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公寓分兩種,深圳的,和其它的。

為什麼這麼說?

3月7日,位於南山蛇口的某項目集中開盤,首批70套精裝商務公寓,大戶型為主,總價在2000萬到5000萬之間,15分鐘即破億元。

無獨有偶,3月16日晚間,萬科星城288套公寓線上開盤7分半鐘後售罄,銷售金額達2.99億元。

這個月還未結束,深圳就出現了兩次“日光盤”,並且都是公寓。

公寓?這個在人們眼裡“是巨坑”、“升值慢”、“稅費高”、“賣不出去”的資產,似乎到了深圳就成了“香餑餑”。

憑什麼?深圳客瘋搶的公寓,背後有何玄機?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2019年,彷彿有股神秘的購房力量在左右深圳樓市,一年就出現了9個“日光盤”。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圖源中原地產

可見,3月的這波公寓瘋搶現象,只是延續了去年的火熱趨勢。在深圳人看來,已經不稀奇。

從歷年數據來看,深圳的公寓成交量一直逐年遞增,2019年更是走出了一波獨立行情。

去年,深圳公寓共計成交18902套,成交量相比2018年大漲58%,成交均價同比上漲到了61900元/㎡。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圖源中原地產

成交結構方面,公寓的成交更集中在低總價、小面積的公寓產品上。

其中,總價在300萬以內的公寓成交套數佔比為70.46%。45㎡以下公寓成交套數為8669套,佔比45.86%。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總體來看,公寓能在深圳如此吃香,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1、在深投資的熱度熱情高漲,

需求外溢到公寓這類資產;

2、公寓不限購、不限貸,投資門檻是一線城市中最寬鬆的;

3、公寓在深圳產權明晰,處於相對陽光的地帶。

我們具體來看。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深圳最不缺的就是暴富的神話。

從2005年開始到2019年末,深圳房價漲了近10倍,目前也是短線投資的熱門城市。

疫情下,先人一步樓市回暖的也是深圳,甚至多地出現百萬喝茶費(改名費),實在讓人驚訝。

並且,深圳房價完全看不到下跌的可能。尤其是去年下半年,先是取消豪宅稅,而後大灣區放開對港澳人的限購,當地樓市又被重新點燃了。

這與這座城市的競爭力分不開。

深圳的城市潛力不用多說。就經濟數據來看,2019年,深圳市GDP為26927.09億元,甩開了廣州近3300億元,再次高於香港,成為大灣區當仁不讓的經濟龍頭。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深圳一直面臨供地不足的挑戰。

甚至可以說,在深圳面前,全國沒有哪個城市敢說自己“缺地”。

深圳的面積有多小?相比杭州(1.7萬平方公里)、 北京(1.6萬平方公里)、 天津(1.2萬平方公里)、 廣州(7000多平方公里), 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深圳只有區區1997平方公里,並且城市開發已基本處於飽和,可開發的建設用地極其稀缺。

於是,這些年深圳住房自有率非常低,只有23.7%,比寸土寸金的香港(49%)還要低,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因此,深圳房價一路扶搖直上,跟樓市特殊性有關:供給遠小於需求,房價由高收入群體決定。

並且,保障型、安居型商品房、人才住房等公共住房,和可自由交易的商品房,早已形成了兩個獨立的體系。

隨著深圳限購、限價等政策的正式落地,以及二次房改政策的頒佈,深圳樓市的調控不斷加碼。

一時間,不限購的地方不敢碰,限購的地方買不了,在較為嚴格的住宅限購政策下,購房需求就自然外溢到了公寓等資產。

加之商辦性質的公寓不限購、不限貸,2019年底商務公寓又取消了“只租不售”的限制,深圳公寓一下子成了香餑餑。

實際上,一線城市的公寓都有一定的投資價值。

不過,上海的公寓產品主要分佈在外環外,北京、廣州,即便是商辦性質的公寓也限制很嚴。廣州月初還試圖給公寓鬆綁,怎料還是出現了政策一日遊。比較下來,深圳市場對公寓產品是最友好的。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此前,我們分析公寓這類產品,主張是不推薦。

“同等情況下能買住宅就別買公寓。”這是大的投資原則。

不過,不同城市對公寓的定義十分模糊,標準不一而足。例如,成都對公寓的定義是從居住需求方面出發:“大寒”節氣那天,客廳或臥室的日照時間小於2個小時的就是公寓。其它大部分城市的標準,則是不限購、不限貸、且有一定居住功能的產品。

前幾年,隨著樓市火爆,“公寓”這一名詞慢慢開始有些變味了,不少開發商為了利益打擦邊球,遊走在灰色地帶。

公寓類政策也是朝令夕改,讓投資充滿了不確定性。

只不過,在地少人密的深圳,這類產品可以填補住宅稀缺的空白,市場發展得非常成熟,不同類型的公寓都有被明確地定義,比如,前幾天開盤的萬科星城公寓,其項目的房屋用途就清晰地註明“商務公寓”字樣。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整體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商務公寓、商業/辦公類公寓、產研用房類。

1.商務公寓

具備居住功能,可註冊辦公。土地性質一般是二類居住用地、商住用地或商業用地,產權一般是40-50年,房屋用途寫著“商務公寓”。這是接下來主要討論的公寓類型。

2.商業、辦公類公寓

可以通俗的理解成辦公性質的公寓,產權年限一般為40年。這類公寓在預售證上的土地使用性質一般為商業/辦公,這類土地性質按法律規定是不能改的。也就是說,這類房產的性質和住宅明確劃分,基本等同於辦公寫字樓。

3.產研用房類公寓

別稱工改工公寓,公寓的土地性質一般為產業用地,產權年限大多是50年。產研用房是將舊工業區拆除重建升級改造為新型產業園,包括新型產業用房、配套公寓等多種物業形態。不過這類公寓不允許個人名義購買,只能以企業名義購買。

但哪怕在深圳,也並非所有公寓都值得買。

只有商務公寓,才是“真”公寓,偏向於居住屬性,可以有陽臺、通燃氣。並且這類公寓受到政府認可,不僅可以享受到周邊的城市配套,在羅湖、福田和南山等區甚至可以申請學位。

此外,商務公寓的房屋性質屬於商業用地,所以也可註冊營業執照當辦公房用;商業性質房屋對二次改善型換房也沒影響,仍能享受第1套按揭利率。

認準商務公寓後,其它類別就可以先不用看了,不僅流通性差,而且部分項目可能因無法驗收存在違約的風險,不建議大家購買。

因此,對公寓並非要“一棍子打死”,至少在深圳,這類資產還是相當有潛力。

並且,哪怕是投資住宅市場,也得長點心了,靠房產投資短時間獲取暴利的時代已經過去。房子迴歸住宅屬性,淡化金融屬性,已經成了不爭的事實性趨勢。

深圳客花4000萬也要瘋搶的公寓,你敢買嗎?

圖源樂有家

那麼,無論是投資還是自主,買公寓需要遵循哪些原則呢?

樓市黃大大建議把握三大準則

靠近地鐵站和購物中心;面積無需過大,40-50㎡為宜;和同地段住宅單價比,有7折的價格優勢。這些原則滿足的越多,就越好,一個要素都沒有,就不建議買。

同時,聚焦租金年收益率,能達到3-4%就不錯了。買公寓本身就是多元投資方式的一種,要把房價上漲當作意外之喜。

因此,深圳公寓的“怪象”,雖是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