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我們很多人都知道,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故事,他慧眼識英雄,為劉邦舉薦人才,從而為劉邦奪取天下立下了功勞。但還有一句話叫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是韓信能成為劉邦的得力大將,多虧了蕭何在劉邦面前的鼎力舉薦,但是韓信敗也是敗在蕭何手裡。漢十年,鉅鹿郡守陳豨造反,劉邦親自帶兵出征平叛,在家留守的皇后呂雉聽說韓信要趁劉邦不在造反,就趕緊找來丞相蕭何商議對策。蕭何是韓信的伯樂,是韓信的恩人,因此兩人關係一直不錯,蕭何也是韓信最信任的人。蕭何和呂后商量後,也不管和韓信的情誼了,也不管韓信是不是真造反,就利用被韓信信任的關係,把韓信騙進皇宮,在長樂宮的鐘室殺了。蕭何為了自身利益,為了取得劉邦、呂后的信任,不惜出賣自己的朋友,親手把韓信送上了斷頭臺,這一點還是為人所詬病的,也成了他歷史上的汙點。這就是史書上所說的“信之為大將軍,實蕭何所薦,今其死也,又出其謀。”

除了蕭何親自參與對韓信的殘害,他對劉邦還是忠心耿耿的,也為劉邦奪取江山、當上皇帝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沒有蕭何的忠心輔佐就沒有劉邦的大漢王朝。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劉邦早年當混混時,到處惹事生非,搞得鄉里烏煙瘴氣,自然被人告到官府。而蕭何當時是沛縣的吏掾,自然少不了打交道。蕭何早就聽說了劉邦的一些神秘傳說,加上劉邦相貌不凡,說不定將來能成就一番事業,就時常袒護劉邦。等到後來劉邦成了泗水亭長,兩人更斷不了打交道。在秦朝,縣以下每十里設一亭,當時人煙稀少,亭長管轄的人口遠不及現在的一個辦事處,是秦朝最微不足道的小官,也就僅僅比平民略高一級。蕭何當時作為縣令跟前的紅人,是很有影響力的人物,他依舊和劉邦關係很好,從沒有因是下屬就看不起他。蕭何的為人及能力都讓劉邦佩服,遇事也經常向蕭何請教。

劉邦作為亭長,有一次接受了押送勞役去驪山的任務,還沒等走到半路,勞役就偷跑了很多,眼看任務是完不成了,殺頭是避免不了了。劉邦一不做二不休,索性把勞役們都放了,領著十幾個願意跟著他的,一起逃到了芒、碭山裡,躲了起來。劉邦犯下了株連九族的殺頭大罪,沛縣縣令也不敢包庇,就把劉邦一家人都抓了起來,這其中就有劉邦的妻子呂雉和一雙很小的兒女。最後還是在蕭何的斡旋下,加上劉邦老丈人和縣令是好朋友,劉邦家人在關押了一段時間才放了出來。至於蕭何為什麼這麼幫劉邦,歷史上從來沒有說法,咱們也不好瞎猜。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陳勝、吳廣造反後,各地反抗秦朝的義軍風起雲湧,沛縣縣令也想在這次運動中佔個先機。他就和手下的主要官員蕭何、曹參商量,最後還是蕭何提議,讓劉邦出來領兵造反。等到呂雉讓妹夫樊噲把劉邦他們找回來後,縣令又反悔了,反而還想殺了蕭何、曹參,嚇得兩人連夜從城牆上翻下來投奔了劉邦。劉邦帶領手下的數百人站在城牆外,向城牆內射了一封信,說服了城裡的老百姓殺了縣令,從此成為了沛公。城裡的老百姓就因為劉邦用箭射進一封信去就殺了縣令?這主要還是蕭何、曹參平時在縣裡德高望重,深得民心的緣故,老百姓一看連蕭何、曹參這樣的官員都要被縣令殺害,將來還有好日子過嗎?這才在劉邦的呼應下,群起相應殺了縣令。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蕭何隨劉邦一起造反,在楚王熊心的安排下,從南路西進進攻秦朝的都城咸陽。很少打勝仗的劉邦這次竟然很走運,在張良等人的策劃下,一路過關斬將,軟硬並施,竟然沒費多大力氣就打到了咸陽。重兵壓境的秦王子嬰眼看大勢已去,只得投降,劉邦不費一兵一卒就開進了咸陽。咸陽作為秦朝的都城,是天下最繁華的地方,劉邦手下的這一幫土包子將領,哪見過這種繁華,紛紛到各府劫掠金銀珠寶,劉邦也忍不住心頭的竊喜,佔領了胡亥的寢宮,帶著一幫美女走進了溫柔鄉。在這場財寶搜刮戰中,唯一的一個例外就是蕭何,他既沒有搶奪金銀財寶,也沒有迷戀女色,而是帶著一幫士兵包圍了丞相府,讓自己的信得過的人把秦朝的一些國家戶籍、地形、法令等收藏起來,以備後用。也正是有了這些珍貴的資料,使得劉邦對各地的的關隘要地、戶口、強弱形勢以及各地風俗民情等了如指掌,為勝利奠定了基礎。就連劉邦自己都佩服蕭何,說“蕭何卻是異才,不枉我提拔他一場。”通過這件事,可見蕭何的心細及長久遠見,是一般人都比不上的。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我們都知道蕭何舉薦了韓信,但他對劉邦做出的最大幫助,這還不是最主要的。劉邦被封為漢王后,把蕭何留在漢中作為根據地,自己“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開啟了楚漢戰爭。蕭何在漢中,一方面安撫百姓組織生產,一方面建立起一整套統治秩序,使得漢中根據地很快就恢復了生產,為劉邦建立了穩固的後方,為前線源源不斷地輸送糧草、兵力。特別是在彭城一戰中,劉邦被項羽團團圍住,最後採用陳平的“金蟬脫殼之計”,才帶著數十殘兵敗將逃到了滎陽。也正是在劉邦心灰意冷之時,蕭何再次在關中組織兵力增援劉邦,才使得劉邦重整旗鼓,在韓信等人的幫助下徹底打敗了項羽。

