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一代宰相張九齡為何選擇"罷相"?

張九齡作為唐朝開元盛世下的最後一位賢相,在政治上有遠見卓識,為人上風度不凡,深受統治者與百姓的喜愛。在唐玄宗統治時期,張九齡倡導玄宗"重農業,輕徭役",維護朝堂發展,減輕百姓的壓力,從而為"開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起初,他懷揣著一腔熱血投身於官場上,又在認識到官場的汙濁時毅然決然的罷相歸鄉。

1、 張九齡作為唐朝時期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在身為當朝宰相為"開元盛世"的局面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九齡是唐朝傑出的文學家、政治家。他待人耿直雅正,風度不凡,當時被人們稱讚為"曲江風度",人們對於他的喜愛和讚賞可見一斑。

張九齡出身於官宦之家,可能是自小被文學及政事耳濡目染的緣故,他的聰明才智在幼時便展現出來。在9歲時便對文學展現出濃厚的興趣,13歲就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人們都認為張九齡之長大後一定會有所作為。青年時期,張九齡的才智過人,所寫的文章、詩詞無一不被他人稱讚。長安二年,張九齡初入官場。

長安三年,當時被流放的宰相張說在看過張九齡的文章後,對他大肆誇讚。張說文學卓越,不僅是朝中重臣,也是當時唐朝文人的精神領袖。他對於張九齡的高度評價,對於剛步入人生道路的張九齡無疑一種極大的鼓舞。

唐玄宗登基之後,重用賢能宋璟、張九齡等人。中年時期的張九齡,因深受唐玄宗的喜愛,官至宰相。可是說他是開元盛世下一位賢相,也是唐朝唯一一位嶺南出身的宰相。

張九齡當政期間,唐朝雖然已經形成了開元盛世的局面,但社會上、朝廷上表露出了各種各樣的矛盾。但張九齡無所畏懼,時常為唐玄宗出謀劃策。

他在朝廷為官時,提倡唐玄宗大力發展農業,減輕徭役,從而使得那一時期的唐朝得以維持開元盛世的局面。有人曾說,張九齡是開元盛世時期的最後一位賢相。

確實,在他之後唐王朝的繁榮逐漸沒落,最終引發了撼動唐朝皇權的"安史之亂"。

2、 開元年間,張九齡曾多次勸諫玄宗做事要顧全大局,唐玄宗卻依舊固執己見,最終導致張九齡罷相

開元二十四年,唐玄宗有意提拔當時的軍事大總管牛仙客為尚書,卻遭到了當時宰相張九齡的極力反對。從之前張九齡曾稱讚牛仙客父親是國之良將,捍衛邊疆,從而維護了國家的安定和統一的言辭中可以看出,張九齡並非是瞧不起牛仙客,他只是認為牛仙客是尚武之人,讓牛仙客在朝廷幫助玄宗處理政事實在有所不妥。

牛仙客是唐朝禮部尚書的兒子。早期曾在涇州擔任縣府的一名小官,但牛仙客十分受當時縣令的重用。之後又因軍功被升遷為洮州司馬、河西節度使,最後坐上了朔方行軍大總管的位置。牛仙客在當官的時候勤勤勉勉、治軍有方。尤其是在他出任節度使的時候,十分節儉,再加上他政績卓越,經常被別人誇讚。


當時,妒賢嫉能的李林甫在朝廷擔任禮部尚書一職。李林甫性情陰柔,詭計多端,與宮中嬪妃關係甚密。其實,他只是想利用這些嬪妃的言語來揣摩唐玄宗的意願,從而能夠在朝廷上迎合玄宗的旨意,以達到為自己的仕途謀出路的目的。

當時的李林甫雖深得唐玄宗的喜愛與重用,卻不滿能言善道的張九齡搶了自己的風頭。因此,他想到了拉攏牛仙客,因為他知道牛仙客目不識丁,對自己造不成什麼危害,所以他贊同唐玄宗想要提拔牛仙客的想法,繼而通過唐玄宗以及牛仙客來打壓張九齡。

牛仙客在軍事上是有所作為,但是讓他在朝廷上擔任工部尚書一職,實在是不明智的做法。在當時,尚書一職相當於百官之首,他的一舉一動關乎著國家的興衰和百姓的安危。可見,對於擔任尚書一職的人選並非兒戲。

對於牛仙客在軍事上的作為暫且不談,就他在文學素養、政治能力等各個方面來看,他都不具備擔任尚書的能力。張九齡極力反對唐玄宗的旨意,並非出於什麼私人恩怨,而是為了唐朝大局的考慮。李林甫就因為這件事,從中挑撥唐玄宗和張九齡的關係。

《舊唐書》中曾有記載:

"但有材識,何必辭學;天子用人,何有不可?"

