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很多企業之所以平庸,就是在思維認知上的層級太低了,對於員工的薪酬,他們只看到了是公司的成本,他們覺得儘可能的讓員工多幹活、少拿錢才符合自己的利益。卻不知道,員工的高薪酬不是成本而是利潤創造的來源。

網上有句沃倫·巴菲特的名言:“ 一旦你有了省錢的腦子,就不會有精力培養一個掙錢的腦袋,所以你窮的很穩定。”

對於用人也是差不多的道理,一旦你開始在員工身上省錢,那麼你的公司就開始虧錢。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張瑞敏:“我們這兒不定薪酬,你創造的用戶價值有多少,你就可以拿多少薪酬。如果你沒有創造用戶價值,你就必須離開,這與現在大多數的模式是完全不一樣的。”

這就是海爾獨創的“人單合一”的管理模式。

“人”就是員工,“單”不是狹義的定單,而是用戶的需求,把員工和用戶的需求融合在一起。

融合的方法就是員工通過創造用戶的價值,體現自身價值。如果不能創造用戶的價值,“走好,不送!”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海爾的“人單合一”管理模式從2005年開始推行到今天十幾年了,這個體系中最重要的是對組織的顛覆和薪酬的顛覆。(知道他是怎麼做的,你對管理的認知也就被顛覆了。)

對於組織的顛覆,海爾把幾萬名員工中的1萬多名的中層管理者去掉,給他們兩條路:創業或離開。

沒有中層管理的企業成為創業平臺,每一個創業的小微,可以自創業、自組織、自驅動。

“你找到一個創業項目,幾個人,沒有領導,你們可以自己湊到一塊創業,前提是自驅動的,一直驅動到有風投給你投資。如果沒有風投投資,你們必須解散。”這模式和我們熟知的企業內部創業完全不在一個頻道啊,真被顛覆了。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對於薪酬的顛覆,現在國際上的薪酬,主要是以人的工作能力和職位來確定。但海爾不這麼定,海爾就不定薪酬!是的,在海爾,員工創造多少用戶價值就拿多少薪酬。你要以為這是“多勞多得”的升級版就看得太淺了。多勞多得是以勞動量定酬,儘管海爾的這一模式看起來是以勞動的成果量定酬。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因此,從本質上看,薪酬實際是員工自己定的。我在課堂上經常說“薪酬是員工定的,機制才是老闆定的”。

作為企業領導,你的任務不是處處管著、監視員工,而是建立一個能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人才的制度,讓員工自發地對待工作。因為一個企業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來自於員工的自我管理。

企業越做越大就越需要一套相對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去管理員工,管理是被動,但是激勵是主動的,激勵性薪酬去激勵員工,會比規章制度經營企業更輕鬆。

這樣設計薪酬模式,才能激發員工的鬥志,不增加企業的成本

我們建議好的薪酬體系,應該員工設立“保本平衡線”,超過保本平衡線,加工資,低於平衡線,降工資。讓員工跟老闆一樣有經營思維,自負盈虧。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1、KSF增值加薪:在銷售業績之外,根據業務開發存在的問題及公司的工作需求,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例如:

  • 1)回款率指標
  • 2)高毛利產品銷售指標
  • 3)新客戶開發銷售(數量或金額)指標
  • 4)新市場開發銷售指標
  • 5)客戶服務滿意度指標
  • 6)客戶投訴率或數量指標
  • 7)客戶開發或服務成本指標
  • 8)客戶有效服務數量指標
  • 9)協助開發產品指標

一、KSF增值加薪法——一種員工和企業共贏的薪酬分配模式(適用於管理者和一線銷售人員)

1)入職3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低值(如10萬/月),主要關注過程性指標(如:跟蹤量、詢盤量、電話量、考核分值等),獎勵力度為小值。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2)入職6個月以上:業績平衡點為中值(如2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中值。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3)入職1年以上:業績平衡點為常規值(如30萬/月),主要關注效果性指標(如:毛利額、回款率、培訓考核等),獎勵力度為常規值。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4)高級業務員:1年平均業績達500萬以上,次年自動升級為高級業務員,KSF薪酬增長20%-30%,獎勵力度為高值。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KSF增值加薪法,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創造更好的結果,為自己加薪。

對企業來說,員工拿的越多,賺得越多,且不增加成本。

以某生產製造業生產經理KSF薪酬模式為例: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1、毛利潤:每增加10000元,獎勵31元,每減少10000元,少發25元;

2、總產值:每多3000元,獎勵5.3元,每少3000,少發4元;

3、報廢率:每降0.05%,獎勵2.5,每上升0.05%,少發2元;

4、及時交貨率:每上升0.05%,獎勵2元,每少0.05%,少發2元;

5、員工流失率:沒流失,獎勵50元,每流失1人,少發250;

相比其他傳統模式薪酬模式,KSF薪酬績效模式是在開啟員工源動力,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把薪酬和績效全面融合,充分挖掘員工潛能,讓員工共同參與經營,實現利益趨同,讓員工更容易認同和接受。

實操步驟

第一步:選取生產經理這個崗位與企業利益密切相關的6-8個指標

總工藝毛利潤/生產工藝總產值/公司總報廢率/部門費用率/及時交貨率/生產工藝小時產值/員工流失人數/培訓

第二步:根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設置相應的權重

第三步:根據公司歷史數據計算出每個指標的平衡點

這個平衡點對員工來說比較容易達到,所以員工壓力不大。

對於企業來說,只做的不比去年差,所以平衡點上加薪不會增加成本。

第四步:將員工的薪酬分為固定薪酬(20%)+寬帶薪酬(80%),將寬帶薪酬分配到6-8個指標當中

第五步:根據平衡點和薪酬分配設置相應的獎勵刻度

建立更高級別的內部合夥人機制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凡是高級業務員、業務經理,即可成為企業當年的內部合夥人,一起分享企業增量利潤。

我的建議是可以先做3-5年的合夥人模式,再做股權激勵是最好的,合夥人同樣要員工掏錢入夥,但並不擁有公司的股份,並且合夥人不是分享所有的剩餘價值,而是分享增值增量部分的剩餘價值,我們主要匹配好企業的分配率、員工的回報率即可,員工有錢放在銀行只有極低的利息,如果放在公司有20%以上的回報率,員工肯定希望把錢放在公司獲取更高好的回報。

合夥人可分為兩種方式:

  • 1.公司合夥人制:合夥人一起分享整個公司的經營成果;
  • 2.項目合夥人制:僅針對核心業務或項目做合夥人分配,員工可以成為多個項目的合夥人;
張瑞敏:我們不定薪酬,創造價值決定薪酬高低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