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这几天在看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的书《尼赫鲁世界史》,

算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世界,

之前可能主要集中在中国视角或者西方主流视角,

很少了解其他文明,

这本书才看了刚开始的一部分,

已经收获不少了。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尼赫鲁世界史

在这本书讨论人与其他大型动物的区别的时候,

指出:“对我们而言,

与存在于人类之前的大型动物相比,

人类当然使我们更有兴趣;

人类有趣的原因在于,

人类带来了其他生物似乎没有的新鲜事物,

那就是思想、好奇心——探究和学习的欲望。”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小猫吃草

如果尼赫鲁仔细观察过哺乳动物的幼崽的话,

他会发现好奇心并不是人类特有的,

很多哺乳动物的幼崽,如猫、狗、狮子之类的幼崽,

在出生后不久对它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充满好奇心的,

也是会去探究和学习的,

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流逝,

这些哺乳动物的幼崽逐渐长大,

之后所有的精力都花在了寻找食物和躲避天敌等方面,

再加上对周围的环境已经比较熟悉,

所以好奇心逐渐消失了。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原始社会

我写这些的目的并不是说尼赫鲁说错了,

而是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

是如果人把所有的精力都像其他哺乳动物一样,

都花在寻找食物和活下去方面,

那么人是否还能够产生思想?

我个人以为是不能的。

人类是思想最早起源于对外在世界不理解所形成的各种猜想,

通过这这些猜想的验证才逐渐产生了宗教和科学。

如果人所有的精力都花在寻找食物上面,

他们根本不会花时间去理去理解这些现象,

而只是单纯的承受着自然界的变化,

就像现在大多数哺乳动物一样,

也像早期人类一样。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分工协作

当人类不需要把所有时间都花在寻找食物上时,

人类有了闲暇的时间,

有了多余的生产资料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使得分工协作变得可能,

这才逐渐使得有人可以专门去观察、思考这个世界,

这样才逐渐产生了思想,

像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以及中国的孔子、老子等这些大思想家,

都是由于他们已经不需要把精力花在寻找食物上面,

转而将精力花在思考上才有可能出现的,

这是人类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实现的。

可以想象如果苏格拉底天天要去捕猎才能活下去并且朝不保夕的话,

苏格拉底将不会有时间和精力来追寻真理;

同样的,孔子如果天天需要下地干活,

也不可能教导他的三千子弟了。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思想者

生产力的发展使得一部分人能够脱离体力劳动,

专门从事思考、艺术、科学研究等工作,

正是这些看起来有点“不务正业”的事情,

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当然这些进步是建立在有很多人从事体力劳动、养活他们的基础上的。

现代人类思想已经极大丰富了,

那么下一个自然的问题就是:

如果不让现代人接触这些已经产生了的思想,

并且让这些人成天都在为了食物而奔波,

无暇关注其他,那么这些生活在现代的人是否会有思想呢?

我估计也很难会有思想。

在基本生活都没有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人很难会有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的。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人类相比其他动物而言的优势在于:

人类可以向人类历史上的所文明学习,

因为人类有文字等工具;

而其他动物只能项个体或者很小一个群体的成年个体学习,

一旦这些成年个体消失,

他们所拥有的技能也就随之消失了。

比如大象成年个体会记住旱季哪里有水喝,

但是一旦这头成年大象由于某种原因死去了,

那么整个大象家庭有可能在旱季就找不到水源了。


读《尼赫鲁世界史》偶感:分工协作是人类文明繁荣的开始

大象会记住水源的位置

而人类创造的知识不会因为个体的消失而消失,

因为有文字、影像等各种工具,

所以人类文明才会不断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