意思是說,張九齡但凡有點才學,為何會在之前為官時退隱山林。而現如今天子有想用之人,竟會淪落到讓一個朝臣說三道四。李林甫的這句話,無疑為了挑撥玄宗與張九齡的關係,加劇了他們之間的矛盾。

其實,唐玄宗與張九齡之間早有嫌隙,主要是因為張九齡為人耿直,言語過於直白。就如之前在討論如何處置安祿山戰敗的問題上,他們的意見就產生了分歧。而在對於太子、鄂王以及光王廢立的問題上,張九齡和玄宗又是各執己見。久而久之,唐玄宗對張九齡的不滿堆積的越來越多。之後,在一次爭論中,唐玄宗呵斥了張九齡,並當告訴張九齡,不是所有事都得讓張九齡決定。

就在同一年,張九齡的好友嚴挺在處理一件貪汙受賄案上,被扣上了"徇私"的帽子,連同著張九齡也從中受到了波折。之後,張九齡官落至荊州長吏。與此同時,李林甫坐收漁翁之利,不耗費一言一行就登上了宰相的位置。

牛仙客在官場上只知道獨善其身,對皇上是言聽計從,還時常對李林甫俯首帖耳。正在在處理朝廷大事時,一般都是墨守陳規,從不會提出什麼建設性的意見。牛仙客等人在政治上的不作為,再加上唐玄宗在當時極其信任李林甫,這無疑使得李林甫滋生了無限的慾望。

在這之後,李林甫對於朝中大事為所欲為,最終造成"安史之亂"的爆發,給整個唐王朝的發展帶來了不可磨滅的創傷。同時,這件事也導致張九齡在之後罷居相位,往後每每當有人向唐玄宗引薦賢人時,唐玄宗都會問:

"風度得如九齡否?"

可見,唐玄宗當時的追悔莫以及對於張九齡的高度評價。

3、 張九齡對於人生特有的領悟不僅凸顯在其官場的行為上,也能從他的文學作品中看出他對人生以及仕途的態度

張九齡不僅心懷極大的政治抱負,他對於山水也有著一種不解之情。他歷經多年官場的洗禮,晚年對於歸隱山間生活充滿了無限的嚮往,這種想要"憂天下之憂"以及想要脫離世俗歸隱田園的矛盾心理,貫穿了他的一生。張九齡對於人生特有的領悟不僅通過他在官場上的行為得以展現,也能從他的文學作品中能看出他對於仕途態度的轉變。

開元四年,張九齡罷相歸家途中,對於自己長達數十年的仕途進行了反思。他希望歸隱田園生活,可轉念一想,當時那樣的太平盛世,自己本該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卻沒能一直走下去。這恰恰體現出他當時對於是歸隱還是重新走上政治道路產生了一種矛盾心理。

張九齡的這一矛盾心理,正好觸及到了當時社會的弊端。自古忠臣諫言的時候,沒有觸及到統治者的權力還好。反之,必定會遭受到統治者的不滿,從而引來朝臣的排擠與妒恨。正如張九齡在《詠史》中所說:"輕既長沙傅,重亦邊郡徙。"

自古以來,因諫言受到處罰的不在少數,輕則被貶,重則發配邊疆。追溯到以前,類似於司馬遷、屈原等人就是這種情況的真實寫照。

張九齡身在朝廷深有感觸,既然"忠言逆耳",也不會得到賞識,他也不願與他人同流合汙,一味地迎合,唯一能改變這種現狀的做法就是遠離汙濁的官場,還自己一片清淨。

然而,在張九齡歸隱了一段時間後,對於政途還是念念不忘。後來,他又上京趕考,謀取功名。開元六年,他重新回到官場,並且受到朝廷重用。張九齡即使在當時已經看清了官場的腐敗以及統治者的固執己見之後,卻依舊想要在政治上施展自己的偉大抱負。可以說,他是對國家沒有灰心,對於自己心有不甘。

又在官場上兜兜轉轉了一圈,張九齡的思緒變得愈發沉鬱。報效國家,造福百姓,是他一生的追求。但是現如今的官場,讓他越來越沒有信心,他已經不寄希望於讓人膽戰心驚的仕途之路了,在《郡秋懷二首》中就有所體現:

"策蹇慚遠途,巢枝思故林。小人恐致寇,終日如臨深。"

最終,張九齡用罷相的方式告別了自己的政途。不久之後,他辭官歸鄉,真正悟出了人生就應該知足常樂,不應該寄希望於虛無縹緲的東西上,這或許就從汙濁走出來的人才能感悟出的人生箴言。

參考文獻:

《舊唐書》

《資治通鑑》

《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