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畔晏公庙,供奉晏子可能是闹了乌龙

济南人供奉一代名相晏子(晏婴),这个无可厚非,作为山东人的骄傲,晏子的传奇故事代代流传,晏子使楚、二桃杀三士的故事妇孺皆知。但如果说大明湖畔这所晏公庙,是传承的明清时期大明湖北岸那所晏公庙的话,可能就是有点乌龙了,大明湖之前的晏公庙,原本供奉的不是晏婴,而是水神“晏公”。

大明湖畔晏公庙,供奉晏子可能是闹了乌龙

为什么把水神晏公改成齐相晏子呢,我想可能是因为水神晏公的知名度在山东还是较低,而且晏公庙不远处还有二郎庙,二郎神作为水神,知名度可比晏公大很多,没有重复供奉的需要。再就是晏子作为山东历史文化名人,恰好又有晏公庙,顺水推舟,恰如其分。

大明湖畔晏公庙,供奉晏子可能是闹了乌龙

晏公是众多水神信仰中的一位神祗,明朝时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明初获封平浪侯,传说为元代人,但晏公信仰在宋朝就有,宋人蒋叔兴编撰的《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就已经提到了“都督晏元帅平浪侯”。宋元以来,晏公的形象塑造愈加具体,传说故事趋于定型,终于在元末明初成为了职责明确的水神,全国各地江河湖边,很多地方都有晏公庙,供奉的就是这位水神。济南大明湖畔的晏公庙,始建于明朝,就在现在南丰祠里挂着明昌大钟的那个台子上,那个台子以前叫晏公台。老的晏公庙就是供奉的水神晏公,而不是齐国的名相晏婴。

大明湖畔晏公庙,供奉晏子可能是闹了乌龙

清朝末年,晏公庙坍塌,仅剩下4米多高的台基,即晏公台。解放后,大明湖公园将曾公祠、晏公台、张公祠合而为一,成为专门纪念曾巩的南丰祠。

2008年大明湖扩建时,在大明湖南区新建了晏公庙,里边供奉的就成了晏婴,作为晏子的纪念馆。但庙内有一石匾,刻字 “晏公庙”,落款“光绪庚寅(1890)秋月”,这块石碑,是老晏公庙的遗物。

新建的晏公庙,院落不大,有多处碑刻,厅堂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青石灰瓦,彩檐斗兽,气派非凡。 厅堂供奉晏子坐像,襟束庄严、威仪高贵。神龛上方高悬一块黑色牌匾“齐天贤相”。 厅堂东西北三面内壁皆绘有大型彩绘壁画, 小院墙壁高浮雕晏子的生平故事,以晏子的“贤”和“智”为表现点,生动再现了他足智多谋、廉洁奉公、立身持节的辉煌人生。

晏公庙供奉水神晏公或齐相晏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只要我们了解这其中的文化知识就足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