劉邦不是一個好將領,楚漢戰爭中打了多次敗仗,甚至棄軍逃跑,但每次都是蕭何給他送去關中的兵力,糧草更是源源不斷,使得劉邦轉危為安,重振信心。可以說,如果沒有蕭何,劉邦是無論如何贏不了和項羽的楚漢戰爭的。劉邦登基後,蕭何作為第一功臣,被封萬戶侯,位列眾卿之首。劉邦和蕭何的關係到了真正的蜜月期,蕭何也更加忠心耿耿。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劉邦親自帶兵平陳豨的叛亂,留守的呂后和蕭何設計除掉了韓信,劉邦除了獎賞蕭何外,還派一名都尉帶領五百士兵做蕭何的守衛。就在蕭何沾沾自喜之時,門客召平趕緊提醒他:“主上南征北伐,親冒矢石。而公安居都中,不與戰陣,反得加封食邑,我揣度主上之意,恐在疑公。公不見淮陰侯韓信的下場嗎?”蕭何如夢初醒,這哪是派兵守護啊,明擺著就是不放心。蕭何趕緊入宮辭去封邑,拿出很多錢財作為國家軍需。

劉邦出兵在外時,蕭何每次派人送去軍需,劉邦都問使者丞相在長安做什麼,當使者說丞相愛民如子,盡力處理國事,深得百姓信任時,劉邦每次都再不說什麼。使者回報蕭何時,蕭何一直不明白是怎麼回事,後來還是門客提醒他,“您一入關就深得百姓的愛戴,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百姓都擁護您,您還在想盡方法為民辦事,以此安撫百姓。現在皇上所以幾次問您的起居動向,就是害怕您藉助關中的民望有什麼不軌行動啊!”最後蕭何只得自毀在老百姓中的名聲,賤買、強買土地,引起民怨。

蕭何最大的功勞不是月下追韓信,自損英名卻只為讓劉邦更高興

劉邦後來還是無故找了個理由,把蕭何關進了監獄,雖然很快就放了出來,但蕭何從此就很少對國事參與意見了,劉邦的目的也達到了。

蕭何從劉邦布衣時就幫助他,起兵後又跟著他盡心費力,鞍前馬後不辭辛勞,為了劉氏江山不惜背叛信任他的韓信,最終卻不得不靠自毀自己在老百姓中的名聲,來保全自己,真的是很可悲的。他的遭遇也為後世一些謀臣敲響了警鐘,以此引以為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