自從新冠肺炎疫情,升格為全球“大流行”,歐洲和北美每天傳來的,都是壞消息。

美國確診病人數,連續幾天,天天破萬,眼瞅著摸向全球第一;

加、德、法、英也大幅增加,特別是英國老王子查爾斯,71歲高齡也被確診。

為什麼面對疫情,會出現步步失控、步步錯的局面?

我們回頭看看當年西班牙大流感,就會發現這一百年來,

應對公共衛生災難的能力,一直沒啥進步。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雖然1918年在全球爆發的大流感,被稱為“西班牙大流感”。

實際上,這次疫情,發源於美國堪薩斯州小鎮赫斯克爾。

作為“發源地”,流感病毒先後在美國境內,發起了兩次攻擊。

第一次是1918年春天,第二次是當年10月。

在這兩次流感衝擊波中,超過1/3美國人被感染,至少有將近70萬人,全美死亡率高達5%,是歐洲死亡率的整整一倍。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1918年的美國,流感讓每個人惶恐不安,出門不帶口罩者,公交車拒載,商店也會拒之門外;甚至在舊金山,警察當場打死一名不願戴口罩的行人。

這與現在情況恰恰相反,當年在美國不戴口罩,絕對是“出門打斷腿,頂嘴打掉牙”。

當時情況危急到什麼程度呢?

時任美國總統的托馬斯·伍德羅·威爾遜,4月份感染,在白宮抱病不出;

後來帶領美國打二戰的富蘭克林·羅斯福,時任海軍部部長助理,他在“利維坦號”上感染;就連白宮草坪上,為一戰籌款而放養的兩隻綿羊,也得了流感,被送進獸醫院。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即便是這種情況,1918年9月28日,費城仍然舉辦了一次聲勢浩大的勝利遊行。

美國曆史學家托馬斯沃思(Thomas Wirth)在《賓夕法尼亞歷史:中大西洋研究/ Pennsylvania History: A Journal of Mid-Atlantic Studies》裡,回顧了這段往事。

當年在9月28日遊行舉辦前幾天,並非沒有人提出異議,但是,海軍醫院負責人通過媒體,給大家狂塞定心丸,說“沒有提高警戒的必要,我們相信一切都在掌控中。”

並且,為了安撫人心,媒體還給“西班牙流感”起名為“老流感”。

這種劇情,看起來是不是很熟悉?

歐美疫情初期,美國官方召開發佈會,對外宣佈新冠肺炎就是“大號流感”,這與“1918老流感”幾乎如出一轍。

一百年過去,時間改變,工藝沒變,還是那麼原汁原味。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1918年9月28日,費城如期舉行大遊行,超過 20萬人上街參與,慶祝即將到來的一戰勝利。

果不其然,遊行使得西班牙流感疫情在費城迅速爆發,遊行結束後的72小時之內,市內 31家醫院病床全數客滿,醫療系統被擊穿。

最後,不得不在醫院走廊,搭建臨時病床,甚至動員教會的修女們,一起投入防疫工作。

由此也留下了當時費城公共衛生負責人威爾默·克魯森(Wilmer Krusen)的名言——

拯救費城、克服流感的關鍵三要素:

The three things Philadelphia most needs to conquer the epidemic:

護士、護士和更多的護士!

Nurses, more nurses,and yet more nurses。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在20萬人大遊行後的一週內,全費城估計約有四萬五千人感染西班牙流感。

醫院、停屍間、墓園的容納量,很快達到極限。

然而,一直到 10月3日晚上,費城市議會才下令關閉所有學校、教堂和公共娛樂場所。

那時,一切已經來不及。

10月10日當天,費城登記因流感死亡者,就有759人;

一個月後,登記流感死亡者超過1.3萬人……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和西班牙流感一樣,新冠病毒傳播,同樣不分國界、不分人種。

疫情面前,人人平等。

我們用最大代價,獲得了寶貴經驗,並與全世界分享,

但是,對比一百年前西班牙流感,熟悉的劇情、相似的境地,又再次重現。

2020年沒有機會重啟,希望這次災難,僅此一次,教訓永恆!

美國應對新冠爆發,還在用一百年前的老套路,操作水準停留在191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