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毛主席服气的人


曾国藩,毛主席服气的人


很早我就知道曾国藩这个人,最近读了唐浩明老师写的《曾国藩》,对他的生平更加了解了,也了解到,我们的毛主席曾经对曾国藩的评价。

""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毛泽东1917年8月23日致黎锦熙信(见《毛泽东早期文稿》第85页,湖南出版社1990年7月版)

"打倒太平天国出力最多的是曾国藩,他当时是地主阶级的领袖。曾国藩是团练出身,团练即是地主阶级压迫农民的武力,他们见洪秀全领导一班农民革命,于他们不利,遂出死力来打倒他。故太平天国之事,不是满汉的战争,实是农民和地主的阶级斗争。"
  ——毛泽东:《纪念巴黎公社的重要意义》(1926年3月18日)(见《毛泽东文集》第一卷第35页)

毛泽东受曾国藩的影响,自少年时就开始了。他的外婆家在湘乡,他8岁以前一直住在外婆家,16岁时在湘乡东山高小读过半年书。曾国藩就是湘乡人.曾国藩曾编有一部《经史百家杂钞》,毛泽东对它评价也很高。他认为此书“碉群籍而抱万有”,“尽抡四部精要”。曾国藩的某些话,毛泽东认为是“金玉良言”,他称曾国藩为“吾之先民”,曾国藩不仅是一名文人,还是一名军事家,他有统率湘军剿灭太平天国革命的军事活动生涯。著名将领蔡锷编有一本《曾胡治兵语录》,毛泽东认真研读过这本军事理论书,汲取其精华,如爱民、爱兵、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即精神教育)等。可以说曾国藩对毛主席的影响非常大,我读了《曾国藩》,也收获颇丰,下面摘录几段文中的话跟大家分享。

余通籍三十余年,官至极品,而学业一无所成,德行一无可许,老大徒伤,不胜悚惶惭赧。今将永别,特立四条以教汝兄弟。

一曰慎独则心安。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养心之难,又在慎独。能慎独,则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人无一内愧之事,则天君泰然,此心常快足宽平,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寻乐之方,守身之先务也。

二曰主敬则身强。内而专静纯一,外而整齐严肃,敬之工夫也;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敬之气象也;修己以安百姓,笃恭而天下平,敬之效验也。聪明睿智,皆由此出。庄敬日强,安肆日偷。若人无众寡,事无大小,一一恭敬,不敢懈慢,则身体之强健,又何疑乎?

三曰求仁则人悦。凡人之生,皆得天地之理以成性,得天地之气以成形,我与民物,其大本乃同出一源。若但知私己而不知仁民爱物,是于大本一源之道已悖而失之矣。至于尊官厚禄,高居人上,则有拯民溺救民饥之责。读书学古,粗知大义,即有觉后知觉后觉之责。孔门教人,莫大于求仁,而其最切者,莫要于欲立立人、欲达达人数语。立人达人之人,人有不悦而归之者乎?

四曰习劳则神钦。人一日所着之衣所进之食,与日所行之事所用之力相称,则旁人韪之,鬼神许之,以为彼自食其力也。若农夫织妇终岁勤动,以成数石之粟数尺之布,而富贵之家终岁逸乐,不营一业,而食必珍羞,衣必锦绣,酣豢高眠,一呼百诺,此天下最不平之事,鬼神所不许也,其能久乎?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识。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大禹、墨子皆极俭以奉身而极勤以救民。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祇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曾国藩,毛主席服气的人


当然我们可以学习曾国藩优秀的地方,但是曾国藩也不是一个神人,而是一个普通人。曾国藩的人生经历也是大起大落。二十八岁才中了进士,完全不是我们所理解的天才少年。讨伐太平天军的战争是屡败屡战,还曾经摔下马来,差点成为太平天军的俘虏。战事失利后,还曾想过自杀。真的就像我们平常的每个人一样,经历各种磨难,也想过屡次放弃,但是曾国藩最后都坚持下来了,也最终取得了成功,最后功成身退。用笨方法打仗,用呆兵,打呆战。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

无论是日常的生活还是工作,我们应该保有恒心,遇到困难的时候,多想想曾国藩。这么厉害的人也遇到了那么多的困难,最后还是被他一个个解决了。我们可能不一定能取得曾国藩那么大的成就,但是只要我们稍微坚持下,抱定自己的信心,事情可能会有些许转机,情况至少要好一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