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

導致猝死的後天因素,大多與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關,而不良的生活方式也導致很多慢性病的發生,這些都給猝死帶來了很大的“拓展空間”。

■ 吸菸吸菸有百害而無一利,是冠心病最重要的危險因素,又是最容易避免的危險因素,也是唯一既害自己又害別人的危險因素。

吸菸,不僅導致肺癌、肺心病等呼吸系統疾病,對於心血管的危害更大,可使冠狀動脈痙攣、心率增快,導致心肌缺血;

更要命的是,它可直接損害血管的內皮細胞,使血管內皮細胞失去保護,導致脂類在血管壁堆積,促進粥樣硬化的形成;血管內膜的損傷還可以使血小板黏附、聚集,導致血栓形成,繼而出現急性心肌梗死、腦梗死等。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吸菸時間越長、吸菸量越大,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等的發生率就越高。

吸菸的人比不吸菸的人患冠心病的概率要高2~10倍。

著名心血管病權威專家胡大一教授在《控煙是減少慢性病所致過早死亡的關鍵措施》一文中指出:“在全球,菸草流行所致死亡佔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血管病死亡的10%。特別要關注的是,45歲以下年輕人群中,1/3以上(35%)的心血管病死亡歸於吸菸。

在年輕人群心肌梗死發病的危險因素中,影響最大的是吸菸。

菸草是心肌梗死和心血管病死亡,包括猝死年輕化的第一危險因素。在中國,對於不吸菸的人群,尤其是女性,二手菸會顯著增加心血管病的危險。只要在公共場合減少二手菸暴露,一年就可看到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生率明顯下降(減少30%~40%)。”

胡大一教授還指出:“吸菸,包括二手菸是所有慢性病的危險因素。控煙到位,所有慢性病控制會共同獲益;沒有真正地控煙,健康中國夢不可能實現。”通常,其他眾多的危險因素基本只能害自己,害不了別人,而吸菸不僅害自己,也害別人。

拒絕二手菸,是降低吸菸率的有效手段。

■ 飲食不健康如高油、高鹽、高糖飲食,經常酗酒。

高油、高鹽、高糖都是不合理的飲食結構,這些都會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是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的重要危險因素。這個問題,已經逐漸被大家認可了。而酗酒會導致酒精攝入過量,易使人情緒激動、心率增快、血壓升高等,不僅可能導致急性酒精中毒、急性胃黏膜損傷,還可誘發急性胰腺炎、心絞痛、急性心肌梗死、血壓激增、腦出血、急性肝功能衰竭、猝死等。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 缺乏運動

早在2400多年前,被尊為“醫學之父”的古希臘著名醫生希波克拉底就曾告訴人們:“陽光、空氣、水和運動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

而事實也早已證明,缺乏運動的人,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發病率都會增高。還有研究表明,一旦發生了動脈硬化,目前的醫學幾乎不能使其逆轉,唯有適量運動可以使動脈硬化發生逆轉。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再有,我也曾多次搶救過肺梗死的患者,他們多數人與久坐不動有關。久坐不動,會影響靜脈迴流,為血栓的形成創造條件,從而導致下肢靜脈血栓形成;血栓一旦脫落,便可隨血流到肺動脈,導致肺梗死,同樣可能引發猝死。

所以,我建議,長時間在電腦前工作,以及其他長時間坐著工作的人,每隔40~50分鐘,最多不超過1小時,就站起來活動活動全身,比如做做上下肢、頭頸部、腰部的伸屈、繞環運動,下蹲運動等,最好能做做工間操。

如果實在太忙,也可以坐在椅子上邊工作邊活動,比如先腳趾著地、提起足跟,再立即足跟著地、抬起腳掌,如此反覆交替進行,可以讓小腿肚的肌肉得到活動,有利於下肢的靜脈血液迴流,從而避免和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預防肺梗死的發生。另外,還可以坐在椅子上活動上肢與頭頸部,伸伸懶腰,雙手輕輕揉搓面部、雙眼,以減輕疲勞。

■ 長期熬夜

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人要順應人體的生物鐘。醫學證明,長期熬夜、睡眠不足與19種疾病的發生有關,可使癌症、肥胖、老年性痴呆、帕金森病、神經衰弱、記憶力減退、免疫力下降、胃腸功能紊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病、猝死等發生率升高。事實已經證明,有不少年輕人長期熬夜、長時間連續上網、嚴重超時工作,最終導致了猝死的悲劇發生。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這裡要說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熬夜看球。每逢重大賽事,常常有球迷猝死,發生率雖然不算高,但在這裡也提醒大家,在舉行世界盃、歐洲盃等重大賽事期間,猝死率會出現一個高峰。

一起來學急救新技能遠離猝死,從生活點滴做起

遠離四大雷區,永不“躺槍”!熬夜熬的不是夜,是命

急救現場

記得有一天晚上,我們奉命去搶救一個患者,不到10分鐘就趕到了現場,一位50多歲的患者趴在地上,意識喪失、面色口唇青紫、雙側瞳孔散大、角膜已經失去光澤,心跳、呼吸已然停止,我們馬上對患者進行心電監護,儀器上顯示圖形已是一條直線,電視機還開著,播放著激烈的足球比賽。這是個四口之家,我們一邊搶救,一邊追問病史。

家屬答道:“在20多分鐘前,他一邊看球賽,一邊大喊大叫,特激動,我們說他:‘你小點兒聲,嚷什麼呀?’他也不聽。一會兒又喊了一聲:‘好球,進啦!’緊接著就一頭栽到地上了,怎麼叫他也不吭聲了,臉也紫了,也不喘氣了。我們一看都嚇壞了,半天才愣過神來,這才想起趕緊打120。”

顯然,這個患者心跳、呼吸停止的時間已然超過了20分鐘,也就是說已經腦死亡了,我們堅持搶救了30多分鐘,患者始終沒有任何反應,最終沒能挽救成功。

——當然,已知的危險因素遠不止這些。現代社會,人們生活壓力大,我們要倡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讓猝死的隱形殺手離我們越來越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